第333頁
「也是,想來那狗皇帝是沒有把自己戴的綠帽子到處說的胸懷,」裴其姝一否定,五皇子想想也就贊同了,點了點頭,不以為意地順口猜測道,「那估計就是皇帝的哪個『好兒子』了吧……想踩著裴明昱上位的,恐怕也不只我們一邊。」
五皇子說完便算過,顯見是心有旁念,並沒有太把這件事往心裡去。
裴其姝卻心口直跳,一陣悸然,好半天靜不下神來。
默默把皇室中的幾位皇子盤算了一遍,從二皇子劃到九皇子,再反過來劃了一遍,裴其姝眉心緊蹙,好半天,才吞吞吐吐猶疑道:「這些日子,你還是多小心些……保險起見,最好派些人去盯著點陸愷文的動作。」
——東宮太子此番帶兵北上,一口氣帶走了符筠生、莊晗、越啟三人,只留了東宮四臣里的陸愷文一個在洛陽留守調度。
裴其姝心頭隱隱有種說不出的不安定,總覺得以她對裴明昱的了解,對方一貫不是個坐以待斃的性子……事情未必會如五皇子所預想的那般順利。
可要說得是個怎麼樣的「不順利」法,裴其姝想到府中那份壓在箱匣底的要命密旨,搖了搖頭,只覺得焦頭爛額,頭痛欲裂,半點也不欲去深想了。
「你覺得那些會是裴明昱的人?」五皇子一下子被這個猜測給震住了,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百思不得其解地驚愕道,「可,他自己放出風聲說自己不是親生的……他圖什麼?是圖自己名聲太好,還是圖皇帝廢他的心還不夠鐵?」
裴其姝默然許久,才緩緩地輕聲道:「一句謊話,說一百遍,多多少少也就真了些……但一句你已然認定是謊言的,再聽一百遍,興許也就只覺得是『有心人』圖謀太甚。」
「但這對他也沒什麼好處,」五皇子輕嗤一聲,冷笑著斷言道,「就算再可勁往我身上再潑『有心人』的髒水,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最後毀掉的,還是他的身世名聲……當然,假的就是假的,也不算冤屈了他。」
「只是,如此手段,」五皇子搖了搖頭,很是不屑道,「說到底,不還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也真是愚蠢的可笑。」
裴其姝卻無論如何也笑不出來,她心頭朦朦朧朧的,卻有了一個更是驚世駭俗的離譜猜測。
——興許,裴明昱就是想借這一茬,順勢向世人透露……
可他圖什麼?
繞來繞去,繞了一圈,卻好似又繞回到了五皇子一開始提的那個質問。
「無妨,」五皇子卻遠比裴其姝淡定得多,只冷冷一笑,話裡有話道,「是他做的、不是他做的,都無妨……反正,都快結束了。」
「陸愷文或許會有些不安分,不過不要緊,」五皇子異常豁達,噙著笑意味深長道,「楚襄侯夠識趣就行了。」
當時的裴其姝聽得懵懵懂懂、似悟非悟,有心想多問五皇子幾句,五皇子卻不欲再與她多言,看天色已晚,順勢便告辭了。
不過裴其姝也沒有在公主府里多閒著,事情走到這一步,真宗皇帝欲廢太子而新立,五皇子又明顯沒有留敗家一命的意思……裴其姝真正陷入了兩難之地。
一方面,她很害怕事有不慎,一步落錯,形勢顛倒,最後是五皇子成了那個一敗塗地的輸家。
另一方面,她又怕裴明昱真的死了……
就像手裡握了一捧水,越是想要什麼都留住,卻反而似乎哪個都留不住了。
裴其姝在短暫的茫然無措之後,很快便冷靜了下來,用自己手裡最後那點籌碼,著手進行了一些聊勝於無、她希望最好永遠也用不上的布置。
這時候,裴其姝不得不反過來在心裡默默感謝了五皇子一句——他先前千辛萬苦將外放的左靜然重新調回來,起初裴其姝還滿心不悅,而今卻是矮子裡拔高個,不得不用了。
春過夏去秋來,轉眼東宮太子已帶兵離洛有將近四個月了,北部開戰,而這場仗打得,也遠比大多數人一開始預計得要艱難許多。
北方不定,洛陽朝堂之上,更是越發的風起雲湧、詭譎異常。
原因梳理說下來,攏共約莫是因為三件事的發生。
一是鄭皇后突然暴斃,對外說是急病而去,但其薨逝之後,真宗皇帝卻並沒有以皇后禮制將其葬於皇陵,而是一切從簡,草草地將其埋在了北邙山上的一處孤墳里。
百官上疏,真宗皇帝皆置之不理、全若罔聞。
二為在這之後沒過兩天,真宗皇帝便病倒了。
這回是真的「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幾番變故下來,真宗皇帝心力交瘁,躺在床上一病不起。
不過也算是因禍得福——眾臣一看豁,皇帝都這樣了,遂也多不再成群結隊地跑去前朝挨個跪著苦求給皇后一個禮喪了。
第三件事卻比較複雜了,一言以蔽之,大概就是病中的真宗皇帝,對長樂宮那顯見逾矩的過分榮寵了。
真宗皇帝在病中統共也沒下過幾道旨意,卻幾乎道道都與長樂宮母子有關。
一是委婉暗示後位空懸,宓貴妃李氏嫻柔恭順,有入主中宮之姿。
二是破格給五皇子置辦起了專為其一人內務而事的官邸,塞進去了幾方世族子孫,從功能結構而言,大致等同於專為東宮太子服務的詹事府。
