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誰知二姑娘聽完不僅沒有罵她,反而誇了她。

  「你是個機靈的,日後若有機會我替你尋個別的去處。」

  品香聞言大喜,千恩萬謝後被春月送出去。

  點心跑進來,重新趴在裴元惜的腳邊上。一邊眯眼享受著室內的溫暖,一邊不時要打嘴打著哈欠。

  「你倒是會享受。」裴元惜順著它的毛髮。

  如果這段日子以來秋姨娘並未出過門,那麼轉胎丸是哪裡得來的?秋家嫂子送來的嗎?既有轉胎丸,自然就會有其它魑魅魍魎的東西。

  一夜無話,裴元惜在晨起去給康氏請安時又見到秋姨娘。不僅秋姨娘在,裴元華也在。母女二人站在一起恰似姐妹一般,瞧著極是賞心悅目。

  裴元華年紀小,稍有變化也不太明顯。若不是裴元惜有心留意,只怕也不會注意對方膚色的變化。

  趙姨娘母女也在,裴元若含著笑朝裴元惜示意。

  除去沈氏,後院女眷皆在此。攏共就這麼幾個人,比起大多數的世家內宅來說不可謂不少。康氏沉穩瞧去,老而世故的通透目光在秋姨娘臉上多停了一會兒。

  不怪她會多看兩眼,實在是秋姨娘打眼得緊。那一身黛色的衣裙不僅不顯老氣,反倒是襯得肌膚雪白,如瑩玉一般水潤光澤。

  秋姨娘在妾室之中本是年紀最小最晚入門的,比趙姨娘等人年輕些也是正常。不正常的是太過年紀水嫩了些,不像個年近三十的婦人,倒像個風華正茂的妙齡少女。

  趙姨娘的眼神似有若無地掃過去,恰當好處地露出驚訝之色。

  秋姨娘心裡得意,莫說是旁人,便是她照鏡子時都驚艷自己日漸嬌美的面貌。憑著這份美貌,她有信心能重獲侯爺的寵愛。有了侯爺的寵愛,她就能像以前一樣過上令人羨慕的好日子。

  「老夫人,妾知錯了。」她裝腔作勢,越發顯得淒楚動人。「這不身子一好,便來給老夫人賠罪。」

  裴元華也跟著哭,一時間屋子裡只有她們母女二人的哭聲。

  康氏精力不濟,「事情都過去了,你自己也遭了那麼大的罪,還說什麼賠罪不賠罪的話。我瞧著你月子裡養得不錯,好好調養身體孩子還會有的。」

  哪個當老人的不盼著兒孫滿堂,康氏亦是如此。

  她看著眼前的兩位姨娘,其實是有心給兒子身邊再尋摸一兩個知心人。轉念一想到沈氏和最近發生的事,這念頭還未竄起便被她自己摁滅了。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侯府再經不起折騰。

  秋姨娘心下一喜,心道自己越發年輕,只要重得侯爺的寵愛,再懷上孩子肯定不是難事。「老夫人您放心,妾一定給侯爺生個大胖兒子。」

  大胖兒子四個字,還真是說得不太合時宜。

  康氏臉色不虞,趙姨娘倒是平靜得很。

  侯府世子已能獨擋一面,想來不僅康氏無意執著大胖孫子,宣平侯也不會心心念念再添一個大胖兒子。

  秋姨娘昂著頭,瞧著越發嬌艷。她身邊的裴元華與有榮焉,面上儘是得意。母女二人一臉喜色,看得康氏心下嘆息。

  罷了。

  這樣的蠢貨,罵都沒意思。

  「老夫人,二姑娘得了好姻緣,這是咱們侯府的體面。常言說得好獨木難成林,一枝花開不是春。妾想著二姑娘日後嫁的是都督府,府上姐妹的親事萬不能差了。您說是不是?」

  秋姨娘說這話的時候,睨著趙姨娘母女。

  大姑娘比二姑娘年長,二姑娘已經定下親事,大姑娘的親事卻沒有半點動靜,她就不信趙氏沒有想法。

  不論她說這話用意何在,倒是說在點子上。

  康氏認真思索起來,按理說各府姑娘們的婚事皆是由當家夫人作主。只是一想到那個兒媳,她除了一聲嘆息不知道說什麼好。

  秋姨娘又道:「老夫人,妾進侯府十幾年,膝下只有四姑娘一個骨肉。眼看著四姑娘出落得越發好看,妾的心裡反倒是難過得緊。同是一個父親生的,二姑娘長相好得嫁高門,我們四姑娘長得也不差……」

  「胡唚什麼!」康氏怒斥,「長得好看就能嫁得好,哪裡來的歪理!」

  娶妻娶賢,納妾才納色,這個秋氏真是不知所謂。前一句話說得還算是在理,後面這說的叫什麼話。二娘能嫁都督府,那是二娘的福氣。

  秋姨娘做委屈狀,「老夫人,妾實在沒法子才說這樣的話。夫人是個不管事的,您看看大姑娘,明明比二姑娘還要年長,親事卻連個影都沒有。」

  康氏忍著氣,「這不是你該操心的事。」

  若是以往,趙姨娘少不得要從中說和兩句。不過今日之事關乎大姑娘的婚事,心知秋姨娘想拿大姑娘作伐子,她也只能按捺著不吭聲。

  她不吭聲,康氏便明白她的意思。

  裴元若實在是到了該說親的年紀,然而沈氏那邊不僅動靜全無,成天哀哀切切的仿佛忘記自己是一府主母。

  再者以沈氏看人的眼光,康氏還真有些不放心。

  「此事我心中有數,你們莫要多想。」

  趙姨娘得了準話,屈膝行禮謝恩。

  秋姨娘並不滿意,「老夫人,不是妾不懂事。您也不想想自己多大歲數了,您有多少年沒出去走動了,便是您願意操心,妾也不忍心讓您受累。」

  康氏瞪她,「那依你之意,你想如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