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后可不是尋常老太太,真迷信到以夢為真。

  太后捻著佛珠:「一來,半年前哀家催著皇上立貴妃,他心裡就不太情願;二來,哀家屬意本就是嫻妃,所以才在純妃剛有孕的時候就提冊立貴妃一事,偏拖到現在,純妃又生了個六阿哥出來,哀家難道開口強著皇上立嫻妃不成?」

  孟姑姑低頭:太后娘娘對漢軍旗出身的妃子們是有一點心結的,先帝爺的齊妃李氏,貴妃年氏,都是太后曾經頭上的陰雲。因而太后格外喜歡滿洲大姓出身的姑奶奶,嫻妃娘娘穩重守矩,甚至有點剛硬的脾氣,在皇上跟前不顯好,卻很投太后的喜歡。

  此時母子兩人意見不同,倒是各退一步的好。

  孟姑姑給太后添了熱茶水:「既然娘娘順了皇上暫不立貴妃的心,怎麼不趁機跟皇上提高氏女入宮之事?」

  太后搖頭:「不過是高氏一族的庶女,皇上不會在意這些小事。」她頓了頓:「倒是貴妃,雖不甚聰慧,倒是傻人有傻福。」

  孟姑姑都忍不住笑了:不甚聰慧?貴妃的舉止在太后這個段位的人看來,都傷眼睛。

  她見太后今日心情頗好不由湊趣問道:「娘娘您說,高大人做官是做出了花的人,兩代帝王宦海沉浮愣是步步高升,可怎麼生了個女兒就……再說,貴妃位尊,一年內怎麼也能見幾回家人,高家卻也不指點她。就連這回貴妃險些失寵,高家也不管,甚至就讓一個十二歲的小姑娘進宮看了看姐姐就算了。」

  太后點著桌面:「這才是高家的聰明之處,蠢人亂動腦筋是自尋死路,不如教得乖巧天真些。還能少惹事呢。」

  高靜姝並不知道自己被大boss點名留堂,也不知道純妃的貴妃位已經飛走了,她正跟在皇后身後做點心。

  與其說是點心,不如說是饅頭。

  清宮新年供神的餅餌,是要求嬪妃親手製作的。嬪位以下的還沒資格碰,於是臘月二十五日,聚在壽康宮制糕室的,也只有連皇后在內的六人——純妃坐月子,不必來參加社會實踐。

  貴妃本體弱,高靜姝只揉了一會兒面就沒勁了。

  前世都沒幹過揉面做饅頭的事兒,誰能想到穿回古代做了貴妃,居然還得自己上陣。

  一抬頭,見太后娘娘也親自下手,老當益壯做了五十個餅餌還一點兒不覺得累,高靜姝就找到了自己奮鬥的目標:這位太后可是出了名的長壽健康,足足活到八十五呢。自己就奔著這個目標去了!

  制完餅餌,太后也沒白使喚一堆兒媳婦。留了膳不說,還不用皇后妃嬪布菜,命眾人都坐了。

  還沒開席,又特意吩咐孟姑姑親去給純妃送一道黨參烏雞湯去,說她生育六阿哥,立了大功。

  在太后這裡,是覺得純妃畢竟給自己生了孫子,結果自己還把她幾乎到手的貴妃位置給打飛了,所以願意在其餘方面給她做做臉面。

  但在其餘嬪妃看來,就完全不是這個意思了。

  見太后親口說純妃有大功,都以為今歲純妃坐定了貴妃位,嘉妃險些沒把一口銀牙咬碎。

  她抬眼看貴妃,卻見貴妃正慢條斯理興致勃勃吃麵前的一道珍珠雞,心裡就罵了無數聲蠢貨:為了個宮女都跟皇上鬧得沸反盈天的,這會子有人要跟你分貴妃寶座了,你倒是傻吃迷糊睡起來!

  怎麼是這樣的蠢貨壓在我上頭!

  嘉妃覺得整個人都不好了。

  自有消息靈通的貴人常在聽了太后的考評,連忙去奉承純妃,純妃躺在床上笑得合不攏嘴。只等著新年宴上,自己再進一步。

  其實原本高靜姝對純妃有可能上升一步是沒什麼意見,甚至隱含期待的。

  但自打臘月二十五,太后娘娘一句有功當重賞後,宮裡就變味了。

  連著三天,高靜姝都收到了小報告:不過三天而已,純妃的咸福宮竟搶了她三回東西!

  內務府是個總稱,並不是一間屋舍,其下單廣儲司就還分為銀、皮、瓷、緞、衣、茶六庫。後宮所需之物,都從廣儲司發放。

  廣儲司茶庫不單是領茶的所在,連人參等補品,甚至年節下的香紙,絲纓,絨線,顏料等物都從這裡走,所以臘月里廣儲司的茶庫簡直是忙的腳不沾地,後宮裡沒牌面的低位嬪妃,輕易不敢派人來。

  也巧了,茶庫旁邊又是南果房,於是更是熱鬧盈天,各宮宮女絡繹不絕來領東西。

  第一天是浙江來的碗口大小的蜜柑,冬日這等稀罕貨,都不是按筐發,而是按碟子:一碟子只好擺五個,皇后宮裡四碟,貴妃宮裡兩碟,三妃宮裡一碟,嬪位及以下都無。

  木槿去內務府的領的時候,依著順序送走了皇后宮裡的青杏,剛要上前,純妃宮裡的水清就擠了她一下,對負責分蜜柑的太監笑道:「我們娘娘剛誕下阿哥,口裡沒滋味就愛個酸酸甜甜的蜜柑。」然後立刻下手挑了一碟子最好的揚長而去。

  內務府的人竟奉承著讓她拿走了。

  木槿是個慎重的脾氣,並沒有當場跟純妃的人鬧起來,只是回來稟明了貴妃。又與柯姑姑和紫藤商議了一二。

  然後第二天是花房的鮮花,咸福宮的宮女照樣掐了個尖兒。

  直到今日,這第三天,咸福宮索性拿走了貴妃份例里的兩罐牛乳。

  照例,貴妃一天乳牛4頭,得乳4罐共8斤;妃日用乳牛3頭,得乳3罐共6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