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如今只是反了過來。
曾經那喜歡的人成了他心頭刺。
而曾經他不管不顧,極力打壓之人,如今卻成了他無法彌補的遺憾。
**
等一切都交代好了,太上皇突地就想出去走走。
王公公陪著他。
太上皇坐在攆橋上,將沿途的幾個宮殿都看了一遍。
紅牆琉璃瓦,威嚴依舊。
這裡所有的一切,都曾是他機關算盡,費盡心血,奪來的地盤。
可如今他老了。
該退了。
那攆橋圍著皇宮,繞了一個大圈,眼瞧著那日頭快要落西,王公公提醒了一句,「天色不早了,太上皇身子還未好,吹不得風。」
這皇宮占了大半個長安城,哪裡能一時半會兒,就能瞧完。
太上皇卻沒應。
王公公正欲再開口,卻聽太上皇道,「去福寧殿看看。」
王公公愣在了那。
上回太上皇是什麼時候去過福寧殿,王公公已經記不起來了,但能確定太上皇那時還年輕,如此算起來,少說也有十幾年了吧。
如今突然要進去。
王公公想了想,倒是能理解了。
身邊的人,不斷地再生著變數,唯獨就只有這福寧殿沒變。
當年太上皇后嫁進宮中,第二年太上皇便登基,之後便許給了她這處福寧殿,一直到現在,太上皇后都沒挪過地。
太上皇倒是還認得這條路。
福寧殿門前的宮女突地見那甬道里來了一頂攆橋,起初還以為是皇上,細看了幾回,卻又不像。
待走的近了,那宮女才確定是太上皇,臉上閃過幾絲訝異後,不敢有半分耽擱,忙地進去稟報,「太上皇后,太上皇來了。」
太上皇后正坐在那看王嬤嬤煮茶。
聽到那宮女的稟報,王嬤嬤也是一驚,抬頭便看向了太上皇后。
太上皇后的神色卻極為平靜,只有王嬤嬤看出了她眼裡的諷刺,「來了就來了,有何大驚小怪。」
這時候,他不來才奇怪。
太上皇下了攆橋,王公公攙扶著他進去,福寧殿內的草木擺設,還是二十幾年前的模樣,但對於太上皇來說,卻很陌生。
他總共進來的次數,一個巴掌都能數得清。
進去時,太上皇到底是知道辜負了他們母子太多,揣著幾分心虛。
本沒臉再來,可臨走之前,卻又沒忍住,還是想進來看一眼。
本以為太上皇后怎麼著也會酸上他幾句。
到了裡頭,卻是瞧見了一張溫和的笑臉,「天色都這麼晚了,太上皇身子又不好,有什麼事喚一聲臣妾便是,何必跑一趟。」
太上皇神色有幾分不自在,「剛好順路,便想進來看看。」
太上皇后並未在意。
待兩人進屋坐了下來,王公公和王嬤嬤才齊齊退下。
太上皇的目光在殿內掃了一圈後,便放在了太上皇后的身上。
見其臉色平靜,並無半點哀怨之色,心頭突地一澀,那悔意又密密麻麻地竄了上來。
太上皇后卻沒看他,將桌上王嬤嬤剛煮好的一盞茶遞給了他,「這茶剛煮好,太上皇來的正巧。」
太上皇接過。
揭開那茶盞蓋兒,抿了一口,又緩緩地放在了木几上,半晌才鼓足勇氣,回頭看著太上皇后,「這些年你受苦了。」
太上皇后臉色並無波瀾,轉身自取了一盞茶,淺嘗了一口才道,「苦歸苦,好在熬過來了。」
太上皇見她如此,便知她也沒想再瞞著。
太上皇目光閃了閃,終是道,「多謝你保住了繹兒。」
太上皇后也沒同他兜圈子,「倒不必同我言謝,那是我兒子,我不保他我保誰。」
太上皇沒再說話。
沉默了一陣。
太上皇又才道,「我已經同他說好,明日過後,我便去南苑,再也不插手朝堂之事,那些年是我虧欠你們母子兩。」
太上皇轉過頭看著太上皇后道,「事到如今,我知道無論我再做什麼都無事於補,我倒也沒奢求你能原諒,只想在走之前,單獨來見你一面,雖說如今說什麼都晚了,但這聲抱歉,是我欠你的。」
太上皇后低頭抿了一口茶,沒說話。
太上皇見她依舊平靜。
也不知為何,心頭突地就開始發燥,「當年若不是因為我疑心韓家,我也不會那般待你,如今我才明白過來,我對你有悔......」
太上皇后這才看著他。
太上皇被她冰涼的眸子一盯,不但沒有住聲,反而是豁了出去,「當年朱鴛善用心計,回回都能握住你的把柄,我不得不懷疑你,正因為如此,我才漸漸地對你失望,最初我也不是沒想過好好待你......」
太上皇后心口突地一陣翻湧。
又強壓了下去,打斷了他,「當年太上皇既然是懷了目的接近我,這麼多年過去了,就不該去後悔自己的決策,如今不是很好嗎,太上皇做上了你夢寐以求的皇位,我的兒子也當上了皇上,如論那過程如何,這結果我們總歸是滿意的。」
太上皇意外地看著她。
太上皇后卻是將手裡的茶盞一放,沒打算再同他說下去,「時候不早了,太上皇早些回去歇息,明日生辰,臣妾再過去怡安殿請安。」
太上皇見她如此,也沒再多說。
