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頁
營業額做大,才會實現老闆和員工的共同富裕。
這種管理方法很新鮮,無論是作為經理的娥姐還是那些被招聘為服務員的下崗職工,工作積極性都很高。
說白了,工作為了什麼?在家躺著不好嗎?出來工作不就是為了掙錢。
店裡效益好,他們的績效工資就高,吃工作餐時,有個老大哥對甄珍說,「你這個老闆好,不開空頭支票,不打雞血,我一定好好干,為了我兒子的大學學費,必須拼了。」
「誰又不是呢?」娥姐喝了口水,「為我兒子的擇校費,我要把咱這家店當成我另一個兒子來培養。」
甄珍心裡感嘆,不知道有多少個家庭為了下一代的教育在拼命。
晚上回去,跟來大漁吃飯的陳星耀念叨這件事。看了眼在外面遛豬的寶庫,甄珍說:「寶庫將來要是學習不好,我不逼他學,他要是想學廚,我就教他廚藝,要是愛養豬,就給他弄個養豬場養豬去,不能從學習中得到樂趣,就學門可以為生的手藝。」
小陳看了眼寶庫身邊胖了一圈的小肥豬,笑著調侃,「養豬我看行。」
甄珍噗嗤笑了,現在的小香豬大部分都是普通豬與越南盆腹豬的雜交後代,就是長得慢而已,看它現在的食量,再過些天就不是寶庫遛豬,應該是豬遛寶庫。
剛要再說幾句,小陳的呼機響了,看了漢顯的內容,陳警官臉上笑容加大。
女大學生連環殺手的案子還沒徹底結束,專案組留下一部分人繼續負責這個案子,想讓殺手全部交代不是那麼容易的,研究了十多天,他們想了個辦法,請了個外援過來。
部里有個刑偵專家,同時是法制報的特約撰稿人,專門寫一些大案偵破紀實,宣傳需要,已經集結成好幾本書。現在嚴肅文學、社科類的書籍不吃香了,但這種帶點懸疑性質的破案紀實很好賣,叫嚴科的前輩在全國很有知名度。
殺手當然聽說過他,他們提出想請嚴科跟他對談,給他的案子寫本書的時候,殺手動心了。
小陳離開大漁,開車去火車站接前來支援的嚴科前輩。
老刑偵專家時間有限,當晚就開始跟殺手展開對談。
殺手對自己的真實身份依然諱莫如深,出書是實現自我價值升華的途徑,他願意談一些警方還沒掌握的死於他手中的受害者。通過他的講述,專案組又找到二十三個受害者,加上他剛開始承認的三十五個,死亡數字被核定為五十八個。
老嚴花了幾天時間跟殺手聊完,在跟專案組開會時說:「他初次作案可以追溯到八二年,但對自己最初的作案動機,他始終拒絕透露,我認為受害者數字應該再加一兩個,他的初次犯案時間也肯定早於八二年。」
路全點頭,「想要在他這取得突破太難,關鍵我們還是要找到在外地配合他寄信的那個人。」
「這個更難,信封沒指紋,信紙又是普通信紙,沒有可對比的字跡,字體也看不出什麼,京津兩個直轄市加上周邊地區,多少人我就不說了。」組長搖頭。
陳星耀一直在不停回放殺手的審訊錄音,人的口音雖然不像筆跡一樣具有獨特性,但年少的記憶影響一生,有些口語和用詞方式會泄露一些信息,但他註定要失望,殺手的普通話很標準,根本找不出語言上的漏洞。
嚴打要出成績,組長等不了那麼久,請示上級要開公審大會。很快被批准,女大學生連環失蹤案的案情躍然紙上,所有得知真相的人都驚呆了,這人內心得多扭曲,才會對那麼多年輕姑娘下手。
陳星耀沒參加公審,刑法對受害人的知情權涉獵很少,就算破案也不會書面通知受害者家屬。公審的宣傳力度不會遍及全國,於情於理應該讓那些失去親人的家屬知道他們女兒受害的真相。
肖鋒陪著小陳一起去的,從北往南,第一站去的哈市。
能想像到會面對什麼,但名叫李爽的被害姑娘的母親的反應還是讓兩個大男人差點沒承受住。
李爽的母親因為風濕行動不便,聽陳星耀說了案情,揮起拄著的拐杖要把兩人打出門外,「我閨女受不了他爸喝酒,八年沒回家,明明在外面過得好好的,你們憑什麼說我閨女死了?不回家就不回家,我只要她好好活著我就知足了,我不聽你們胡說八道,我不信,你們趕緊給我走。」
兩人出了門,站在黑洞洞的樓道口,肖鋒狠狠踢了一腳樓梯的扶欄,「陳哥,當媽哪能不知道女兒死了,她願意這麼想,只是想給自己留個念想,願意相信女兒還活在世上的某個角落,生兒育女,生老病死。」
最自欺欺人的行為就是相信死了的親人還活著,不管活在人間,還是天堂,總之就是活著。
他們一家又何嘗不是自欺欺人那一個?「走吧,去首都。」陳星耀豎起衣領,率先邁入哈市三月肆虐的狂風中。
留在省城的路全卻在周三的下午遇到了一個陌生人來訪,來者是個穿著體面的中年人,三十五六歲,確切的說他是來自首的,但有個條件,想見哥哥一面。
他叫劉通,是殺手的弟弟,殺手的真實姓名叫劉全,跟路全名同,姓不同。
劉通的出現太出人意料,路全想到劉全戲劇性的落網,難道是寶庫那小孩幸運的餘韻把人招來的?
