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建島
十月底朱守林同柳芸坐著汪海王回程的船,一起回了瓊州。他們到達時,朱守林派出的兩隊人馬也回了瓊州。
汪海王這次跑船收穫頗豐,三條船他都換回了金銀珠寶和洋貨。他先將每一條船上的船工們的工錢付清,餘下的再進行分利。他再將此次跑船的所得分成了三分,他一份,朱守林一份,官員們一份。
汪海王給瓊州的官員分銀子時故意透露消息:「唉,咱們這次是賺了不少,但是這次太傅的侍衛走失了一批,他很著急,恐怕得派人派船去四處尋找。」
官員們害怕事情鬧大自己受牽連,他們忙著紛紛出主意:「我們出力出人去幫太傅尋人吧。」
馬大人擺手:「此事還是聽太傅的安排,我們要裝著不知道。」
甘大人點頭:「大家保密,此事不能透露給任何人,更不能上本,否則,哼,過去吃進去的,我也要讓他給吐出來。」
「遵命大人。」「知道大人。」
朱守林同幾名侍衛頭先商議了一番,大家都同意秘密建島,然後再將家人悄悄移過來。
朱守林問肖五:「你前去做的事如何了?」
「大人,很順利,目前留了幾名兄弟在外。」
「嗯,好。」
朱守林又問江峰:「你出去遇到什麼了?」
江峰扮了朱守林幾個月,如今臉上表情也如朱守林一樣嚴肅,眾侍衛猛然一看見他恍如像見了大人,仔細一看才能分出兩人的區別。大家在心裡想著大人比江侍衛更加俊朗。
江峰拱手回答:「大人,在下出去四處跑,先去了一趟雲南府。三月時秦王崩,在下想著您是秦王的義兄,一定會前去弔喪,便去了一趟西安府,為您給秦王上了香。」
朱守林大驚:「秦王崩了?生病嗎?」
江峰對朱守林道:「聽西安府的錦衣衛兄弟告訴在下,據說秦王為秦王妃的嬤嬤們共同給害死的。秦王生前常打罵秦王妃與她的婢女們,那些婢女怕秦王打死她們故而先出手殺了秦王。」
朱守林哼了一聲:「出手殺了秦王她們不死得更快?」
「可不是,聖上將秦王妃與那些婢女全殺了給秦王陪葬。」江峰嘆息道:「唉,真是可惜了秦王,他能文能武,之前才打跑了前來侵犯的蒙古軍。」
朱守林心想,他就是能文能武才更會為人害死。得知皇室三位嫡子有兩位已被人害死後,朱守林建島的決心更大了,除非他投靠燕王,否則,他朱守林是燕王成事後第一個要殺的人。讓他向燕王投誠那根本不可能,他看不上燕王的行事,絕無可能視燕王為主。
守在島上的常明恭敬地遞給了朱守林十來封信。
其中林柳寫來的信,內容讓朱守林與柳芸十分的歡喜:「父親母親見信安,孩兒一切皆好,請父親母親不必掛念。孩兒已是童生,打算來年參加院試……」
「咱們兒子多麼的聰慧,這么小就是童生,明年就是舉人了。」朱守林感慨道。
柳芸笑:「還沒考呢,怎麼知道他明年就會中舉。」
「他一定能中舉。」朱守林毫不懷疑林柳的本事。
善慈大師寫來的信:「大人做自己想做的事,貴公子的前程與安全有貧僧。」
朱守林不解地問:「大師為何如此幫我們呢?」
柳芸道:「他說過要我為他做事,不知道是何事。」
「但願不是太難之事吧,不然咱們欠的這人情可無法還了。」
還有信件就是掌柜們與幾地的管家匯報事務,他們稱已將收益都交給了少爺,很多事如今少爺可以做主還做得很好,都贊著少爺早慧。
