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純妃當場敗走:貴妃可以不要顏面,因為她一貫就是沒腦子的典範,就沒有過名聲。
可純妃不行,純妃在皇上跟前一向是溫慧秉心,柔順謙恭的妃子,哪怕她豁出去臉面不要,跟貴妃掰扯贏了,也不會有半毛錢好處,在旁人眼裡,她只會被當做跟貴妃一樣『蠢』!她還有兒子呢,為了兒子她也得有個好名兒。
純妃自有孕以來,逐漸發熱膨脹的腦子,終於在臨盆前一個月,被貴妃一盆冷水澆了個透心涼。
乾隆是個精力極旺盛的皇帝,在性格上兼具他祖父康熙的記憶強悍、察察為明與其父雍正的錙銖必較、喜好微操。
去歲過年期間,他就曾閒著無聊翻閱工部的奏摺算數玩,結果被他算出工部多預支了幾百兩銀子。工部還想著抵賴,只說預支有用,結果惹惱了乾隆,直接查了幾年的檔,發現只有預支,沒有辦事。過年期間當場發飆罰了十來個工部官員。
由此便可見他精力旺盛心思細密。
不單是朝政,後宮的事兒,乾隆也是極為關心的,甚至年下奉給太后的果盤怎麼擺他都會親自垂問。
昨日他擬定貴妃禮制,自然料定今日長春宮請安不會太平,因而早起特意點了李玉一句。
果然李玉來匯報情況了。
只見李玉白胖的一張臉皺成一個包子,吭哧了一下沒說出話來。皇上看到他這樣兒就腿癢:「回話不要吞吞吐吐!」
「回皇上,長春宮請安鬧起來了。」
皇上輕輕一嘆:空餘的貴妃位虛懸九年,太后前兩年還親自開口問過此事,皇上以三妃資歷都不足擋了回去。可也不能一味拖下去。
如今要立第二位貴妃,想必她心裡不好受吧。
耳朵里就聽李玉繼續回話:「純妃娘娘哭著走了。」
「她果然哭了……等等,誰哭了?純妃?」
皇上難得露出了一點驚容。
第18章 清人
李玉覺得為難極了,他畢竟沒戳在長春宮,哪裡能事無巨細的回稟萬歲爺。
葡萄就是這時候到的。在李玉眼裡,她比及時雨宋江還要及時。
皇上素來信重皇后,見她派了葡萄來回稟此事,就省了聽李玉的回話,只是半閉著眼聽葡萄復盤了今日請安的整個過程。
聽完後,皇上先問道:「純妃無礙吧。」
葡萄畢恭畢敬垂首:「皇后娘娘命太醫院院正夏太醫去看顧了。純妃娘娘只是略有些胸悶,龍胎無事。」
皇上漫不經心道:「無事便罷了。」仿佛根本沒聽見純妃胸悶這句話。
葡萄將頭垂的更低了。
「奴婢還有一事回稟皇上,今日請安過後,貴妃娘娘單獨留下求了皇后娘娘手諭,要請寶華殿的法師在鍾粹宮講一講佛法,重新布置小佛堂。」
皇上忽然輕笑一聲:「朕知道了。」
葡萄安靜退下。
李玉見皇上展開一本新的請安摺子,剛準備退到暖閣門外去守著,忽然聽皇上的聲音響起:「你覺得貴妃真是要聽佛法布佛堂?」
李玉憨厚道:「娘娘病了一遭,如今說不得要酬神還願。」
皇上唇邊含了饒有興致的笑:「讓人去瞧瞧。」
李玉躬身應是。
清廷極重佛教,寶華殿主供釋迦牟尼佛,雨花閣則是藏傳佛教的佛堂。
其實作為天子,所表現出來的任何信仰也只是為了教化子民,鞏固統治。大清幾代皇帝雖都做出篤信佛法的樣子,甚至康熙爺還以無量壽佛轉世自居,可除了為情所困的順治帝鬧著要出家,可沒有真讓佛法耽誤了朝政的。