如果這時候群臣還看不出皇帝想做什麼的話,那等到後來真宗皇帝直接將五皇子叫到病床前,指導其閱覽奏章、代父紅批……雖無監國之名,卻行監國之實的時候,再看不出來的人,大概是以後真的再不用在朝堂上混了。
五皇子說完便算過,顯見是心有旁念,並沒有太把這件事往心裡去。
裴其姝卻心口直跳,一陣悸然,好半天靜不下神來。
默默把皇室中的幾位皇子盤算了一遍,從二皇子劃到九皇子,再反過來劃了一遍,裴其姝眉心緊蹙,好半天,才吞吞吐吐猶疑道:「這些日子,你還是多小心些……保險起見,最好派些人去盯著點陸愷文的動作。」
——東宮太子此番帶兵北上,一口氣帶走了符筠生、莊晗、越啟三人,只留了東宮四臣里的陸愷文一個在洛陽留守調度。
裴其姝心頭隱隱有種說不出的不安定,總覺得以她對裴明昱的了解,對方一貫不是個坐以待斃的性子……事情未必會如五皇子所預想的那般順利。
可要說得是個怎麼樣的「不順利」法,裴其姝想到府中那份壓在箱匣底的要命密旨,搖了搖頭,只覺得焦頭爛額,頭痛欲裂,半點也不欲去深想了。
「你覺得那些會是裴明昱的人?」五皇子一下子被這個猜測給震住了,不由自主地坐直了身子,百思不得其解地驚愕道,「可,他自己放出風聲說自己不是親生的……他圖什麼?是圖自己名聲太好,還是圖皇帝廢他的心還不夠鐵?」
裴其姝默然許久,才緩緩地輕聲道:「一句謊話,說一百遍,多多少少也就真了些……但一句你已然認定是謊言的,再聽一百遍,興許也就只覺得是『有心人』圖謀太甚。」
「但這對他也沒什麼好處,」五皇子輕嗤一聲,冷笑著斷言道,「就算再可勁往我身上再潑『有心人』的髒水,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最後毀掉的,還是他的身世名聲……當然,假的就是假的,也不算冤屈了他。」
「只是,如此手段,」五皇子搖了搖頭,很是不屑道,「說到底,不還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也真是愚蠢的可笑。」
裴其姝卻無論如何也笑不出來,她心頭朦朦朧朧的,卻有了一個更是驚世駭俗的離譜猜測。
——興許,裴明昱就是想借這一茬,順勢向世人透露……
可他圖什麼?
繞來繞去,繞了一圈,卻好似又繞回到了五皇子一開始提的那個質問。
「無妨,」五皇子卻遠比裴其姝淡定得多,只冷冷一笑,話裡有話道,「是他做的、不是他做的,都無妨……反正,都快結束了。」
「陸愷文或許會有些不安分,不過不要緊,」五皇子異常豁達,噙著笑意味深長道,「楚襄侯夠識趣就行了。」
當時的裴其姝聽得懵懵懂懂、似悟非悟,有心想多問五皇子幾句,五皇子卻不欲再與她多言,看天色已晚,順勢便告辭了。
不過裴其姝也沒有在公主府里多閒著,事情走到這一步,真宗皇帝欲廢太子而新立,五皇子又明顯沒有留敗家一命的意思……裴其姝真正陷入了兩難之地。
一方面,她很害怕事有不慎,一步落錯,形勢顛倒,最後是五皇子成了那個一敗塗地的輸家。
另一方面,她又怕裴明昱真的死了……
就像手裡握了一捧水,越是想要什麼都留住,卻反而似乎哪個都留不住了。
裴其姝在短暫的茫然無措之後,很快便冷靜了下來,用自己手裡最後那點籌碼,著手進行了一些聊勝於無、她希望最好永遠也用不上的布置。
這時候,裴其姝不得不反過來在心裡默默感謝了五皇子一句——他先前千辛萬苦將外放的左靜然重新調回來,起初裴其姝還滿心不悅,而今卻是矮子裡拔高個,不得不用了。
春過夏去秋來,轉眼東宮太子已帶兵離洛有將近四個月了,北部開戰,而這場仗打得,也遠比大多數人一開始預計得要艱難許多。
北方不定,洛陽朝堂之上,更是越發的風起雲湧、詭譎異常。
原因梳理說下來,攏共約莫是因為三件事的發生。
一是鄭皇后突然暴斃,對外說是急病而去,但其薨逝之後,真宗皇帝卻並沒有以皇后禮制將其葬於皇陵,而是一切從簡,草草地將其埋在了北邙山上的一處孤墳里。
百官上疏,真宗皇帝皆置之不理、全若罔聞。
二為在這之後沒過兩天,真宗皇帝便病倒了。
這回是真的「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幾番變故下來,真宗皇帝心力交瘁,躺在床上一病不起。
不過也算是因禍得福——眾臣一看豁,皇帝都這樣了,遂也多不再成群結隊地跑去前朝挨個跪著苦求給皇后一個禮喪了。
第三件事卻比較複雜了,一言以蔽之,大概就是病中的真宗皇帝,對長樂宮那顯見逾矩的過分榮寵了。
真宗皇帝在病中統共也沒下過幾道旨意,卻幾乎道道都與長樂宮母子有關。
一是委婉暗示後位空懸,宓貴妃李氏嫻柔恭順,有入主中宮之姿。
二是破格給五皇子置辦起了專為其一人內務而事的官邸,塞進去了幾方世族子孫,從功能結構而言,大致等同於專為東宮太子服務的詹事府。
如果這時候群臣還看不出皇帝想做什麼的話,那等到後來真宗皇帝直接將五皇子叫到病床前,指導其閱覽奏章、代父紅批……雖無監國之名,卻行監國之實的時候,再看不出來的人,大概是以後真的再不用在朝堂上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