曾經那喜歡的人成了他心頭刺。
而曾經他不管不顧,極力打壓之人,如今卻成了他無法彌補的遺憾。
**
等一切都交代好了,太上皇突地就想出去走走。
王公公陪著他。
太上皇坐在攆橋上,將沿途的幾個宮殿都看了一遍。
紅牆琉璃瓦,威嚴依舊。
這裡所有的一切,都曾是他機關算盡,費盡心血,奪來的地盤。
可如今他老了。
該退了。
那攆橋圍著皇宮,繞了一個大圈,眼瞧著那日頭快要落西,王公公提醒了一句,「天色不早了,太上皇身子還未好,吹不得風。」
這皇宮占了大半個長安城,哪裡能一時半會兒,就能瞧完。
太上皇卻沒應。
王公公正欲再開口,卻聽太上皇道,「去福寧殿看看。」
王公公愣在了那。
上回太上皇是什麼時候去過福寧殿,王公公已經記不起來了,但能確定太上皇那時還年輕,如此算起來,少說也有十幾年了吧。
如今突然要進去。
王公公想了想,倒是能理解了。
身邊的人,不斷地再生著變數,唯獨就只有這福寧殿沒變。
當年太上皇后嫁進宮中,第二年太上皇便登基,之後便許給了她這處福寧殿,一直到現在,太上皇后都沒挪過地。
太上皇倒是還認得這條路。
福寧殿門前的宮女突地見那甬道里來了一頂攆橋,起初還以為是皇上,細看了幾回,卻又不像。
待走的近了,那宮女才確定是太上皇,臉上閃過幾絲訝異後,不敢有半分耽擱,忙地進去稟報,「太上皇后,太上皇來了。」
太上皇后正坐在那看王嬤嬤煮茶。
聽到那宮女的稟報,王嬤嬤也是一驚,抬頭便看向了太上皇后。
太上皇后的神色卻極為平靜,只有王嬤嬤看出了她眼裡的諷刺,「來了就來了,有何大驚小怪。」
這時候,他不來才奇怪。
太上皇下了攆橋,王公公攙扶著他進去,福寧殿內的草木擺設,還是二十幾年前的模樣,但對於太上皇來說,卻很陌生。
他總共進來的次數,一個巴掌都能數得清。
進去時,太上皇到底是知道辜負了他們母子太多,揣著幾分心虛。
本沒臉再來,可臨走之前,卻又沒忍住,還是想進來看一眼。
本以為太上皇后怎麼著也會酸上他幾句。
到了裡頭,卻是瞧見了一張溫和的笑臉,「天色都這麼晚了,太上皇身子又不好,有什麼事喚一聲臣妾便是,何必跑一趟。」
太上皇神色有幾分不自在,「剛好順路,便想進來看看。」
太上皇后並未在意。
待兩人進屋坐了下來,王公公和王嬤嬤才齊齊退下。
太上皇的目光在殿內掃了一圈後,便放在了太上皇后的身上。
見其臉色平靜,並無半點哀怨之色,心頭突地一澀,那悔意又密密麻麻地竄了上來。
太上皇后卻沒看他,將桌上王嬤嬤剛煮好的一盞茶遞給了他,「這茶剛煮好,太上皇來的正巧。」
太上皇接過。
揭開那茶盞蓋兒,抿了一口,又緩緩地放在了木几上,半晌才鼓足勇氣,回頭看著太上皇后,「這些年你受苦了。」
太上皇后臉色並無波瀾,轉身自取了一盞茶,淺嘗了一口才道,「苦歸苦,好在熬過來了。」
太上皇見她如此,便知她也沒想再瞞著。
太上皇目光閃了閃,終是道,「多謝你保住了繹兒。」
太上皇后也沒同他兜圈子,「倒不必同我言謝,那是我兒子,我不保他我保誰。」
太上皇沒再說話。
沉默了一陣。
太上皇又才道,「我已經同他說好,明日過後,我便去南苑,再也不插手朝堂之事,那些年是我虧欠你們母子兩。」
太上皇轉過頭看著太上皇后道,「事到如今,我知道無論我再做什麼都無事於補,我倒也沒奢求你能原諒,只想在走之前,單獨來見你一面,雖說如今說什麼都晚了,但這聲抱歉,是我欠你的。」
太上皇后低頭抿了一口茶,沒說話。
太上皇見她依舊平靜。
也不知為何,心頭突地就開始發燥,「當年若不是因為我疑心韓家,我也不會那般待你,如今我才明白過來,我對你有悔......」
太上皇后這才看著他。
太上皇被她冰涼的眸子一盯,不但沒有住聲,反而是豁了出去,「當年朱鴛善用心計,回回都能握住你的把柄,我不得不懷疑你,正因為如此,我才漸漸地對你失望,最初我也不是沒想過好好待你......」
太上皇后心口突地一陣翻湧。
又強壓了下去,打斷了他,「當年太上皇既然是懷了目的接近我,這麼多年過去了,就不該去後悔自己的決策,如今不是很好嗎,太上皇做上了你夢寐以求的皇位,我的兒子也當上了皇上,如論那過程如何,這結果我們總歸是滿意的。」
太上皇意外地看著她。
太上皇后卻是將手裡的茶盞一放,沒打算再同他說下去,「時候不早了,太上皇早些回去歇息,明日生辰,臣妾再過去怡安殿請安。」
太上皇見她如此,也沒再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