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是神來之筆而是筆誤。

  於是她在心裡把此事記在了錯題本上,準備晚上再好好琢磨一下。

  皇上見她變得蔫蔫的,心道:朕這一回對貴妃嚴厲,還是有些用處的,從前她想要什麼,哪怕朕不依,她也要拉著朕不撒手橫豎求了來,今日朕一駁回,她就怕的不敢說話,可見是吃了教訓。

  於是語氣柔和道:「皇后宮裡的嬤嬤是不成,也都有定數,又不是個果子點心的,給你就給你了。朕叫內務府撥一個老成的嬤嬤給你。」

  高靜姝點頭表示順從。

  然而仍忍不住用羨慕的語氣再三表揚了皇后宮裡的范兒。又想起自己新列的規矩條款,忍不住嘆道:「臣妾原本是佩服欽羨娘娘宮裡的人規矩好,想著請來就能用。皇上給的內務府的人,臣妾還得先教她呢。」

  皇上並不知高靜姝自己列了些新規矩,只是震驚於貴妃的大言不慚:內務府的嬤嬤多年調教小宮女,只怕宮裡沒有比她們更熟悉宮規和罰人的了,貴妃竟還看不上。

  就你鍾粹宮的規矩,還配教人?

  高靜姝發愁,皇上更愁:愛妃總算開始有心上進,難得走的還是正路,但總是犯傻這可如何是好。

  兩個人對坐各愁各的,靜了片刻。

  「罷了,還是朕給你個人使喚吧。」

  高靜姝立刻答應下來:對啊怎麼忘了皇上,可見自己跟貴妃不同,貴妃要什麼都直接找自己的夫君,可在自己心裡,皇上是陰晴不定的上司,根本不想主動討要。

  皇上不禁一笑:可見貴妃著實坦蕩,後宮裡誰願意要個別的人來監視窺探,可見貴妃無不可對人言的陰私。

  皇后賢,貴妃誠,皇上心裡滿意起來,覺得自己的後宮是和諧的大家庭。

  高靜姝雖風寒已愈,但身體仍然極弱,所以並未掛上綠頭牌。

  於是皇上也並未久留,坐坐起身就走了。

  高靜姝很鬆了一口氣。

  倒是紫藤怕她難過,連忙勸她:「娘娘養好了身子,以後伴駕的日子多著呢,林太醫說了,且得再將養十天半個月,娘娘別急,先顧著身子骨最要緊。」

  高靜姝從善如流:放心,我一點兒也不急。

  養心殿。

  喜塔臘女官搓著手回到茶房,正蹲在地上撥茶爐的小宮女連忙替她倒了滾滾的熱茶:「姑姑的手爐怎麼不見了?」然後殷勤地給自己的銅手爐包上手帕遞過去道:「姑姑別嫌棄,這帕子是簇新的,您拿著暖暖手。」

  喜塔臘喝了半杯熱茶,正巧陳女官也打帘子進來,兩人一對臉就笑了。

  「柯姑姑臉拉的有那麼長。」喜塔臘比劃了一下:「方才我去幫著姑姑收拾行囊,她老人家眼淚哭濕了三條帕子!因著她要搬走,手爐也熄了炭收了起來,這不還將我的手爐暫時奪了去用。」喜塔臘說到這兒笑了起來:「我只不敢說:姑姑搶我的作甚,到了鍾粹宮,貴妃必要賞好的哩!」

  陳婉儀掌不住笑了:「你總算沒說出口,萬一將她老人家氣個好歹可如何好?」

  她們口中的柯姑姑,就是被皇上點中,準備打包送去給貴妃的那位。

  也怨不得她老人家哭,養心殿的差事是紫禁城第一等的差事,誰見了她們不是點頭哈腰,連太后皇后宮裡的也不例外,如今她驟然掉到貴妃身邊,輪到她去給人點頭哈腰,她自然要哭。

  養心殿女官幾年一換,每一屆都要在連柯姑姑在內的「四大嬤嬤」手底下受教。喜塔臘當年就是柯姑姑手把手教出來的,自然要幫著收拾送行。

  陳女官等人平素也受她的管,聽聞此信也感慨:「養心殿的四位老姑姑里,只有她是真正侍奉過先帝爺的,先帝爺規矩大,御前嚴的很,一脈相承下來,柯姑姑可是養心殿規矩最厲害的,咱們誰沒吃過罰,那是舉止丁點兒不能錯的。」

  說到這兒,兩人對視的眼裡又不約而同鬆口氣。

  死道友不死貧道,從此後被柯姑姑折磨的就是鍾粹宮的宮女了!

  雖然她們也很心疼柯姑姑飛來橫禍,但既然是皇上的聖旨,那必是聖明的。哪怕柯姑姑背地裡哭出三缸眼淚,也得去磕頭謝恩,在皇上跟前『歡天喜地』地遷徙到鍾粹宮。

  第21章 處罰

  喜塔臘女官與陳婉儀正在哀嘆柯姑姑的遭遇,一個穿著青灰色棉坎肩,凍得臉紅紅的小宮女跑過來:「柯大姑姑從萬歲爺處謝恩出來了。」

  喜塔臘將案上一碟子炸白糖糕塞給她,摸摸她的頭:「凍壞了吧,坐在這兒吃吧。」

  然後和陳女官兩個一併去送柯姑姑。

  這一送不免納罕起來:柯姑姑雖然說不上高興,但整個人已然沒了那種被發配鍾粹宮的頹喪和痛不欲生,居然平平靜靜地走了,還給兩人留了幾句話。

  方才柯姑姑謝恩的時候,皇上著實囑咐她照看貴妃來著。既如此,柯姑姑就明白過來,皇上不是厭了貴妃,撥個人監管她,而是真的要選個厲害的去幫著貴妃整治鍾粹宮。

  見自己不是被掃地出門,而是被皇上委以任務,柯姑姑就振作了精神。

  養心殿的女官們雖是宮女,卻也是家裡做官出身最好的那批,才得了這個差事,身上帶著女官品級,若是皇上不收用,過了二十五出宮嫁人,也有前途。所以跟養心殿的太監們利益不衝突,彼此照應著,消息也互通有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