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頁
以陛下的未雨綢繆之能,這些個跳樑小丑安安分分的便罷,一旦起了什么小心思,只會下場悽慘。
其實讓周王室後裔修改族譜並不難,試問一個國家領導人找上你家,無比確定的說自己是你家流落在外的子孫,你會拒絕嗎?
當然不會。周家人幾乎是沐浴焚香後才鄭重的開了祠堂,告祭了祖宗,然後修改了族譜。
蒯通的存在,除了促成此事外,便是監督著周家人別在族譜上動手腳,給周寧頭上安上什麼不得不供起來的長輩祖宗。
所以,呂家人此時才來質疑周寧的身份實在是太晚太慢了。
細看看人家族譜的筆跡,明顯有好些年頭了,再看一看材質是紙張,算一算時間,正好是紙張的價格下降,走進尋常百姓家時,周家人整理謄抄了族譜。
瞧瞧這陳舊的一氣呵成的筆墨,懷疑陛下不是周家人的,你的良心痛不痛!
圍觀百姓陷入了深深的自責,陛下對他們那麼好,他們卻懷疑陛下的身份。
再看看呂家兄弟的答卷,回答得可圈可點,其上有三重批註,說明此考卷至少經歷了三重交叉查閱,若這背後真有什麼,陛下怎麼可能放任呂家兄弟的答卷同旁的考生一樣流入朝臣手中。
所以,他們真的誤會了陛下。
圍觀的考生集體沉默下來,他們讀書識字,是這場流言中叫囂得最歡的,所以此時也是最自責難堪的。
呂家諸人看到朝廷的處置,驚出一身冷汗,滿心的後怕和慶幸。
他們明確的意識到了陛下並沒有承認他們身份、認祖歸宗的意思,所以早早便布好了局。
他們恐懼於周寧的絕情與心思縝密,慶幸於他們這次的行動足夠謹慎保守,沒有親自出面,所以他們同周寧一樣都是此次流言的受害者。
否則憑他們胡亂認親、造謠生事的罪行,陛下的懲罰再加上百姓的唾棄,只怕爵位、名聲、性命全都毀了。
呂家諸人是真的怕了,但也有真不怕的。
呂家兄弟原本想委婉的勸父親安分些,別再想著占陛下的便宜,卻被呂公惱羞成怒的吼道:「我是她父親,她本就該尊著我敬著我,是她大逆不道,反倒叫我忍氣吞聲,真是豈有此理!有本事,你叫那逆女來殺了我啊,你讓她試試,你看她敢不敢殺了她的生身父親!」
呂公篤定周寧不敢弒父,也因呂公如此篤定的態度,叫呂家諸人心中的恐懼也消散了些。
他的篤定提醒了他們,陛下明面上再如何,可實際她就是呂公是女兒,是他們的小妹,她不可能趕盡殺絕,對父親和他們做什麼。
呂家諸人放下心來,安撫了呂公,一切便好似又回到正軌,呂公讓呂澤和呂釋之想辦法安排他和周寧見面,然而沒過幾日,面沒見上,呂台因為一些錯漏被免職了。
呂大嫂帶著呂台向呂公求助,呂公皺著眉,喚來呂雉安排他和周寧見面,呂雉推說周寧最近很忙,需要等上一段時日。
然而,沒等到呂公見到周寧,呂產也因為辦公出了紕漏被免職了。
呂公覺得被拂了面子,勃然大怒,而後他喚來呂雉大罵了一頓,逼著她立時就安排他與周寧見面。
然而周寧什麼身份,他什麼身份,是他能想見便見的嗎?這要求太過無理取鬧,呂雉應下了呂公請見的要求,只是還是老話,需要時間安排。
只是,同樣的,呂公沒等到呂雉安排的見面,先等到了呂祿被免職的消息。
隨著呂公的不停鬧騰,呂台三兄弟陸陸續續都被撤職了。
呂台被撤職時,呂大嫂心中便是一驚,但還勉強自我開解只是意外,但緊跟著呂產、呂祿也被免職,呂大嫂心中便再無一點僥倖。
他們做了什麼陛下都知道,這就是陛下的警告!
可是台兒他們都還這麼年輕,好不容易考取了功名,若是因他們祖父之故,惡了陛下,那他們往後還有什麼前程。
呂公還不罷休,還是吵著要和周寧見面,在他看來,周寧只拿呂台等人的仕途警告他,便是因為怕他。
怕他?呂大嫂勾起一抹諷刺的笑意,究竟是誰怕誰,他若不怕,最初便不會只用流言相逼,他的膽氣是在一次次鬧騰後又平安無事中長起來的。
招搖生事,陛下沒有處置他,他長了三分膽氣;讓呂澤安排他與陛下見面,陛下沒有處置他,他又長了三分膽氣;及至他怒罵了呂雉,陛下也沒有處置他,他的膽氣便長到了十分。
別提呂台他們幾個被免職的事,沒有傷害到他自身的事,怎麼能算是對他的懲罰呢?
她的公公啊,一直就是這樣自私的一個人啊,呂大嫂走向廚房,去看顧今日的膳食。
呂二嫂氣得渾身發抖,公公他究竟要害多少人才罷休!她的祿兒三更起五更眠的看書,人都生生熬瘦了一圈才考下的功名,就這樣被他毀了!
呂二嫂一把掀翻丫頭遞來的燕窩,恨得眼眶都紅了。
站在門外院中的呂釋之靜靜了看了一會,嘆了一口氣,對身邊的小廝耳語了幾句,轉身離去。
不一會,小廝笑眯眯的捧了一個錦盒呈到呂二嫂面前,「侯爺知道夫人擔心郎君,特地讓小的送來上好的薰香,說是最能寧心靜氣、安眠入睡,只是不能常熏,若是常熏,」小廝頓了頓,正色提醒道:「怕是會長眠不起。」
其實讓周王室後裔修改族譜並不難,試問一個國家領導人找上你家,無比確定的說自己是你家流落在外的子孫,你會拒絕嗎?