柳芸嘆道:「父母不在身邊,林柳就早早成熟了。」
「男人嘛,應該這樣。」
……
當夜,朱守林與柳芸商議了一宿。他先問柳芸:「夫人是同我一起歸隱,還是我們同燕王戰到底?」
柳芸毫不猶豫地道:「自然是歸隱,帶著太孫走。」
朱守林笑了:「哈哈,行,咱們歸隱吧。」
朱守林與柳芸想法相同:就是能被封為親王又能如何?也只是身份高貴一點的下人,若是得聖心還能平安的生活,若是聖上覺得受到了來自他的威脅,那時就是滿門被誅。
朱守林對柳芸道:「我喜歡釣魚島的那種自由生活,不喜歡勾心鬥角的日子。」
「夫君,我最喜歡同你手拉著手走在海邊,一同看潮起潮落,觀雲捲雲舒。每天同夫君下棋,看看書,為夫君做吃食,做自己喜歡的事。」
「好,未來的日子我們就這樣過。」
接著兩人商議著如何建島,朱守林想將島建成釣魚島那樣的,而柳芸說:「有太孫在一處,建那樣的島不現實。」怎麼可能跟皇子皇孫講人人平等。
兩人決定先只建島,未來大家如何相處,就看太孫的意思。
朱守林道:「聽你說未來徐大哥要被他妹夫燕王關起來,那些孤兒們就麻煩了,沒有好的去處。不如,這次建島將他們接來。」
柳芸想了想道:「一下接走這麼多人,會引來別人的察覺,得想個什麼辦法讓他們突然消失又不引起別人的注意。」
「好,我會想辦法。」朱守林接著道:「到時讓他們從福州、泉州、漳州、潮州坐船直接到咱們那島,不再進入瓊州。」
「這個是好辦法。」柳芸笑道:「咱們在島上熬二十來年就好了。」
朱守林明白柳芸的意思,燕王在位二十多年。他也不想細問,知道未來的事,他心裡只會鬱悶。
朱守林開始了打著尋侍衛的幌子,派人不停的出海。出海的船上所有人都是侍衛,一個船工也沒有再請。
他們最先往島上運的是汪海王高價買來的大炮和火銃,還有日用品與食物。基本上是一個多月往返一次。他們所要運上島的東西,都在離瓊州的很近的幾個港口上貨。
肖五按朱守林的意思,在幾位港口派了專人前去購貨上貨。安排好這一切,他又一路往應天府而去,他到了應天府不入城內,直接奔向城外的林園。
肖五秘密接走了林園所有的孤兒們,再一把火將林園燒掉了。當皇上與徐家得到消息派人前去查看時,林園已被燒成了灰燼。
徐大哥親自前往林園,他看著被毀掉的林園,心裡十分的難過。他捂著臉哭泣道:「是我沒照顧好林園的這些孩子呀。」
徐家父死守三年孝,快出孝時繼母死,又接著守孝。徐輝祖出孝後承了爵,而徐小妹的婚事是徹底地給耽誤了。燕王妃一直想接妹妹去北平住,燕王私下想將徐小妹納為次妃,那樣徐家就徹底為他所用。聰慧過人的徐小妹拒絕了長姐的好意,她帶發出家修行,揚言終身侍奉佛祖。
林園被燒毀,孤兒們下落不明,洪武皇上心裡很明白,這些孩子都被朱守林接走了,他已尋到了以後要呆的地方。那個地方在何處,他相信朱守林會來告訴他知道,他只需要耐心地等。
皇上很清楚,只要他離開後,太孫皇位難保。手心手背都是肉,太孫是他的骨肉,燕王也是他的骨肉,他實在做不到為了保住太孫的皇位而殺掉燕王。何況,明朝最大的敵人是蒙古人,他們的實力一直還在。只有燕王,才能打走蒙古人,壓制著蒙古人。
皇上能做的事就是想辦法保下太孫的性命,保下長房的血脈。而朱守林就是在為他的這個想法在四處奔波。他自言自語道:「事已至此,一切聽天由命吧!」
