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平等
汪珍兒說島上人人平等,沒有奴婢使喚。她這話讓朱守林最為吃驚,他看向柳芸,這些天在船上,柳芸每天為朱守林講著她那個時代的事,他記得最為清楚就是:夫人所在的時代是人人平等,沒有奴婢。
柳芸沖他眨了一下眼,朱守林低下頭端起了茶杯。
兩位嬤嬤與杜成崗想的是,這島上窮,人也少,自然是沒有奴婢可使喚。
柳芸問:「這島上有多少人?」
劉軒笑道:「我是島主,最為清楚。目前一共四十戶二百多人,上學的孩子大大小小有二十人,其他都是成年人。」
汪海王皺著眉毛問:「小妹還在教學呢?」
汪珍兒道:「大哥,我喜歡教孩子們念書。」
「太辛苦了,每天教學後你還要做飯。」汪海王不滿地道。
汪珍兒辯解:「夫君有時候會做飯。」劉軒嘿嘿笑了幾聲。
這話讓除了柳芸之外所有的人都驚訝,男人還做飯?
柳芸最為感慨的還是汪家的小妹,一位高門小姐從小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有一大堆人從早到晚伺候著她。如今,她能自食其力,忙裡忙外還樂在其中。
柳芸示意冬梅將那件紫色的雲錦披風拿了出來。柳芸將裝披風的包裹遞給汪家小妹:「小妹,這是表嫂的一點小禮物,希望你別嫌棄。」
汪小妹雙手接過包裹:「謝謝表嫂,您太過客氣。」她將包裹打開,將披風拿了出來。她展開披風后驚喜地道:「好漂亮的一件衣服呀,我很喜歡。」她披上披風在屋內走了一圈:「真美呀,小時候我最喜歡雲錦了。」
劉軒驚呼道:「歐賣噶,這件披風做工完全可以進博物館。」
除了柳芸,沒有一個人能聽懂劉軒的話是何意思。大家在想,這人是腦子有問題嗎?說話莫名其妙。
汪海王有些不耐煩自己妹夫時不時表現很白痴的模樣,他問道:「這幾個月的珍珠存了多少貨?」
劉軒道:「有好幾十桶了,我分了檔次,正圓強光無瑕疵的只有一桶,最次的是馬貝,用來做首飾也可以。」他接著說道:「我人工養了一批珍珠,如果成功,成色好的會更多。」
汪海王看了一眼柳芸,她也提出人工養珍珠,他問劉軒:「你如何人工養置珍珠?」
劉軒笑著道:「我在試驗中,取了十幾個蚌,往裡加了小石子。如果養出來,就是有核珍珠。」
汪海王點頭:「也行,萬一試出來了,珍珠的收成會更多一些。」
汪海王第二天帶了一大半的珍珠離開,他所去的地方有的並不出珍珠,可以換價值更高的紅寶石或者金銀玉器。
朱守林與柳芸留在了人人平等的釣魚島,住進了汪海王的別墅。在這裡,朱守林真正見識了柳芸所說的那些平等。
由於這個島是劉軒來開創的,島名也是由他定,所以,大家都默認為劉軒為島主。大家很尊重他,事事都願意來請教他。
「島主,我家昨晚被颱風掃翻了屋頂,想加蓋一下。」有一戶島民跑來向劉軒道。
劉軒關心地問:「人沒事吧?」
「人沒事。」
「下午我尋幾位兄弟來幫你處理一下屋頂。」到了下午,朱守林幾人親自見劉軒帶著人爬上了屋頂為島民修屋頂。
修屋頂的人說著話:「島主,我兒子想自己建房住,他看上了梅家的閨女,要成親了。」
劉軒笑著大聲道:「恭喜呀,回頭我帶著人為他建房。北邊還堆著不少石塊可用。」
在島上,劉軒四處轉悠,遇到有人要幫助他就上前幫忙。當別人說感謝的話時:「感謝島主出手相助。」
劉軒總是大聲道:「為島民服務光榮。」
……
朱守林看見劉軒的種種行為,這讓他候完全明白了,夫人在他守邊時,陪他過貧苦日子,親自下廚做飯,為他洗衣,這些事根本就是她在自己的世界常做的。朱守林心疼著柳芸從小就這樣自食其力,也沒個下人可用。
島上的人在劉軒這種人人平等的理念之下,大家相處非常融洽,從沒發生過爭吵。他們得到了財物平分,食物平分,孩子上學不用交費,修房建屋大家出力。用劉軒的話來說:咱們島過的是共產主義生活。
柳芸暗笑:這小子來到明朝提前進入了共產主義生活。她很欣賞劉軒為理想主義真實在付出的行為。
柳芸對朱守林道:「夫君,不如以後咱們來此處生活吧。」
