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也不等宣平侯反應,他自來熟地勾肩搭背。旁人瞧著這兩家還真是走近了,先前怎麼都不對盤的兩人竟然會有這一天。

  有人竊竊私語,然後搖頭嘆息。

  別看宣平侯府眼下正得聖寵,那裴二姑娘更是陛下護在心尖上的人。一旦陛下失了民心,大都督可不是什麼心慈手軟之人。

  他們如今慶幸著,幸好陛下沒有選妃,否則他們豈不是騎虎難下左右為難。前路不明朗,還是各自獨善其身為好。

  洪將軍可不管這些,光明正大和宣平侯到了琴行。

  今天琴行的客人還不少,有人不死心詢問還會不會有送陛下贈言的活動,得到否定的回答後依然不肯離開。

  第一琴行對面的陳氏琴行和筆墨鋪子關著門,在宣平侯往那邊看去的時候,只見一個書生模樣的年輕人走過來。

  那書生青衫綸巾,長相不俗。他先是行禮,後表明身份。他自稱是陳氏琴行的東家,亦是陳遙知嫡親的兄長姓陳名陵。

  宣平侯一聽是陳遙知的哥哥,眼神中瞬間就帶出一絲不喜。

  洪將軍可不是什麼文雅的人,聽到對方自報家門後怒眼圓瞪,「好哇,你就是那位陳姑娘的哥哥。我倒要問問你家陳家是怎麼教養姑娘的,怎麼養出那麼一個蛇蠍心腸的姑娘。還說什麼書香大家,呸!」

  陳陵臉色不太好,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

  「這位大人誤會了,我妹妹初到東都城怕是很多事情不太了解。她本意是好的,也不知怎麼惹來裴二姑娘的誤解,這才生出諸多是非。為表賠罪,從今日起我陳氏的琴行筆墨行關門謝客。還望裴侯爺看在我妹妹年少無知的份上,大人大量不同她一般計較。」

  宣平侯面色緩和一些,這位陳公子倒不像是什麼奸詐之人。陳氏百年清名,在讀書人中很是有威望,他也不相信陳家會盡出像陳遙知那樣的後輩。

  第一琴行的二樓上,裴元惜和洪寶珠都在。

  裴元若要苦練琴藝,是以今日未曾過來。琴不是雜貨也不是常用物件,平日裡鋪子裡不會太過忙碌,有鄭琴師在即可。

  洪寶珠道,「這位陳公子長得倒是不錯,他還算是懂事,看上去同那陳遙知不一樣。」

  陳遙知單論長相,確實是個難得一見的美女。有那樣一個嫡親的妹妹,陳陵的相貌當然可稱上乘。

  只不過裴元惜卻從對方斯文有禮的表象中,看出比陳遙知更高几籌的心機。陳陵這一招看似服軟知趣,實則暗藏心機。

  第一琴行一開,陳氏琴行立馬關門,世人會怎麼想?

  世人會說她果然是恃寵生狂,竟然逼得百年清貴的陳氏琴行都開不下去。更有甚者若有人故意引導輿論上升到朝堂,怕是有人會指責商行為君不賢。

  這一招明著示弱,卻是把她和她身後的侯府架在火上烤。

  她再向下看去,目光從陳陵划過落在他身後的隨從身上。其中一個身量頗高的隨從引起她的注意,那人從氣質上看似乎有些不簡單。

  或者說,陳家不簡單。

  在她視線偏移時,那低著頭的隨從快速抬頭。深邃的眼中閃過幽光,透著一抹志在必得的算計。

  陳陵言語懇切說是原想給裴元惜當面賠罪,又礙於男女有別怕影響她的名聲不敢唐突。他生得一副好相貌,又恰當好處地以退為進。很難讓人不心生好感。不僅是宣平侯,就是洪將軍也對他印象有所改觀,態度明顯好轉。

  他這一退讓,很快就有人為陳家鳴不平。

  陳家百年清流,桃李滿天下。上至朝臣下至文人書生,多少人滿腔義憤要替陳家討個說法和公道。

  曾家同陳家交好,曾妙芙更是哭到曾太妃面前痛斥裴元惜如何仗著陛下恩寵目中無人,又可憐陳遙知何其無辜被人誤解。

  她添油加醋,將那日賞花會之事誇大其辭。曾太妃當然不能坐視不理,一道口諭將裴元惜召進宮,同時侯府被宣召進宮的還有裴元君。

  裴元君的禁足已解,黃婆子重新被派過去侍候,而含霜則被配了人,換成另外的丫頭過去。這兩人明著侍候,其實是監視之職。

  所以那個院子裡的事情,沈氏都知道。

  正是因為知道,她越發的失望。

  裴元君瘦了不少,再也不復原來的福氣之相,瞧著顴骨突起略生幾分刻薄。以前瞧著像宣平侯頗多,如今再看竟然同李姨娘有些相似。

  沈氏很明顯愣了一下,下意識看向自己的親生女兒。

  裴元惜已有多日未見裴元君,聽到對方一口一個母親叫得親親熱熱,又一聲聲的二姐姐叫得順口,她有些佩服起來。

  既然是進宮,那麼她們的衣著打扮都不能丟了侯府的臉面。裴元君撫摸著身上的衣裳,擠出兩滴淚來。

  「母親,我經常做夢到以前。那時候你就是這樣疼我,什麼好的都緊著我。我已經快不記得上次穿成這樣是什麼時候……」

  沈氏的心像被扎了一下,說不難受是假的。只是一看到她與李姨娘像了幾分的長相,心又硬起來。

  「庶女有庶女的份例,有些東西你不要再想。」

  裴元君面苦,含著淚點頭。

  裴元惜冷眼看著,同沈氏告別。

  沈氏原本還想寬慰她幾句讓她別緊張,若是以前她相信曾太妃不會為難她,但是現在有些拿不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