然而皇上既然做出了信佛的樣子,朝野內外自然也要跟上,後宮尤甚。上至太后,下至宮人,無一不做虔誠膜拜狀。
自皇上登基來,太后每日都要撿佛米念佛經,今年更是進化到閉門吃一個月的長齋。於是後宮主位娘娘們為了緊跟組織的步伐,也人人弄個小佛堂。
旁人不知道,皇上還是知道貴妃的,抄佛經跟完任務一樣。雖說貴妃膽子小不敢不敬神佛,每回也是字跡工整,不曾偷工減料。
但也僅限於此罷了。
今日聽說她從寶華殿請大師來講佛法理佛堂,皇上就不肯信。
鍾粹宮的正殿是黃琉璃瓦歇山式頂,東西配殿則是硬山式頂,其下皆有廊柱,撐起面積不小的一條門廊,加上兩側垂花門,形成一圈抄手遊廊,下雨天都不必打傘,平日裡也可在廊下擺了桌椅或飲茶或賞花。
此時鐘粹宮正殿外的門廊下,就擺了一張大圈椅,上面鋪著厚厚的狼皮褥子。
高靜姝抱著手爐坐下的時候,庭院裡已經擠擠挨挨站滿了人:各等兒的宮女,執役太監,干粗活的蘇拉,足足有七八十人,此時像一大窩鵪鶉一樣擠在一起站著,弓背垂頭,面色惴惴。
鈴蘭是被皇上金口罰去翁山鍘草的——在這群宮人心裡,這就是被送到了翁山去死。
她是有了結局,可木槿姑姑說過,把主子伺候病了,鍾粹宮所有宮人現都是戴罪之身,等娘娘發落。
尤其是素日跟鈴蘭交好的,看著主子失寵找關係跑路的,趁著貴妃病重偷雞摸狗的,這會子心都吊在嗓子眼上。
高靜姝撥著手爐上的金紐扣,想著紫藤與木槿的話:「咱們宮中有幾個心思不純的宮女,一貫與鈴蘭走的近,打的都是一樣的主意。不過是鈴蘭蠢才被她們挑唆了來出頭。」
可純妃不行,純妃在皇上跟前一向是溫慧秉心,柔順謙恭的妃子,哪怕她豁出去臉面不要,跟貴妃掰扯贏了,也不會有半毛錢好處,在旁人眼裡,她只會被當做跟貴妃一樣『蠢』!她還有兒子呢,為了兒子她也得有個好名兒。
純妃自有孕以來,逐漸發熱膨脹的腦子,終於在臨盆前一個月,被貴妃一盆冷水澆了個透心涼。
乾隆是個精力極旺盛的皇帝,在性格上兼具他祖父康熙的記憶強悍、察察為明與其父雍正的錙銖必較、喜好微操。
去歲過年期間,他就曾閒著無聊翻閱工部的奏摺算數玩,結果被他算出工部多預支了幾百兩銀子。工部還想著抵賴,只說預支有用,結果惹惱了乾隆,直接查了幾年的檔,發現只有預支,沒有辦事。過年期間當場發飆罰了十來個工部官員。
由此便可見他精力旺盛心思細密。
不單是朝政,後宮的事兒,乾隆也是極為關心的,甚至年下奉給太后的果盤怎麼擺他都會親自垂問。
昨日他擬定貴妃禮制,自然料定今日長春宮請安不會太平,因而早起特意點了李玉一句。
果然李玉來匯報情況了。
只見李玉白胖的一張臉皺成一個包子,吭哧了一下沒說出話來。皇上看到他這樣兒就腿癢:「回話不要吞吞吐吐!」
「回皇上,長春宮請安鬧起來了。」
皇上輕輕一嘆:空餘的貴妃位虛懸九年,太后前兩年還親自開口問過此事,皇上以三妃資歷都不足擋了回去。可也不能一味拖下去。
如今要立第二位貴妃,想必她心裡不好受吧。
耳朵里就聽李玉繼續回話:「純妃娘娘哭著走了。」
「她果然哭了……等等,誰哭了?純妃?」