朱守林想了一下搖頭:「這裡的人質樸,行事無拘無束,何必前來打擾他們的安寧生活。」
柳芸懂朱守林的意思,他們註定要過著逃亡的生活,何必來連累這島上的人。
朱守林喜歡帶著柳芸在島邊轉悠,他們身後總是跟著拿著劍的杜成崗。島上的人都認識他們,知道他們是島主的客人,大家遇見他們,總是恭敬地行禮。朱守林幾人也會拱手回禮,大家相處都很客氣。
朱守林站在島邊,眺望著海的盡頭,他低聲對柳芸道:「茫茫大海中,這樣的島嶼眾多,我明年叫侍衛出海尋一處無人島,咱們自己建一個這樣的島出來。」
柳芸點頭:「好,聽夫君的。」
「只是要連累夫人要跟我過著清苦的日子了。」
「夫君,這哪是清苦的日子呢?在我們那個時候,有錢人才能來此買別墅度假。最有錢的人才能擁有島嶼。」柳芸笑著道。
朱守林好奇的問:「夫人來過海邊?」
柳芸對朱守林再無任何隱瞞,她對他說道:「我曾同閨蜜張丹來過瓊州這裡度假,當時我們住在海邊,晚上圍著篝火唱歌跳舞,早上看日出從海上升起。」她接著哈哈笑著道:「也許位置就是咱們現在住的那處地方吧。」
朱守林笑:「哪有那麼巧。」
「誰知道呢,這個世界有很多巧合的事。」
柳芸以為自己要在這島上住到年底,他們幾人也學著島民們,在院子後面尋了一處空地來種蔬菜養雞鴨。
杜成崗曾跟著柳芸在邊關種過大棚菜,他很有經驗的圈了一塊地出來種菜,另圈了一處養了幾隻雞鴨。
兩位嬤嬤每天跑來菜地看好幾次,她們見種子發了芽歡喜不已:「夫人,夫人,快來看呀,種子發芽了。」
杜成崗一聽雞叫他就飛奔去撿雞蛋。
柳芸笑著問他:「小杜,你跑什麼?擔心雞蛋被黃鼠狼偷走了?」
「可不是,主人。」
在島上的這些日子,主僕五人像親人一般。每天都由柳芸親自下廚炒菜,兩位嬤嬤幫著洗菜燒火打下手。
朱守林與杜成崗負責提著木桶給菜澆水,端著木盆給雞鴨餵柳芸自製的飼料:菜梆子切碎混入粗米糠。
兩位嬤嬤感慨地道:「島上這共產主義生活過得雖然清貧了一點,但是讓人感覺日子過得輕鬆快樂充實。」
杜成崗點頭:「嗯,是這樣。我都想將家搬來這裡了。」
柳芸笑著想:你們一下就從毫無人權的封建主義過上了自由自在的共產主義生活,當然覺得好了。
柳芸沖他眨了一下眼,朱守林低下頭端起了茶杯。
兩位嬤嬤與杜成崗想的是,這島上窮,人也少,自然是沒有奴婢可使喚。
柳芸問:「這島上有多少人?」
劉軒笑道:「我是島主,最為清楚。目前一共四十戶二百多人,上學的孩子大大小小有二十人,其他都是成年人。」
汪海王皺著眉毛問:「小妹還在教學呢?」
汪珍兒道:「大哥,我喜歡教孩子們念書。」
「太辛苦了,每天教學後你還要做飯。」汪海王不滿地道。
汪珍兒辯解:「夫君有時候會做飯。」劉軒嘿嘿笑了幾聲。
這話讓除了柳芸之外所有的人都驚訝,男人還做飯?
柳芸最為感慨的還是汪家的小妹,一位高門小姐從小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有一大堆人從早到晚伺候著她。如今,她能自食其力,忙裡忙外還樂在其中。
柳芸示意冬梅將那件紫色的雲錦披風拿了出來。柳芸將裝披風的包裹遞給汪家小妹:「小妹,這是表嫂的一點小禮物,希望你別嫌棄。」
汪小妹雙手接過包裹:「謝謝表嫂,您太過客氣。」她將包裹打開,將披風拿了出來。她展開披風后驚喜地道:「好漂亮的一件衣服呀,我很喜歡。」她披上披風在屋內走了一圈:「真美呀,小時候我最喜歡雲錦了。」
劉軒驚呼道:「歐賣噶,這件披風做工完全可以進博物館。」
除了柳芸,沒有一個人能聽懂劉軒的話是何意思。大家在想,這人是腦子有問題嗎?說話莫名其妙。
汪海王有些不耐煩自己妹夫時不時表現很白痴的模樣,他問道:「這幾個月的珍珠存了多少貨?」
劉軒道:「有好幾十桶了,我分了檔次,正圓強光無瑕疵的只有一桶,最次的是馬貝,用來做首飾也可以。」他接著說道:「我人工養了一批珍珠,如果成功,成色好的會更多。」
汪海王看了一眼柳芸,她也提出人工養珍珠,他問劉軒:「你如何人工養置珍珠?」
劉軒笑著道:「我在試驗中,取了十幾個蚌,往裡加了小石子。如果養出來,就是有核珍珠。」