當然不會。周家人幾乎是沐浴焚香後才鄭重的開了祠堂,告祭了祖宗,然後修改了族譜。
蒯通的存在,除了促成此事外,便是監督著周家人別在族譜上動手腳,給周寧頭上安上什麼不得不供起來的長輩祖宗。
所以,呂家人此時才來質疑周寧的身份實在是太晚太慢了。
細看看人家族譜的筆跡,明顯有好些年頭了,再看一看材質是紙張,算一算時間,正好是紙張的價格下降,走進尋常百姓家時,周家人整理謄抄了族譜。
瞧瞧這陳舊的一氣呵成的筆墨,懷疑陛下不是周家人的,你的良心痛不痛!
圍觀百姓陷入了深深的自責,陛下對他們那麼好,他們卻懷疑陛下的身份。
再看看呂家兄弟的答卷,回答得可圈可點,其上有三重批註,說明此考卷至少經歷了三重交叉查閱,若這背後真有什麼,陛下怎麼可能放任呂家兄弟的答卷同旁的考生一樣流入朝臣手中。
所以,他們真的誤會了陛下。
圍觀的考生集體沉默下來,他們讀書識字,是這場流言中叫囂得最歡的,所以此時也是最自責難堪的。
呂家諸人看到朝廷的處置,驚出一身冷汗,滿心的後怕和慶幸。
他們明確的意識到了陛下並沒有承認他們身份、認祖歸宗的意思,所以早早便布好了局。
他們恐懼於周寧的絕情與心思縝密,慶幸於他們這次的行動足夠謹慎保守,沒有親自出面,所以他們同周寧一樣都是此次流言的受害者。
否則憑他們胡亂認親、造謠生事的罪行,陛下的懲罰再加上百姓的唾棄,只怕爵位、名聲、性命全都毀了。
呂家諸人是真的怕了,但也有真不怕的。
呂家兄弟原本想委婉的勸父親安分些,別再想著占陛下的便宜,卻被呂公惱羞成怒的吼道:「我是她父親,她本就該尊著我敬著我,是她大逆不道,反倒叫我忍氣吞聲,真是豈有此理!有本事,你叫那逆女來殺了我啊,你讓她試試,你看她敢不敢殺了她的生身父親!」
呂公篤定周寧不敢弒父,也因呂公如此篤定的態度,叫呂家諸人心中的恐懼也消散了些。
他的篤定提醒了他們,陛下明面上再如何,可實際她就是呂公是女兒,是他們的小妹,她不可能趕盡殺絕,對父親和他們做什麼。
呂家諸人放下心來,安撫了呂公,一切便好似又回到正軌,呂公讓呂澤和呂釋之想辦法安排他和周寧見面,然而沒過幾日,面沒見上,呂台因為一些錯漏被免職了。
呂大嫂帶著呂台向呂公求助,呂公皺著眉,喚來呂雉安排他和周寧見面,呂雉推說周寧最近很忙,需要等上一段時日。
然而,沒等到呂公見到周寧,呂產也因為辦公出了紕漏被免職了。
呂公覺得被拂了面子,勃然大怒,而後他喚來呂雉大罵了一頓,逼著她立時就安排他與周寧見面。
然而周寧什麼身份,他什麼身份,是他能想見便見的嗎?這要求太過無理取鬧,呂雉應下了呂公請見的要求,只是還是老話,需要時間安排。
只是,同樣的,呂公沒等到呂雉安排的見面,先等到了呂祿被免職的消息。
隨著呂公的不停鬧騰,呂台三兄弟陸陸續續都被撤職了。
呂台被撤職時,呂大嫂心中便是一驚,但還勉強自我開解只是意外,但緊跟著呂產、呂祿也被免職,呂大嫂心中便再無一點僥倖。
他們做了什麼陛下都知道,這就是陛下的警告!
可是台兒他們都還這麼年輕,好不容易考取了功名,若是因他們祖父之故,惡了陛下,那他們往後還有什麼前程。
呂公還不罷休,還是吵著要和周寧見面,在他看來,周寧只拿呂台等人的仕途警告他,便是因為怕他。
怕他?呂大嫂勾起一抹諷刺的笑意,究竟是誰怕誰,他若不怕,最初便不會只用流言相逼,他的膽氣是在一次次鬧騰後又平安無事中長起來的。
招搖生事,陛下沒有處置他,他長了三分膽氣;讓呂澤安排他與陛下見面,陛下沒有處置他,他又長了三分膽氣;及至他怒罵了呂雉,陛下也沒有處置他,他的膽氣便長到了十分。
別提呂台他們幾個被免職的事,沒有傷害到他自身的事,怎麼能算是對他的懲罰呢?
她的公公啊,一直就是這樣自私的一個人啊,呂大嫂走向廚房,去看顧今日的膳食。
呂二嫂氣得渾身發抖,公公他究竟要害多少人才罷休!她的祿兒三更起五更眠的看書,人都生生熬瘦了一圈才考下的功名,就這樣被他毀了!
呂二嫂一把掀翻丫頭遞來的燕窩,恨得眼眶都紅了。
站在門外院中的呂釋之靜靜了看了一會,嘆了一口氣,對身邊的小廝耳語了幾句,轉身離去。
不一會,小廝笑眯眯的捧了一個錦盒呈到呂二嫂面前,「侯爺知道夫人擔心郎君,特地讓小的送來上好的薰香,說是最能寧心靜氣、安眠入睡,只是不能常熏,若是常熏,」小廝頓了頓,正色提醒道:「怕是會長眠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