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頁
何潘仁輕輕地笑了一聲。
凌雲詫異地轉頭看去,正對上他滿是笑意的雙眸:「阿雲,我早就說過,你最大的短處就是愛把所有的事都扛在自己身上,覺得所有的人都該由你來護衛妥當;這些日子你好容易輕鬆了些,如今怎麼又鑽起了牛角尖?」
不等凌雲反駁,他對著前頭的隊伍輕輕揚了揚下巴:「你是覺得,他們不得用,處境艱難,是因為你的緣故?是你對不住他們?」
凌雲默然點了點頭,何潘仁笑著嘆氣:「那你平心而論,他們若是沒有跟著你,如今又會是什麼處境?你家二弟四弟會不會用他們?他們的處境是不是一定比現在強?」
凌雲思量片刻,發現答案其實很明顯:不一定。向氏兄弟若是沒有跟著她,大概最後也會被世民收編,就像長安城外的其他山寨一樣;但以他們的兵力,以他們的出身、本事和性情,多半照樣不會得到重用,就連獨當一面的機會都未必能有……
想到這裡,她不由得又嘆了口氣:「可若不是我撒手走了,他們如今也不會這麼進退兩難。」
何潘仁搖了搖頭:「不能這麼說,他們會落到如此境地,不是因為你,而是因為你家四郎,他實在是……」他頓了頓,到底忍住了那句「小肚雞腸,難當大任」,只是嘆道,「你父兄們大概也沒料到,經過這麼些事,他居然還是沒什麼長進。」
凌雲無言以對。她自然聽得出何潘仁是嘴下留情了,四郎豈止是沒有長進,他簡直是愈發胡鬧了,軍需糧餉也是能拿來賭氣的麼?但不管怎樣,他姓李,他是自己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他做錯了事,自己總不能……
她還沒想好該怎麼?答,何潘仁突然伸手一指前面:「阿雲你看,太行的梅花開了。」
此時山道已轉入兩山之間,兩邊都是陡峭的黑色石壁,石壁上是層層積雪;而就在右邊峭壁的頂端,竟然斜斜地生出了一樹紅梅,顏色殷紅如血,姿態恣意不馴,在黑岩白雪之間燦然盛開,艷美絕倫,宛如神跡。
凌雲自然見過各式各樣梅花,卻從未見過如此絢麗的紅梅,一時間簡直無法挪開視線。
何潘仁也抬頭凝視了許久,語氣縹緲如夢:「我聽人說過,太行的冬日漫長酷寒,梅花卻比哪裡都開得好,果然半點都沒說錯。也只有這樣的冰雪天地,才能養出這樣的好顏色。」
凌雲輕輕點頭,半晌才終於回過神來,一時都忘了自己剛才想從哪裡說起。何潘仁卻是笑微微地看了過來:「阿雲,我知道你想說什麼。」
「我知道,你一直都放心不下。」
凌雲心頭頓時怦地一跳:他真的什麼都知道!
其實早在離開江都的那一天,她的心底就生出了隱隱的擔憂;這半年多以來,她又看到了宇文化及和李密的由盛而衰,看到了王充和竇建德的穩步崛起,這份憂慮自然更沉:在這個成王敗寇的棋局中,她的父兄已經下場,他們李家已經沒有退路。
她自然希望他們最後能贏,但,萬一輸了呢?他們會不會也落到楊家那樣的下場?
她無法擺脫這個念頭,卻也從來都不敢去細想,她只能將這些心思壓在心底,直到今天,她遇到了向家兄弟,聽說了元吉的胡作非為……可是,何潘仁已經為她做了太多,她不能再耽誤他,不能讓自己的事再羈絆他的腳步!
