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頁
強健到堅持到現在。
讓他清晰地見證了自己所有的恥辱。
太上皇的目光又僵硬地轉了回去,跟前的范伸和左相磕頭謝恩完,范伸起來了,左相卻沒起來。
左相跪在那,先是對周繹行了叩禮,再抬起頭來一臉肅然地同周繹道,「臣斗膽向陛下求證一事。」
周繹不語。
左相也沒等他開口,擅自問道,「臣想求證,文王所說一事是否屬實。」
文王所說之事有很多,件件駭人聽聞,但此時左相問出來,所有人都知道他想求證的是什麼。
朱鴛的出身一暴露,皇上的身份也跟著擺上了台面。
無論文王說的是真是假。
為了穩固朝堂,穩固民心,在走出這個屋子前,皇上必須得當著所有臣子的面,承認他並非朱鴛之子。
否則,今日在座的所有見證了這一場浩劫的人,怕是都活不成了。
左相說完,已有不少臣子開始跟著跪了過去。
周繹良久才開口道,「不知左相想向朕求證何事?」
左相抬卻是突地磕了一記響頭,趴地不起,聲音激揚地道,「陛下,地龍翻身,神石顯靈,臣以為那靈石上以偽亂真的含義,並非是民間所傳的那般,陛下霸占了旁人的江山,而是老天有眼,在給世人提醒,提醒世人們,拜錯了陛下的名號,是老天爺在等著陛下真正地歸來啊。」
左相的一番言辭說完,眾臣子皆是反應了過來,齊齊跪在了他身旁,高呼,「臣等恭迎陛下歸來。」
臣子們已經沒人去在意那理由。
只要他不是周恆就成。
然周繹卻遲遲沒有給他們答覆,眾臣子心頭漸漸地開始大亂,左相再也沒忍住,提起頭來,這回不再去問周繹,而是看向了一側的太上皇后,「韓氏一族,為我幽朝的開國功臣,百年來,無論經歷何種風雨,之所以能長盛不衰,是因為韓家人一直堅守了忠義二字,這些年來,韓家以維護了我幽朝朝堂的安穩為己任,今日朝堂有大難,太上皇后定當也記住了韓家的家訓,定會儘自己的力量,來保我幽朝平順,讓朝堂免於動亂,更是讓百姓免受戰亂之苦啊。」
左相是何意,眾人都明白。
朱鴛的身份早晚會公布於世。
沒有人會願意供奉一位娼|妓之子。
即便他是當今天子,他有天大的能力,只要眾人對他失去了信仰,都會生出反抗之心,生出動亂。
屆時,幽朝便會徹底的內亂。
不待戎國的跌騎踏進幽朝的疆土,幽朝自己便會腐朽而爛,過不了多久,長安必定會戰火不斷,民不聊生。
而如今,唯一能避免這一切災難發生的人,只有太上皇后。
只要太上皇后認了陛下在她名下。
在場之人,不會有一人提出質疑。
左相說完,大家都看著太上皇后,半晌,太上皇后從那位置上起身,走到了左相和眾臣子跟前,一語未出,卻先是跪了下來。
眾臣子嚇得齊齊磕頭,聲音還未呼出來,太上皇后便朗聲而道,「這一跪,是為我自己的罪過而跪,兩年前,我以一己私心,欺瞞了世人,期滿了皇家列宗列宗,今日我為自己所犯下的過錯而懺悔,替天下還回真相。」
太上皇后看著眾臣子,眼裡含了淚,道,「當今天子,並非是周恆,而是我兒周繹,兩千前戎國一戰,太子同我兒周繹共撲戰場,太子不幸身亡,戰報送到我手上時,我並未第一時間稟報,而是為了自己的私心,想出了讓我兒頂替太子的主意,將我兒周繹送去了久財崖的藥谷,林常青的手上,讓其改變了容顏,事發後,為了保密,我再一次犯了大罪,對藥谷中人滅了口,之後我兒登基,成為了當今陛下,我本欲永世欺瞞下去,但今日為了我幽朝的安穩,我願意站出來接受懲罰,以公布我兒的真實身份。」
太上皇后咽了一下喉嚨,抬起頭,正式地公布了周繹的身份,「陛下並不是太子周恆,而是我兒周繹。」
太上皇后說完,底下又是一陣鴉雀無聲。
起初所有人都以為,太上皇后只不過是走一個過程,將陛下認在他名下,以頂替二皇子周繹。
可越聽越是不對。
直到最後,見其說辭愈發真實,眾人這才察覺出了不對,還未來得及去消化太上皇后所說之言。
底下又突地響起了一道聲音,「民女可以作證。」
眾人齊齊望去。
見只是一個婢女,均不明白她有何可以作證。
說話的人正是小啞巴。
小啞巴說完,從秦漓身後起身,徑直走到了眾臣跟前,跪在了太上皇后身後,將手裡的供詞呈於頭頂,道,「民女林寒,可以作證,陛下確實為二皇子。」小啞巴又道,「當年陛下的容顏,是我父親推骨而成,我便是林常青和寒月之女林寒。」
眾臣子一震。
左相最先反應了過來,看了太上皇后一眼後,才起身急切地從林寒手中接過了那呈詞。
屋內又是一陣安靜。
半晌,左相的目光從那呈詞上移開,抬起頭來,神情頗為激動地看向了周繹,垂下頭聲音激揚地道,「臣恭迎陛下。」
眾臣子也終於回過了神來。
陛下的身份不需要誰給,他就是周繹,是韓氏太上皇后所出的名門血統。