汪海王點頭:「也行,萬一試出來了,珍珠的收成會更多一些。」
汪海王第二天帶了一大半的珍珠離開,他所去的地方有的並不出珍珠,可以換價值更高的紅寶石或者金銀玉器。
朱守林與柳芸留在了人人平等的釣魚島,住進了汪海王的別墅。在這裡,朱守林真正見識了柳芸所說的那些平等。
由於這個島是劉軒來開創的,島名也是由他定,所以,大家都默認為劉軒為島主。大家很尊重他,事事都願意來請教他。
「島主,我家昨晚被颱風掃翻了屋頂,想加蓋一下。」有一戶島民跑來向劉軒道。
劉軒關心地問:「人沒事吧?」
「人沒事。」
「下午我尋幾位兄弟來幫你處理一下屋頂。」到了下午,朱守林幾人親自見劉軒帶著人爬上了屋頂為島民修屋頂。
修屋頂的人說著話:「島主,我兒子想自己建房住,他看上了梅家的閨女,要成親了。」
劉軒笑著大聲道:「恭喜呀,回頭我帶著人為他建房。北邊還堆著不少石塊可用。」
在島上,劉軒四處轉悠,遇到有人要幫助他就上前幫忙。當別人說感謝的話時:「感謝島主出手相助。」
劉軒總是大聲道:「為島民服務光榮。」
……
朱守林看見劉軒的種種行為,這讓他候完全明白了,夫人在他守邊時,陪他過貧苦日子,親自下廚做飯,為他洗衣,這些事根本就是她在自己的世界常做的。朱守林心疼著柳芸從小就這樣自食其力,也沒個下人可用。
島上的人在劉軒這種人人平等的理念之下,大家相處非常融洽,從沒發生過爭吵。他們得到了財物平分,食物平分,孩子上學不用交費,修房建屋大家出力。用劉軒的話來說:咱們島過的是共產主義生活。
柳芸暗笑:這小子來到明朝提前進入了共產主義生活。她很欣賞劉軒為理想主義真實在付出的行為。
柳芸對朱守林道:「夫君,不如以後咱們來此處生活吧。」
朱守林想了一下搖頭:「這裡的人質樸,行事無拘無束,何必前來打擾他們的安寧生活。」
柳芸懂朱守林的意思,他們註定要過著逃亡的生活,何必來連累這島上的人。
朱守林喜歡帶著柳芸在島邊轉悠,他們身後總是跟著拿著劍的杜成崗。島上的人都認識他們,知道他們是島主的客人,大家遇見他們,總是恭敬地行禮。朱守林幾人也會拱手回禮,大家相處都很客氣。
朱守林站在島邊,眺望著海的盡頭,他低聲對柳芸道:「茫茫大海中,這樣的島嶼眾多,我明年叫侍衛出海尋一處無人島,咱們自己建一個這樣的島出來。」
柳芸點頭:「好,聽夫君的。」
「只是要連累夫人要跟我過著清苦的日子了。」
「夫君,這哪是清苦的日子呢?在我們那個時候,有錢人才能來此買別墅度假。最有錢的人才能擁有島嶼。」柳芸笑著道。
朱守林好奇的問:「夫人來過海邊?」
柳芸對朱守林再無任何隱瞞,她對他說道:「我曾同閨蜜張丹來過瓊州這裡度假,當時我們住在海邊,晚上圍著篝火唱歌跳舞,早上看日出從海上升起。」她接著哈哈笑著道:「也許位置就是咱們現在住的那處地方吧。」
朱守林笑:「哪有那麼巧。」
「誰知道呢,這個世界有很多巧合的事。」
柳芸以為自己要在這島上住到年底,他們幾人也學著島民們,在院子後面尋了一處空地來種蔬菜養雞鴨。
杜成崗曾跟著柳芸在邊關種過大棚菜,他很有經驗的圈了一塊地出來種菜,另圈了一處養了幾隻雞鴨。
兩位嬤嬤每天跑來菜地看好幾次,她們見種子發了芽歡喜不已:「夫人,夫人,快來看呀,種子發芽了。」
杜成崗一聽雞叫他就飛奔去撿雞蛋。
柳芸笑著問他:「小杜,你跑什麼?擔心雞蛋被黃鼠狼偷走了?」
「可不是,主人。」
在島上的這些日子,主僕五人像親人一般。每天都由柳芸親自下廚炒菜,兩位嬤嬤幫著洗菜燒火打下手。
朱守林與杜成崗負責提著木桶給菜澆水,端著木盆給雞鴨餵柳芸自製的飼料:菜梆子切碎混入粗米糠。
兩位嬤嬤感慨地道:「島上這共產主義生活過得雖然清貧了一點,但是讓人感覺日子過得輕鬆快樂充實。」
杜成崗點頭:「嗯,是這樣。我都想將家搬來這裡了。」
柳芸笑著想:你們一下就從毫無人權的封建主義過上了自由自在的共產主義生活,當然覺得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