定了定神,她看著何潘仁認真道:「我會處置好這些事,我不會改變主意。」
何潘仁也目不轉睛地看著她:「可是阿雲,我改變主意了。」
「我覺得這裡就很好,有山水,有梅花,你能在這裡陪著師傅,我能在這裡陪著你。至於別的地方,待到天下太平了,咱們再去也不遲。」
他的聲音漸漸低了下來,眼裡的笑意卻愈發璀璨奪目:
「只要咱們在一起,去哪裡都不會遲。」
作者有話要說: 嗯,還有最後一章了……
第355章 大唐平陽
武德元年轉眼已成舊曆。
新年伊始,晉陽城已下了兩場雪。
第二場雪下得並不大,稀疏的雪花飄飄灑灑了大半夜,給這座殘雪未融的城池又披上了一襲嶄新的銀袍。
再過兩日就是上元佳節,不少人家的門前已掛起了燈籠,盞盞紅燈映著絨絨白雪,正是年節里最喜慶的景象。
然而就在這一片喜慶景象中,整座晉陽城卻安靜得出奇:街道上並沒有太多的行人車馬,也聽不到商販們走動吆喝,就連最愛在雪天撒歡的孩子們都不見蹤影;唯有城門和坊市一帶還算熱鬧——就要過節了,自有不少人趕來看花燈、做買賣,進進出出之間,總算讓這座城池看起來多了幾分興旺之氣。
當然,也僅僅是看起來而已。
在最熱鬧的坊市里,大家便漸漸覺出了不對:眼見著日頭越升越高,坊市裡的人也越來越多,好些店鋪卻依然是大門緊閉,好些物件自然也沒處置辦。人群之中,到處都響起了抱怨的聲音。
一對莊戶打扮的老夫婦便是走了半個坊市也沒買齊東西,原本喜氣洋洋的面孔上漸漸露出了慌張之色。好容易瞧見前頭路口有家開張的燈燭鋪子,兩人顧不得人多擁擠,硬生生擠到了前頭,詢問店裡可有喜燭賣。
夥計忙得腳不沾地,頭也不回地答了一句:「有!最好的雕花喜燭,兩百錢一對。」
凌雲詫異地轉頭看去,正對上他滿是笑意的雙眸:「阿雲,我早就說過,你最大的短處就是愛把所有的事都扛在自己身上,覺得所有的人都該由你來護衛妥當;這些日子你好容易輕鬆了些,如今怎麼又鑽起了牛角尖?」
不等凌雲反駁,他對著前頭的隊伍輕輕揚了揚下巴:「你是覺得,他們不得用,處境艱難,是因為你的緣故?是你對不住他們?」
凌雲默然點了點頭,何潘仁笑著嘆氣:「那你平心而論,他們若是沒有跟著你,如今又會是什麼處境?你家二弟四弟會不會用他們?他們的處境是不是一定比現在強?」
凌雲思量片刻,發現答案其實很明顯:不一定。向氏兄弟若是沒有跟著她,大概最後也會被世民收編,就像長安城外的其他山寨一樣;但以他們的兵力,以他們的出身、本事和性情,多半照樣不會得到重用,就連獨當一面的機會都未必能有……
想到這裡,她不由得又嘆了口氣:「可若不是我撒手走了,他們如今也不會這麼進退兩難。」
何潘仁搖了搖頭:「不能這麼說,他們會落到如此境地,不是因為你,而是因為你家四郎,他實在是……」他頓了頓,到底忍住了那句「小肚雞腸,難當大任」,只是嘆道,「你父兄們大概也沒料到,經過這麼些事,他居然還是沒什麼長進。」
凌雲無言以對。她自然聽得出何潘仁是嘴下留情了,四郎豈止是沒有長進,他簡直是愈發胡鬧了,軍需糧餉也是能拿來賭氣的麼?但不管怎樣,他姓李,他是自己一母同胞的親兄弟,他做錯了事,自己總不能……
她還沒想好該怎麼?答,何潘仁突然伸手一指前面:「阿雲你看,太行的梅花開了。」
此時山道已轉入兩山之間,兩邊都是陡峭的黑色石壁,石壁上是層層積雪;而就在右邊峭壁的頂端,竟然斜斜地生出了一樹紅梅,顏色殷紅如血,姿態恣意不馴,在黑岩白雪之間燦然盛開,艷美絕倫,宛如神跡。
凌雲自然見過各式各樣梅花,卻從未見過如此絢麗的紅梅,一時間簡直無法挪開視線。
何潘仁也抬頭凝視了許久,語氣縹緲如夢:「我聽人說過,太行的冬日漫長酷寒,梅花卻比哪裡都開得好,果然半點都沒說錯。也只有這樣的冰雪天地,才能養出這樣的好顏色。」
凌雲輕輕點頭,半晌才終於回過神來,一時都忘了自己剛才想從哪裡說起。何潘仁卻是笑微微地看了過來:「阿雲,我知道你想說什麼。」
「我知道,你一直都放心不下。」
凌雲心頭頓時怦地一跳:他真的什麼都知道!
