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頁
只也是無奈。
一來,諸葛神侯不能像他的同位體那般,第一天就發現皇帝的異常之處。
畢竟顧惜朝和白飛飛都是歷經四朝的老人家,別看內訌的時候要多幼稚就能有多幼稚,對外的時候,即便是相對傲慢耿直的白飛飛,也自有一番手段。
又有小戚小顧小鐵等人,雖有發現,卻被各種限制,沒能第一時間傳遞消息的;又有米有橋、傅宗書那樣,或隨侍君側、或出入宮廷遠比諸葛神侯便宜的,卻又因為各種私心,看出不妥也幫忙掩飾的——
這事兒說起來也著實諷刺。
一個是諸葛神侯這位身兼十八萬御林軍總教頭的老太傅偏生沒有隨意出入宮闈的恩旨,
那位經略數十年、堪稱權傾朝野,卻始終難在御林軍中大展拳腳的「傅宗書」,反而早些年就得了皇帝許他隨時進宮的特權;
又一個,皇帝身邊最允許出入無忌的兩人,米有橋和傅宗書,無論是顧惜朝故鄉的,還是如今小顧這邊的同位體,又都是對皇帝異變最接受良好的。
也不知道趙佶會不會後悔、又有沒有機會後悔。
但對於喜飛二人來說,確實是非常方便的。
可憐諸葛神侯,竟是給這些人,內外勾結著,足足隱瞞了半年之久!
半年之後,諸葛神侯開始覺察皇帝異常,恰好小鐵總算從喜飛組的魔爪下逃脫了,也帶回了那兩隻的一些情報,兩相結合,諸葛神侯確認皇帝異常的緣故倒是比他的同位體快許多——
奈何那時候,先是皇莊試種的良種已經收了第一茬,產量頗喜人,且聽說其中部分耐旱、耐澇……之類適應特殊極端環境的品種,有相應環境反能增產的,有不能增產卻也至少不會明顯減產的……
單這一點,諸葛神侯就不捨得對喜飛組用那雷霆手段,更何況還有水泥在水利方面的效果也是喜人,而後不等諸葛神侯施展手段懷柔喜飛組,金國又來神助攻——
在戰爭裡頭,喜飛組的手段就更驚人了,水泥基建在守城方面的好處僅僅只是其中一點,這些年顧惜朝奉「天子守國門」的經驗、白飛飛打得周邊諸國將他奉為止小兒夜啼良方的威名更不是白得的,雖說因為保密計,生產的武器不及雙九當日迅速,但北伐不足、守城已是有餘了。
金國退兵之後,諸葛神侯看看喜飛組對戰後重建色色妥當的做派,又看看良種在各地推廣的守成等等,到底一聲長嘆。
若為個人、家族、師門計,諸葛神侯斷是個不肯有負大節的。
偏偏當此內憂外患之時,為天下黎庶……
到底遲疑了。
顧惜朝那貨又極擅把握時機、謀劃人心,估摸著諸葛神侯最是猶豫、又恰是神侯府諸人比較齊全的時候,他大大方方上門來了。
賓主落定,顧惜朝渾然沒有孤身一個深入敵對陣營、隨時可能引發群毆的危機感,一張嘴就直截了當承認了他對趙佶的操縱:
「不只趙佶,諸皇子、皇孫,也各有應對。」
諸葛神侯尚且糾結猶豫,顧惜朝已經坦坦蕩蕩揭了蓋。
說完,也不管堂上諸人神色各異,顧惜朝自顧自叨叨了起來。
先是自問,皇帝這般一家子都由人操縱時當如何?皇帝不受人操縱但自身昏聵又如何?
而後自答,少不得是真正樹立法律權威、不僅以之約束黎庶、連帶皇帝公卿接受管束那一套,連帶天子守國門等等,顧惜朝歷經四朝、事實驗證過確實好用的體制,也一一聯繫史書教訓,引經據典著侃侃一番。
顧惜朝那一套都是曾經叫神侯府上至諸葛神侯、下至冷血等人的同位體,甘心舍了大節、和光同塵的,如今用來說服眼前諸位,雖他們皆不知曉顧惜朝暢想的都是他自己切身經歷證明成功了的,可顧惜朝那麼自信,諸葛神侯手邊的各良種收穫、守城戰損、戰後安置等等數據,也初步證明了前景可期……
同位體的相似性實在太高了。
顧惜朝能憑著對傅宗書米有橋等人的了解,算計這兒的傅、米等人,謀算起神侯府這群真正苟利國家生死以的,更是得心應手。
——只要給他們挑明了國家百姓與一家一姓皇朝之間的差異,毫無疑問,諸葛神侯也是個寧可自己背負愧對先帝污點,都要選擇國家百姓的。
——真正大義大忠之人,無不如是。
——只是許多忠義之士都叫人將君國百姓思維糊弄久了,沒個當頭棒喝的,獨自撥不開迷霧罷了。
——如今顧惜朝就成了給神侯府眾撥迷霧的那個人。
雲破大日現,霧散四海清。
像神侯府那干人,真看破了天子虛影之後,在很多事情上,甚至比顧惜朝更積極、也更激進。
這個同位體世界的君主立憲正式成立時間,居然是比顧惜朝的故鄉還要早上數載。
明明開始的時間應是遲了幾年的。
甚至雙九一征擊潰的金國,於此間尤是強敵。
偏偏君主立憲一事,又是那麼地眾志一心、水到渠成。
也是怪事。
更怪的是,居然連趙佶,最終也都成了君主立憲的擁躉。
不過那時候喜飛二人已經結束了他們這一場似夢似幻的旅程,於是也就沒有人有手段也有想法,去趙佶腦子裡頭挖掘出更深層次的真相。
一來,諸葛神侯不能像他的同位體那般,第一天就發現皇帝的異常之處。
畢竟顧惜朝和白飛飛都是歷經四朝的老人家,別看內訌的時候要多幼稚就能有多幼稚,對外的時候,即便是相對傲慢耿直的白飛飛,也自有一番手段。
又有小戚小顧小鐵等人,雖有發現,卻被各種限制,沒能第一時間傳遞消息的;又有米有橋、傅宗書那樣,或隨侍君側、或出入宮廷遠比諸葛神侯便宜的,卻又因為各種私心,看出不妥也幫忙掩飾的——
這事兒說起來也著實諷刺。
一個是諸葛神侯這位身兼十八萬御林軍總教頭的老太傅偏生沒有隨意出入宮闈的恩旨,
那位經略數十年、堪稱權傾朝野,卻始終難在御林軍中大展拳腳的「傅宗書」,反而早些年就得了皇帝許他隨時進宮的特權;
又一個,皇帝身邊最允許出入無忌的兩人,米有橋和傅宗書,無論是顧惜朝故鄉的,還是如今小顧這邊的同位體,又都是對皇帝異變最接受良好的。
也不知道趙佶會不會後悔、又有沒有機會後悔。
但對於喜飛二人來說,確實是非常方便的。
可憐諸葛神侯,竟是給這些人,內外勾結著,足足隱瞞了半年之久!
