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見到洪寶珠,可算是有個說話的人。

  洪寶珠知道她也在受邀之列,這才來的。比起她的兩眼一抹黑,洪寶珠雖然多年沒有參加過貴女們的宴會,卻也知道這些人都是什麼來頭。

  她一邊聽著洪寶珠小聲介紹,一邊將這些人對上號。

  主辦賞花會的是曾太妃的侄女曾妙芙和陳遙知。曾家雖不顯貴,但因為有曾太妃的關係在東都城裡很是受人奉承。以往因為沈氏和曾太妃交好,曾妙芙和裴元君幾乎是形影不離。

  而今陪在曾妙芙身邊的人不是東都城任何一家的姑娘,而是陳遙知。

  陳家滿門白身,但架不住在清流文人中地位崇高。在雲倉陳氏的老宅里,還有先祖皇帝的親筆提書。

  丹心一片,桃李天下。

  陳氏非勛非爵,卻有先祖皇帝賞賜的丹書鐵券。這也是陳氏多年來屹立不倒的原因,也是世人尊敬奉為上賓的理由。

  貴女們都是相互熟識的,彼此三三兩兩地交談著,裴元惜和洪寶珠就如同闖入她們其中的異類。顧嫣早就不知何時與一個姑娘在角落裡低頭說話,壓根談不上對裴元惜有所照應。

  曾妙芙介紹陳遙知,收到一片讚美之聲。

  世家官家出來的姑娘們,一個個眼活心亮,鮮少有像顧嫣那樣的。她們恭維著陳遙知,雖然其中不少言不由衷之人,但表面上瞧著和和美美。

  「真虛偽。」洪寶珠小聲嘀咕,「我最煩她們說這樣的話,打量著誰聽不出話里的刺來。嘴裡一個個滿口引經論典,實際上算計起人來都不是什麼好貨。」

  裴元惜微微一笑,「我們只當來看戲,不就得了。」

  洪寶珠一愣,然後笑起來,「還是你會點撥人,其實這可比看戲有意思多了。」

  她說起以前的一些事來,什麼誰給誰使絆子,誰又讓誰當眾出醜。兩人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有人投來不屑的目光。暗道不愧是一蠢一傻,果然是臭味相投。也不知曾姑娘是怎麼想的,怎麼把她們也給請來了。

  曾妙芙哪裡願請她們,還不是曾太妃發過話。說是日後但凡有宴會之類的,別忘記給裴家二姑娘下帖子。加上遙知姐姐極力勸說,她這才同意下帖子。而那個洪寶珠,也是遙知姐姐提議邀請的,說是怕裴二姑娘認生。

  遙知姐姐就是心善。

  在此之前曾妙芙沒見過裴元惜,還以為一個傻子那必定長得好看不到哪裡去。先前聽說陛下有意讓裴元惜入宮,她還惡意地想過說不定在陛下的眼裡裴元惜就如同那些毒蟲毒蛇一樣。

  早前姑姑總召她進宮,有意讓她在陛下面前露臉。誰知露臉不成,她被那些毒蛇嚇得半死,病了近半個月才好。

  那個性情怪異的皇帝,她可不敢再有想法。

  聽到京中的傳言時她還不信,實在是難以想像陛下會喜歡姑娘。後來遙知姐姐親口告訴她,她這才相信。

  沒想到傳聞中的傻女長得還挺好。

  她是不承認裴元惜比自己長得好,至少在她看來裴元惜就算長得再好,也不能改變曾經是一個傻子的事實。

  所以她身為主家,竟然沒有替別人介紹裴元惜,也沒有主動上前打招呼。而是就那麼把人晾在那裡,直到陳遙知提到對方。

  陳遙知當下款款朝裴元惜走來,鄭重其事地向裴元惜道歉。

  雖說是道歉,言語裡卻是指責裴元惜不知好歹。陳家的無妄之災都是因裴元惜而起,她是多麼的通情達理才會放低身份向對方道歉。

  一時間,不少鄙視的目光朝裴元惜投來。

  曾妙芙十分氣憤,她當然站在陳遙知一邊用眼神譴責裴元惜。

  陳遙知語氣誠懇,略帶一絲悔意,「是我做事太過貿然,早知裴二姑娘有陛下相護我委實不應該出頭。不想沒能幫到裴二姑娘,還讓裴二姑娘誤會我的好意。若有下一回我一定不敢如此,還請裴二姑娘原諒我。」

  姑娘們議論紛紛,這是好心沒好報。在她們看來裴二姑娘定是嫉妒陳姑娘,才會在陛下面前小人告狀。

  這些姑娘皆妙齡,若是陛下選妃,她們中大部分都是要應選的,所以很多人對裴元惜或多或少都有敵意。

  陳遙知的話,無異於激起民憤。

  鄙視的目光越來越多,越來越不恥。

  洪寶珠氣得臉通紅,又不知道該如何替裴元惜辯解。雖然她不知道事情的經過,但是她相信元惜妹妹肯定不是那樣的人。

  「你這是道歉嗎?我怎麼聽著你像是在指責元惜妹妹?」

  「裴二姑娘如此行徑,難道不應該被人指責嗎?」一個綠衣姑娘替陳遙知抱不平。

  裴元惜拉住洪寶珠,淡淡的眸朝陳遙知看去。「那日之事陳姑娘心知肚明,我不需要為自己辯解什麼,陳姑娘道歉是應該的。」

  陳遙知高傲不失得體,「縱然裴二姑娘對我誤會頗深,我還是應該向你道歉,希望你能原諒我的多管閒事。」

  「道歉是你應該做的事,你為什麼多管閒事你自己心知肚明。你的行事太過令人噁心,原不原諒是我的事,所以我的答案是不原諒。」

  眾人譁然。

  這是什麼態度。

  也太囂張了!

  不就是仗著陛下的恩寵,竟然如此目中無人。陳姑娘真是可憐,原以為好心幫別人,沒想到反而被人恩將仇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