汪海王這次跑船收穫頗豐,三條船他都換回了金銀珠寶和洋貨。他先將每一條船上的船工們的工錢付清,餘下的再進行分利。他再將此次跑船的所得分成了三分,他一份,朱守林一份,官員們一份。
汪海王給瓊州的官員分銀子時故意透露消息:「唉,咱們這次是賺了不少,但是這次太傅的侍衛走失了一批,他很著急,恐怕得派人派船去四處尋找。」
官員們害怕事情鬧大自己受牽連,他們忙著紛紛出主意:「我們出力出人去幫太傅尋人吧。」
馬大人擺手:「此事還是聽太傅的安排,我們要裝著不知道。」
甘大人點頭:「大家保密,此事不能透露給任何人,更不能上本,否則,哼,過去吃進去的,我也要讓他給吐出來。」
「遵命大人。」「知道大人。」
朱守林同幾名侍衛頭先商議了一番,大家都同意秘密建島,然後再將家人悄悄移過來。
朱守林問肖五:「你前去做的事如何了?」
「大人,很順利,目前留了幾名兄弟在外。」
「嗯,好。」
朱守林又問江峰:「你出去遇到什麼了?」
江峰扮了朱守林幾個月,如今臉上表情也如朱守林一樣嚴肅,眾侍衛猛然一看見他恍如像見了大人,仔細一看才能分出兩人的區別。大家在心裡想著大人比江侍衛更加俊朗。
江峰拱手回答:「大人,在下出去四處跑,先去了一趟雲南府。三月時秦王崩,在下想著您是秦王的義兄,一定會前去弔喪,便去了一趟西安府,為您給秦王上了香。」
朱守林大驚:「秦王崩了?生病嗎?」
江峰對朱守林道:「聽西安府的錦衣衛兄弟告訴在下,據說秦王為秦王妃的嬤嬤們共同給害死的。秦王生前常打罵秦王妃與她的婢女們,那些婢女怕秦王打死她們故而先出手殺了秦王。」
朱守林哼了一聲:「出手殺了秦王她們不死得更快?」
「可不是,聖上將秦王妃與那些婢女全殺了給秦王陪葬。」江峰嘆息道:「唉,真是可惜了秦王,他能文能武,之前才打跑了前來侵犯的蒙古軍。」
朱守林心想,他就是能文能武才更會為人害死。得知皇室三位嫡子有兩位已被人害死後,朱守林建島的決心更大了,除非他投靠燕王,否則,他朱守林是燕王成事後第一個要殺的人。讓他向燕王投誠那根本不可能,他看不上燕王的行事,絕無可能視燕王為主。
守在島上的常明恭敬地遞給了朱守林十來封信。
其中林柳寫來的信,內容讓朱守林與柳芸十分的歡喜:「父親母親見信安,孩兒一切皆好,請父親母親不必掛念。孩兒已是童生,打算來年參加院試……」
「咱們兒子多麼的聰慧,這么小就是童生,明年就是舉人了。」朱守林感慨道。
柳芸笑:「還沒考呢,怎麼知道他明年就會中舉。」
「他一定能中舉。」朱守林毫不懷疑林柳的本事。
善慈大師寫來的信:「大人做自己想做的事,貴公子的前程與安全有貧僧。」
朱守林不解地問:「大師為何如此幫我們呢?」
柳芸道:「他說過要我為他做事,不知道是何事。」
「但願不是太難之事吧,不然咱們欠的這人情可無法還了。」
還有信件就是掌柜們與幾地的管家匯報事務,他們稱已將收益都交給了少爺,很多事如今少爺可以做主還做得很好,都贊著少爺早慧。
柳芸嘆道:「父母不在身邊,林柳就早早成熟了。」
「男人嘛,應該這樣。」
……
當夜,朱守林與柳芸商議了一宿。他先問柳芸:「夫人是同我一起歸隱,還是我們同燕王戰到底?」