半年之後,諸葛神侯開始覺察皇帝異常,恰好小鐵總算從喜飛組的魔爪下逃脫了,也帶回了那兩隻的一些情報,兩相結合,諸葛神侯確認皇帝異常的緣故倒是比他的同位體快許多——
奈何那時候,先是皇莊試種的良種已經收了第一茬,產量頗喜人,且聽說其中部分耐旱、耐澇……之類適應特殊極端環境的品種,有相應環境反能增產的,有不能增產卻也至少不會明顯減產的……
單這一點,諸葛神侯就不捨得對喜飛組用那雷霆手段,更何況還有水泥在水利方面的效果也是喜人,而後不等諸葛神侯施展手段懷柔喜飛組,金國又來神助攻——
在戰爭裡頭,喜飛組的手段就更驚人了,水泥基建在守城方面的好處僅僅只是其中一點,這些年顧惜朝奉「天子守國門」的經驗、白飛飛打得周邊諸國將他奉為止小兒夜啼良方的威名更不是白得的,雖說因為保密計,生產的武器不及雙九當日迅速,但北伐不足、守城已是有餘了。
金國退兵之後,諸葛神侯看看喜飛組對戰後重建色色妥當的做派,又看看良種在各地推廣的守成等等,到底一聲長嘆。
若為個人、家族、師門計,諸葛神侯斷是個不肯有負大節的。
偏偏當此內憂外患之時,為天下黎庶……
到底遲疑了。
顧惜朝那貨又極擅把握時機、謀劃人心,估摸著諸葛神侯最是猶豫、又恰是神侯府諸人比較齊全的時候,他大大方方上門來了。
賓主落定,顧惜朝渾然沒有孤身一個深入敵對陣營、隨時可能引發群毆的危機感,一張嘴就直截了當承認了他對趙佶的操縱:
「不只趙佶,諸皇子、皇孫,也各有應對。」
諸葛神侯尚且糾結猶豫,顧惜朝已經坦坦蕩蕩揭了蓋。
說完,也不管堂上諸人神色各異,顧惜朝自顧自叨叨了起來。
先是自問,皇帝這般一家子都由人操縱時當如何?皇帝不受人操縱但自身昏聵又如何?
而後自答,少不得是真正樹立法律權威、不僅以之約束黎庶、連帶皇帝公卿接受管束那一套,連帶天子守國門等等,顧惜朝歷經四朝、事實驗證過確實好用的體制,也一一聯繫史書教訓,引經據典著侃侃一番。
顧惜朝那一套都是曾經叫神侯府上至諸葛神侯、下至冷血等人的同位體,甘心舍了大節、和光同塵的,如今用來說服眼前諸位,雖他們皆不知曉顧惜朝暢想的都是他自己切身經歷證明成功了的,可顧惜朝那麼自信,諸葛神侯手邊的各良種收穫、守城戰損、戰後安置等等數據,也初步證明了前景可期……
同位體的相似性實在太高了。
顧惜朝能憑著對傅宗書米有橋等人的了解,算計這兒的傅、米等人,謀算起神侯府這群真正苟利國家生死以的,更是得心應手。
——只要給他們挑明了國家百姓與一家一姓皇朝之間的差異,毫無疑問,諸葛神侯也是個寧可自己背負愧對先帝污點,都要選擇國家百姓的。
——真正大義大忠之人,無不如是。
——只是許多忠義之士都叫人將君國百姓思維糊弄久了,沒個當頭棒喝的,獨自撥不開迷霧罷了。
——如今顧惜朝就成了給神侯府眾撥迷霧的那個人。
雲破大日現,霧散四海清。
像神侯府那干人,真看破了天子虛影之後,在很多事情上,甚至比顧惜朝更積極、也更激進。
這個同位體世界的君主立憲正式成立時間,居然是比顧惜朝的故鄉還要早上數載。
明明開始的時間應是遲了幾年的。
甚至雙九一征擊潰的金國,於此間尤是強敵。
偏偏君主立憲一事,又是那麼地眾志一心、水到渠成。
也是怪事。
更怪的是,居然連趙佶,最終也都成了君主立憲的擁躉。
不過那時候喜飛二人已經結束了他們這一場似夢似幻的旅程,於是也就沒有人有手段也有想法,去趙佶腦子裡頭挖掘出更深層次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