皇上難得露出了一點驚容。
第18章 清人
李玉覺得為難極了,他畢竟沒戳在長春宮,哪裡能事無巨細的回稟萬歲爺。
葡萄就是這時候到的。在李玉眼裡,她比及時雨宋江還要及時。
皇上素來信重皇后,見她派了葡萄來回稟此事,就省了聽李玉的回話,只是半閉著眼聽葡萄復盤了今日請安的整個過程。
聽完後,皇上先問道:「純妃無礙吧。」
葡萄畢恭畢敬垂首:「皇后娘娘命太醫院院正夏太醫去看顧了。純妃娘娘只是略有些胸悶,龍胎無事。」
皇上漫不經心道:「無事便罷了。」仿佛根本沒聽見純妃胸悶這句話。
葡萄將頭垂的更低了。
「奴婢還有一事回稟皇上,今日請安過後,貴妃娘娘單獨留下求了皇后娘娘手諭,要請寶華殿的法師在鍾粹宮講一講佛法,重新布置小佛堂。」
皇上忽然輕笑一聲:「朕知道了。」
葡萄安靜退下。
李玉見皇上展開一本新的請安摺子,剛準備退到暖閣門外去守著,忽然聽皇上的聲音響起:「你覺得貴妃真是要聽佛法布佛堂?」
李玉憨厚道:「娘娘病了一遭,如今說不得要酬神還願。」
皇上唇邊含了饒有興致的笑:「讓人去瞧瞧。」
李玉躬身應是。
清廷極重佛教,寶華殿主供釋迦牟尼佛,雨花閣則是藏傳佛教的佛堂。
其實作為天子,所表現出來的任何信仰也只是為了教化子民,鞏固統治。大清幾代皇帝雖都做出篤信佛法的樣子,甚至康熙爺還以無量壽佛轉世自居,可除了為情所困的順治帝鬧著要出家,可沒有真讓佛法耽誤了朝政的。
然而皇上既然做出了信佛的樣子,朝野內外自然也要跟上,後宮尤甚。上至太后,下至宮人,無一不做虔誠膜拜狀。
自皇上登基來,太后每日都要撿佛米念佛經,今年更是進化到閉門吃一個月的長齋。於是後宮主位娘娘們為了緊跟組織的步伐,也人人弄個小佛堂。
旁人不知道,皇上還是知道貴妃的,抄佛經跟完任務一樣。雖說貴妃膽子小不敢不敬神佛,每回也是字跡工整,不曾偷工減料。
但也僅限於此罷了。
今日聽說她從寶華殿請大師來講佛法理佛堂,皇上就不肯信。
鍾粹宮的正殿是黃琉璃瓦歇山式頂,東西配殿則是硬山式頂,其下皆有廊柱,撐起面積不小的一條門廊,加上兩側垂花門,形成一圈抄手遊廊,下雨天都不必打傘,平日裡也可在廊下擺了桌椅或飲茶或賞花。
此時鐘粹宮正殿外的門廊下,就擺了一張大圈椅,上面鋪著厚厚的狼皮褥子。
高靜姝抱著手爐坐下的時候,庭院裡已經擠擠挨挨站滿了人:各等兒的宮女,執役太監,干粗活的蘇拉,足足有七八十人,此時像一大窩鵪鶉一樣擠在一起站著,弓背垂頭,面色惴惴。
鈴蘭是被皇上金口罰去翁山鍘草的——在這群宮人心裡,這就是被送到了翁山去死。
她是有了結局,可木槿姑姑說過,把主子伺候病了,鍾粹宮所有宮人現都是戴罪之身,等娘娘發落。
尤其是素日跟鈴蘭交好的,看著主子失寵找關係跑路的,趁著貴妃病重偷雞摸狗的,這會子心都吊在嗓子眼上。
高靜姝撥著手爐上的金紐扣,想著紫藤與木槿的話:「咱們宮中有幾個心思不純的宮女,一貫與鈴蘭走的近,打的都是一樣的主意。不過是鈴蘭蠢才被她們挑唆了來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