柳芸毫不猶豫地道:「自然是歸隱,帶著太孫走。」
朱守林笑了:「哈哈,行,咱們歸隱吧。」
朱守林與柳芸想法相同:就是能被封為親王又能如何?也只是身份高貴一點的下人,若是得聖心還能平安的生活,若是聖上覺得受到了來自他的威脅,那時就是滿門被誅。
朱守林對柳芸道:「我喜歡釣魚島的那種自由生活,不喜歡勾心鬥角的日子。」
「夫君,我最喜歡同你手拉著手走在海邊,一同看潮起潮落,觀雲捲雲舒。每天同夫君下棋,看看書,為夫君做吃食,做自己喜歡的事。」
「好,未來的日子我們就這樣過。」
接著兩人商議著如何建島,朱守林想將島建成釣魚島那樣的,而柳芸說:「有太孫在一處,建那樣的島不現實。」怎麼可能跟皇子皇孫講人人平等。
兩人決定先只建島,未來大家如何相處,就看太孫的意思。
朱守林道:「聽你說未來徐大哥要被他妹夫燕王關起來,那些孤兒們就麻煩了,沒有好的去處。不如,這次建島將他們接來。」
柳芸想了想道:「一下接走這麼多人,會引來別人的察覺,得想個什麼辦法讓他們突然消失又不引起別人的注意。」
「好,我會想辦法。」朱守林接著道:「到時讓他們從福州、泉州、漳州、潮州坐船直接到咱們那島,不再進入瓊州。」
「這個是好辦法。」柳芸笑道:「咱們在島上熬二十來年就好了。」
朱守林明白柳芸的意思,燕王在位二十多年。他也不想細問,知道未來的事,他心裡只會鬱悶。
朱守林開始了打著尋侍衛的幌子,派人不停的出海。出海的船上所有人都是侍衛,一個船工也沒有再請。
他們最先往島上運的是汪海王高價買來的大炮和火銃,還有日用品與食物。基本上是一個多月往返一次。他們所要運上島的東西,都在離瓊州的很近的幾個港口上貨。
肖五按朱守林的意思,在幾位港口派了專人前去購貨上貨。安排好這一切,他又一路往應天府而去,他到了應天府不入城內,直接奔向城外的林園。
肖五秘密接走了林園所有的孤兒們,再一把火將林園燒掉了。當皇上與徐家得到消息派人前去查看時,林園已被燒成了灰燼。
徐大哥親自前往林園,他看著被毀掉的林園,心裡十分的難過。他捂著臉哭泣道:「是我沒照顧好林園的這些孩子呀。」
徐家父死守三年孝,快出孝時繼母死,又接著守孝。徐輝祖出孝後承了爵,而徐小妹的婚事是徹底地給耽誤了。燕王妃一直想接妹妹去北平住,燕王私下想將徐小妹納為次妃,那樣徐家就徹底為他所用。聰慧過人的徐小妹拒絕了長姐的好意,她帶發出家修行,揚言終身侍奉佛祖。
林園被燒毀,孤兒們下落不明,洪武皇上心裡很明白,這些孩子都被朱守林接走了,他已尋到了以後要呆的地方。那個地方在何處,他相信朱守林會來告訴他知道,他只需要耐心地等。
皇上很清楚,只要他離開後,太孫皇位難保。手心手背都是肉,太孫是他的骨肉,燕王也是他的骨肉,他實在做不到為了保住太孫的皇位而殺掉燕王。何況,明朝最大的敵人是蒙古人,他們的實力一直還在。只有燕王,才能打走蒙古人,壓制著蒙古人。
皇上能做的事就是想辦法保下太孫的性命,保下長房的血脈。而朱守林就是在為他的這個想法在四處奔波。他自言自語道:「事已至此,一切聽天由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