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外祖母怎麼可能為難我,我可是她嫡親的外孫女。」

  這話顧氏信也不信,婆母糊塗成這樣。別說是嫡親的外孫女,便是嫡親的孫子和孫女都作踐。不過她到底是舅母,有些話不太好多說。

  「你是個知道分寸的孩子,你外祖母現在時好時壞的。她說的有些話你聽聽就是,千萬別放在心上。」

  裴元惜應著,心裡想的卻是剛才聞到的氣味。

  她一向嗅覺靈敏,那樣的氣味她不可能聞錯。外祖母是侯府老夫人,正經世家的嫡女出身,後來嫁進侯府又是一府主母。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會在房間裡養蛇?

  顧氏送她出府時,她有意問起林氏去莊子養病前後的事。

  出了昌其侯府後,她糾結著是去都督府找公冶楚還是去找兒子商議,正左右思量之時,章音音匆匆來尋她。

  章音音替她打理著手上的幾個鋪子,這個時辰不在鋪子裡本就不尋常,找到昌其侯府來更是說明出了大事。

  果不其然,鋪子裡死了人!

  死者是個書生,正是青龍書院的學生。聽同行的學子說,死者並非東都城人氏,是去年才上京求學的。

  裴元惜即刻趕往鋪子,只見鋪子外面圍著許多人,不少都是學生打扮的書生。有人義憤填膺,有人惋惜不已。

  城司杜大人已經到了,衙役們攔在鋪子外面。

  出事的是最後開的書鋪,和琴行筆墨鋪子開在同一條街上,名為第一書局。書局背靠青龍湖前臨青龍書院,人文氣息濃郁。

  青龍書院貧寒學子多,第一書局同其它的書行不一樣。鋪子裡專門隔出一塊區域,區域內兩排書柜上的書供免費翻閱。是以書局從開張至今,是整條街上客人最多的鋪子。

  裴元惜等人從後門進去,那死者就倒在區域右邊一排書櫃的地上。臉青唇紫的死相一如她曾經親眼目睹過的曾太妃。

  杜大人正在辦案,帶著好些個衙役。

  「慢著!」她及時出聲制止,仵作收回剛要伸過去驗屍的手,連忙起身和杜大人等一起朝她行禮。

  「先別驗,所有人退出鋪子,一個不許留。我已命人去請公冶大人,一應事宜等公冶大人過來處置。」

  杜大人雖不解她的安排,卻也不會違背她的意思。畢竟她抬出來的人可是大都督,既然有大人負責,他倒是樂得不擔責。

  圍在外面的人看著鋪子裡的人出來,又聽到裴元惜讓人關好門窗,一時間議論紛紛說什麼的都有。杜大人嚴命手下守好鋪子,明明同所有人一樣好奇也沒有不識趣地非要問個清楚明白。

  裴元惜站在一邊微垂著眉眼,沒有人知道她在想什麼,也沒有知道她為什麼要這麼做。

  有衙役們在,倒也沒有人敢鬧事。

  不過議論聲中還是夾雜著不少陰謀論,裴元惜只當沒有聽到。她腦子裡一時浮現出曾太妃的死狀,一時又是在林氏屋子裡聞到的蛇腥氣。

  「裴二姑娘。」一聲清淡平和的稱呼讓她轉頭看去,卻是陳家的那位家主陳映雪。依舊是簡單幹淨的素色衣裙,頭上還是一根玉簪挽發。

  「陳家主。」

  陳映雪眼神悲憫,「出了這樣的事,你必定心中很是難過。天災人禍出人意料,世人如何說如何議論且隨他們去。你眼下當務之急是要告知那死者的家人,好好安撫苦主才是重中之重。」

  不論她說這番話的目的是什麼,裴元惜認為她說的話沒有錯。那書生已死,不管死因是什麼,人確確實實死在自己的鋪子裡,無論是出於道義還是責任,自己都會義不容辭地撫恤死者家屬。

  「多謝陳家主提點。」

  陳映雪眼神越發悲憫,不知是悲憫那死者,還是同情裴元惜,「我聽人說那死者家境不太好,全家人辛苦勞作只盼著他能出人頭地光宗耀祖。窮苦人家供一個讀書人不易,好好的後生死於非命對於那家人來說無異於天塌地陷沒有盼頭。眼看著要過年,這事你得好好斟酌著處理,萬不能惹來民怨,日後對你名聲不利。」

  「多謝陳家主告知,無論那人因何而死,我必不會吝嗇錢財方面的補償。」裴元惜道。

  陳映雪像是很滿意她的回答,悲憫的目光中露出一絲讚賞。被這樣一雙眼睛看著,仿佛春風入心潤物無聲,有一種讓人信任之感。

  這種感覺在裴元惜的心裡一閃而過,繼而油生出從未有過的警覺。方才有那麼一瞬間,她似乎有好多話想和對方傾訴。

  「裴二姑娘真是一個善心人,若是我家遙知有姑娘一半的心性,我怕是做夢都要笑醒了。」陳映雪說著,眉宇間閃過一絲愁容。

  如果換成其他人,就算沒有因為她的前一句話引為知己,也會因為她的後一句話和她的神情勾起好奇心,進而追問陳遙知的近況。

  然而裴元惜兩者皆無,她既然生出警覺之心,自然不會引對方為自己的知音。她知道陳遙知上一世的結局,也改變了這一世的走向。只要陳遙知不在她眼皮子底下晃,不嫁給哥哥,她並不在意對方又做了什麼。

  陳映雪眉宇間愁色漸深,望向對面關門多日的陳家鋪子長嘆一聲。「能教出你這樣出色的女兒,侯夫人定有過人之法。改日若有機會,我真想向侯夫人討教一二。」

  世人皆是知裴元惜自小被當成庶女養大,又傻了十年還有李姨娘那樣的姨娘,她能有什麼好教養。如果真有,那也同沈氏無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