其實早在離開江都的那一天,她的心底就生出了隱隱的擔憂;這半年多以來,她又看到了宇文化及和李密的由盛而衰,看到了王充和竇建德的穩步崛起,這份憂慮自然更沉:在這個成王敗寇的棋局中,她的父兄已經下場,他們李家已經沒有退路。
她自然希望他們最後能贏,但,萬一輸了呢?他們會不會也落到楊家那樣的下場?
她無法擺脫這個念頭,卻也從來都不敢去細想,她只能將這些心思壓在心底,直到今天,她遇到了向家兄弟,聽說了元吉的胡作非為……可是,何潘仁已經為她做了太多,她不能再耽誤他,不能讓自己的事再羈絆他的腳步!
定了定神,她看著何潘仁認真道:「我會處置好這些事,我不會改變主意。」
何潘仁也目不轉睛地看著她:「可是阿雲,我改變主意了。」
「我覺得這裡就很好,有山水,有梅花,你能在這裡陪著師傅,我能在這裡陪著你。至於別的地方,待到天下太平了,咱們再去也不遲。」
他的聲音漸漸低了下來,眼裡的笑意卻愈發璀璨奪目:
「只要咱們在一起,去哪裡都不會遲。」
作者有話要說: 嗯,還有最後一章了……
第355章 大唐平陽
武德元年轉眼已成舊曆。
新年伊始,晉陽城已下了兩場雪。
第二場雪下得並不大,稀疏的雪花飄飄灑灑了大半夜,給這座殘雪未融的城池又披上了一襲嶄新的銀袍。
再過兩日就是上元佳節,不少人家的門前已掛起了燈籠,盞盞紅燈映著絨絨白雪,正是年節里最喜慶的景象。
然而就在這一片喜慶景象中,整座晉陽城卻安靜得出奇:街道上並沒有太多的行人車馬,也聽不到商販們走動吆喝,就連最愛在雪天撒歡的孩子們都不見蹤影;唯有城門和坊市一帶還算熱鬧——就要過節了,自有不少人趕來看花燈、做買賣,進進出出之間,總算讓這座城池看起來多了幾分興旺之氣。
當然,也僅僅是看起來而已。
在最熱鬧的坊市里,大家便漸漸覺出了不對:眼見著日頭越升越高,坊市裡的人也越來越多,好些店鋪卻依然是大門緊閉,好些物件自然也沒處置辦。人群之中,到處都響起了抱怨的聲音。
一對莊戶打扮的老夫婦便是走了半個坊市也沒買齊東西,原本喜氣洋洋的面孔上漸漸露出了慌張之色。好容易瞧見前頭路口有家開張的燈燭鋪子,兩人顧不得人多擁擠,硬生生擠到了前頭,詢問店裡可有喜燭賣。
夥計忙得腳不沾地,頭也不回地答了一句:「有!最好的雕花喜燭,兩百錢一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