路全請示了領導之後,滿足了劉通的要求。
這種管理方法很新鮮,無論是作為經理的娥姐還是那些被招聘為服務員的下崗職工,工作積極性都很高。
說白了,工作為了什麼?在家躺著不好嗎?出來工作不就是為了掙錢。
店裡效益好,他們的績效工資就高,吃工作餐時,有個老大哥對甄珍說,「你這個老闆好,不開空頭支票,不打雞血,我一定好好干,為了我兒子的大學學費,必須拼了。」
「誰又不是呢?」娥姐喝了口水,「為我兒子的擇校費,我要把咱這家店當成我另一個兒子來培養。」
甄珍心裡感嘆,不知道有多少個家庭為了下一代的教育在拼命。
晚上回去,跟來大漁吃飯的陳星耀念叨這件事。看了眼在外面遛豬的寶庫,甄珍說:「寶庫將來要是學習不好,我不逼他學,他要是想學廚,我就教他廚藝,要是愛養豬,就給他弄個養豬場養豬去,不能從學習中得到樂趣,就學門可以為生的手藝。」
小陳看了眼寶庫身邊胖了一圈的小肥豬,笑著調侃,「養豬我看行。」
甄珍噗嗤笑了,現在的小香豬大部分都是普通豬與越南盆腹豬的雜交後代,就是長得慢而已,看它現在的食量,再過些天就不是寶庫遛豬,應該是豬遛寶庫。
剛要再說幾句,小陳的呼機響了,看了漢顯的內容,陳警官臉上笑容加大。
女大學生連環殺手的案子還沒徹底結束,專案組留下一部分人繼續負責這個案子,想讓殺手全部交代不是那麼容易的,研究了十多天,他們想了個辦法,請了個外援過來。
部里有個刑偵專家,同時是法制報的特約撰稿人,專門寫一些大案偵破紀實,宣傳需要,已經集結成好幾本書。現在嚴肅文學、社科類的書籍不吃香了,但這種帶點懸疑性質的破案紀實很好賣,叫嚴科的前輩在全國很有知名度。
殺手當然聽說過他,他們提出想請嚴科跟他對談,給他的案子寫本書的時候,殺手動心了。
小陳離開大漁,開車去火車站接前來支援的嚴科前輩。
老刑偵專家時間有限,當晚就開始跟殺手展開對談。
殺手對自己的真實身份依然諱莫如深,出書是實現自我價值升華的途徑,他願意談一些警方還沒掌握的死於他手中的受害者。通過他的講述,專案組又找到二十三個受害者,加上他剛開始承認的三十五個,死亡數字被核定為五十八個。
老嚴花了幾天時間跟殺手聊完,在跟專案組開會時說:「他初次作案可以追溯到八二年,但對自己最初的作案動機,他始終拒絕透露,我認為受害者數字應該再加一兩個,他的初次犯案時間也肯定早於八二年。」
路全點頭,「想要在他這取得突破太難,關鍵我們還是要找到在外地配合他寄信的那個人。」
「這個更難,信封沒指紋,信紙又是普通信紙,沒有可對比的字跡,字體也看不出什麼,京津兩個直轄市加上周邊地區,多少人我就不說了。」組長搖頭。
陳星耀一直在不停回放殺手的審訊錄音,人的口音雖然不像筆跡一樣具有獨特性,但年少的記憶影響一生,有些口語和用詞方式會泄露一些信息,但他註定要失望,殺手的普通話很標準,根本找不出語言上的漏洞。
嚴打要出成績,組長等不了那麼久,請示上級要開公審大會。很快被批准,女大學生連環失蹤案的案情躍然紙上,所有得知真相的人都驚呆了,這人內心得多扭曲,才會對那麼多年輕姑娘下手。
陳星耀沒參加公審,刑法對受害人的知情權涉獵很少,就算破案也不會書面通知受害者家屬。公審的宣傳力度不會遍及全國,於情於理應該讓那些失去親人的家屬知道他們女兒受害的真相。
肖鋒陪著小陳一起去的,從北往南,第一站去的哈市。
能想像到會面對什麼,但名叫李爽的被害姑娘的母親的反應還是讓兩個大男人差點沒承受住。
李爽的母親因為風濕行動不便,聽陳星耀說了案情,揮起拄著的拐杖要把兩人打出門外,「我閨女受不了他爸喝酒,八年沒回家,明明在外面過得好好的,你們憑什麼說我閨女死了?不回家就不回家,我只要她好好活著我就知足了,我不聽你們胡說八道,我不信,你們趕緊給我走。」
兩人出了門,站在黑洞洞的樓道口,肖鋒狠狠踢了一腳樓梯的扶欄,「陳哥,當媽哪能不知道女兒死了,她願意這麼想,只是想給自己留個念想,願意相信女兒還活在世上的某個角落,生兒育女,生老病死。」
最自欺欺人的行為就是相信死了的親人還活著,不管活在人間,還是天堂,總之就是活著。
他們一家又何嘗不是自欺欺人那一個?「走吧,去首都。」陳星耀豎起衣領,率先邁入哈市三月肆虐的狂風中。
留在省城的路全卻在周三的下午遇到了一個陌生人來訪,來者是個穿著體面的中年人,三十五六歲,確切的說他是來自首的,但有個條件,想見哥哥一面。
他叫劉通,是殺手的弟弟,殺手的真實姓名叫劉全,跟路全名同,姓不同。
劉通的出現太出人意料,路全想到劉全戲劇性的落網,難道是寶庫那小孩幸運的餘韻把人招來的?
路全請示了領導之後,滿足了劉通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