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宣帝自然也知道太子妃出事,必定和林皇后脫離不了干係,才會將點爆竹一切事宜全權交給太子處理及審問。

  「本宮曾聽聞皇上說過慶功宴一事,想必太子也知道當初自己的酒中被人動過手腳。"蕭貴妃道,"本宮今日便是來告訴太子,當初對你下此毒手之人便是林皇后。

  當初沈星闌及沈季青身邊的大太監都折在了慎刑司,眾人皆以為皇上遷怒兩人,蕭貴妃卻知道並非如此。

  蕭貴妃容貌極其神似溫初語,侍寢時偶爾能從其間探出一二。她本想坐看林皇后膝下的兩名皇子自相殘殺,最後她的兒子便可漁翁得利,沒想到這兩人殺著殺著,就殺到她身上來了。蕭貴妃擔心沈星闌從小被林皇后寵得飄飄然,蠢得連林皇后這麼明顯的心思也瞧不出來,才會特地過來提點他幾句。沈星闌笑了笑:「兒臣若是說不信,貴妃娘娘又要如何?·蕭貴妃抿了口茶水,冷靜道:「那麼太子妃,之後怕是仍會意外連連,本宮聽聞太子妃有喜,就不知往後她日日到鳳儀宮請安的路上,林皇后會不會又對她下手。"

  沈星闡臉色沉了下來。

  蕭貴妃擺了擺手,道:「本宮今日前來是要與太子殿下示好,並非與你為敵,若太子殿下信得過本宮,本宮願助你一臂之力,將此次欲加害太子妃之人揪出來,繩之於法。

  沈星闌不咸不淡的問道:「不知貴妃娘娘要如何助兒臣一臂之力。"

  兩人談話前早已屏退左右,此時大廳就余他們二人。蕭貴妃抬眸,看著容貌幾乎與元後如出一轍,風華絕代的太子殿下,心中不由得生起幾分感慨。

  溫初語也是可憐,當年還是太子的宣帝,對她一眼鍾情,強取豪奪。

  溫初語一開始寧死不屈,宣帝當時軟硬兼施,使了許多手段,才終於抱得美人歸。

  先是在溫父身上安了罪名,將人關進牢里,再是許諾日後太子之位,必定會傳給溫初語的兒子,保她母家一世無憂。溫初語迫於無奈,才不得不與情郎分手,嫁入東宮。世人並不清楚元後為何年紀輕輕就離世,那時就跟在宣帝身邊的蕭貴妃卻心知肚明。

  溫初語嫁給宣帝之後終日愁眉不展,鬱鬱寡歡,唯與林皇后情同姐妹,卻在誕下太子不久,被宮中御醫診出悲脈。

  悲脈乃一種心病,太醫說這心病無藥可醫,溫初語終是走上自毀之路。

  太子恐怕還不知自己的母后,當年究竟是怎麼死的,還喊了林皇后那麼多年的母后,也是可憐。

  蕭貴妃看著沈星闌,心中一聲嘆息,淡笑道∶本宮手中握有林皇后兩位兄長的罪證,雖非大罪,但也足夠暫時讓林皇后自亂陣腳,暫時無心插手爆竹一案。"

  沈星闌知道,其實蕭貴妃手中不止握有這些東西,她手裡還握有更重大的罪證,就等著來日他敗了,沈季青欲要爭奪儲君之位時再拿出來。

  可惜前世蕭貴妃手裡的那些罪證,全被林皇后與沈季青巧妙的推到蘇澤身上,她終究沒能拿出來扳倒林皇后。

  「好。"沈星闡道,就此與蕭貴妃達成協議。

  這次,他不會再讓林皇后與沈季青有機會將那些事全推給蘇澤。蘇長樂醒來時,蕭貴妃已離開東宮。"殿下和蕭貴妃都談了什麼?蘇長樂坐在銅鏡前任由宮婢梳妝打扮。

  沈星闌大馬金刀的坐在一旁羅漢榻上,拿著一本書看,抬頭看著她嬌小婀娜的身影,調笑道:「怎麼又喊殿下了?"

  蘇長樂....

  她現在才假裝剛恢復記憶,不喊殿下,難道要像以前那樣喊太子哥哥?

  蘇長樂自銅鏡中悄悄瞪了他一眼。

  沈星闌也是在說完時才意會過來,看著銅鏡里嬌蹬來的那-眼,不禁愉悅地低笑出聲。

  那麼多宮婢在場,沈星自然沒有回答蘇長樂的問話。直到兩人上了轎攆,沈星闌才將自己與蕭貴妃連手一事告訴蘇長樂。

  前氏蘇府抄家滅門的痛猶在心頭,聽到沈星闌說到罪證二字,不由得心頭重重一跳。

  如今兩人已經說開,蘇長樂也不用再將心事藏著拽著,立刻道:「殿下應當還記得前世蘇府被沈季青冤枉栽贓一事,妾身原本還在苦惱要如何在明日回蘇府時,提醒阿爹要提防身邊之人,又不讓他懷疑,如今知道殿下也記得前世之事,就拜託殿下,明日代妾身提點阿爹幾句。

  沈星闌原本臉上泛著溫柔笑容,隨著蘇長樂一口一句殿下,甜蜜的幸福笑容逐漸淡去。

  聽見她自稱妾身,臉色越發陰沉難看、

  他們兩人好不容易才拉近關係,怎麼她一坦白,兩人之間的距離反而更遠了?

  這種生疏客氣至極的稱呼讓沈星闌感到恐懼。

  烏黑的長睫微微顫著,看著她的目光晦澀不明,薄唇緊緊的抿成一直線,臉上沒有了往日的溫柔笑意,只余毫不掩飾的委屈。蘇長樂原本垂眸玩著自己的手,見沈星闌遲遲不語,覺得奇怪,一抬頭,就見到少年俊顏上寫滿了委屈與不滿。

  蘇長樂.

  「為什麼不喊太子哥哥了?為什麼又要自稱妾身?沈星闌一把將人撈進懷中,讓她側坐在自己的大腿上,"這裡就只有我倆,沒有人時,圖囡自稱我就行,並且還是要像以前一樣,喊孤太子哥哥。"

  蘇長樂還是頭一次見到沈星闌這種故作委屈的幼稚模樣,說話的語氣還特別的嚴肅和認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