讓他清晰地見證了自己所有的恥辱。
太上皇的目光又僵硬地轉了回去,跟前的范伸和左相磕頭謝恩完,范伸起來了,左相卻沒起來。
左相跪在那,先是對周繹行了叩禮,再抬起頭來一臉肅然地同周繹道,「臣斗膽向陛下求證一事。」
周繹不語。
左相也沒等他開口,擅自問道,「臣想求證,文王所說一事是否屬實。」
文王所說之事有很多,件件駭人聽聞,但此時左相問出來,所有人都知道他想求證的是什麼。
朱鴛的出身一暴露,皇上的身份也跟著擺上了台面。
無論文王說的是真是假。
為了穩固朝堂,穩固民心,在走出這個屋子前,皇上必須得當著所有臣子的面,承認他並非朱鴛之子。
否則,今日在座的所有見證了這一場浩劫的人,怕是都活不成了。
左相說完,已有不少臣子開始跟著跪了過去。
周繹良久才開口道,「不知左相想向朕求證何事?」
左相抬卻是突地磕了一記響頭,趴地不起,聲音激揚地道,「陛下,地龍翻身,神石顯靈,臣以為那靈石上以偽亂真的含義,並非是民間所傳的那般,陛下霸占了旁人的江山,而是老天有眼,在給世人提醒,提醒世人們,拜錯了陛下的名號,是老天爺在等著陛下真正地歸來啊。」
左相的一番言辭說完,眾臣子皆是反應了過來,齊齊跪在了他身旁,高呼,「臣等恭迎陛下歸來。」
臣子們已經沒人去在意那理由。
只要他不是周恆就成。
然周繹卻遲遲沒有給他們答覆,眾臣子心頭漸漸地開始大亂,左相再也沒忍住,提起頭來,這回不再去問周繹,而是看向了一側的太上皇后,「韓氏一族,為我幽朝的開國功臣,百年來,無論經歷何種風雨,之所以能長盛不衰,是因為韓家人一直堅守了忠義二字,這些年來,韓家以維護了我幽朝朝堂的安穩為己任,今日朝堂有大難,太上皇后定當也記住了韓家的家訓,定會儘自己的力量,來保我幽朝平順,讓朝堂免於動亂,更是讓百姓免受戰亂之苦啊。」
左相是何意,眾人都明白。
朱鴛的身份早晚會公布於世。
沒有人會願意供奉一位娼|妓之子。
即便他是當今天子,他有天大的能力,只要眾人對他失去了信仰,都會生出反抗之心,生出動亂。
屆時,幽朝便會徹底的內亂。
不待戎國的跌騎踏進幽朝的疆土,幽朝自己便會腐朽而爛,過不了多久,長安必定會戰火不斷,民不聊生。
而如今,唯一能避免這一切災難發生的人,只有太上皇后。
只要太上皇后認了陛下在她名下。
在場之人,不會有一人提出質疑。
左相說完,大家都看著太上皇后,半晌,太上皇后從那位置上起身,走到了左相和眾臣子跟前,一語未出,卻先是跪了下來。
眾臣子嚇得齊齊磕頭,聲音還未呼出來,太上皇后便朗聲而道,「這一跪,是為我自己的罪過而跪,兩年前,我以一己私心,欺瞞了世人,期滿了皇家列宗列宗,今日我為自己所犯下的過錯而懺悔,替天下還回真相。」
太上皇后看著眾臣子,眼裡含了淚,道,「當今天子,並非是周恆,而是我兒周繹,兩千前戎國一戰,太子同我兒周繹共撲戰場,太子不幸身亡,戰報送到我手上時,我並未第一時間稟報,而是為了自己的私心,想出了讓我兒頂替太子的主意,將我兒周繹送去了久財崖的藥谷,林常青的手上,讓其改變了容顏,事發後,為了保密,我再一次犯了大罪,對藥谷中人滅了口,之後我兒登基,成為了當今陛下,我本欲永世欺瞞下去,但今日為了我幽朝的安穩,我願意站出來接受懲罰,以公布我兒的真實身份。」
太上皇后咽了一下喉嚨,抬起頭,正式地公布了周繹的身份,「陛下並不是太子周恆,而是我兒周繹。」
太上皇后說完,底下又是一陣鴉雀無聲。
起初所有人都以為,太上皇后只不過是走一個過程,將陛下認在他名下,以頂替二皇子周繹。
可越聽越是不對。
直到最後,見其說辭愈發真實,眾人這才察覺出了不對,還未來得及去消化太上皇后所說之言。
底下又突地響起了一道聲音,「民女可以作證。」
眾人齊齊望去。
見只是一個婢女,均不明白她有何可以作證。
說話的人正是小啞巴。
小啞巴說完,從秦漓身後起身,徑直走到了眾臣跟前,跪在了太上皇后身後,將手裡的供詞呈於頭頂,道,「民女林寒,可以作證,陛下確實為二皇子。」小啞巴又道,「當年陛下的容顏,是我父親推骨而成,我便是林常青和寒月之女林寒。」
眾臣子一震。
左相最先反應了過來,看了太上皇后一眼後,才起身急切地從林寒手中接過了那呈詞。
屋內又是一陣安靜。
半晌,左相的目光從那呈詞上移開,抬起頭來,神情頗為激動地看向了周繹,垂下頭聲音激揚地道,「臣恭迎陛下。」
眾臣子也終於回過了神來。
陛下的身份不需要誰給,他就是周繹,是韓氏太上皇后所出的名門血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