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些答辯專家名單里沒有喬知予的學生恨不得買一串禮花炮仗放一天, 那些答辯專家名單里有喬知予的學生則是感覺自己大勢已去, 可能畢不了業。

  其實, 喬知予哪有大家想像的那麼兇殘?

  她只是提問題的時候, 提的問題比較嚴格、比較尖銳,僅此而已。

  她從沒主動讓一個學生延畢, 相反的,還給那些碩士、博士提了很多中肯的意見。

  『滅絕師太』刀子嘴豆腐心的流言很快就傳了開來。

  哪怕喬知予的要求再高,她對博士生和碩士生的要求都是不一樣的,博士生的論文主要看的是創新以及考慮問題的全面性,碩士生的論文則是看重有沒有做出一個相對完善的成果出來。

  輪到本科生的時候, 喬知予已經將自己的標準降到了底線上——只要沒明確錯誤,並且論文言之有物,就算通過。

  然而,臨床醫學三班的學生依舊惶恐, 依舊瑟瑟發抖。

  等到臨床醫學三班的學生答辯這天,一共兩位教授六位副教授做答辯專家,喬知予就是那兩位教授之一。

  看著熟悉的面孔在講台上展示一些比較簡單、基礎的東西,喬知予都予以了鼓勵的眼神,提問題的角度也相對溫和,多數學生都一辯通過了,只是之後需要修改的地方不少。

  就在大家都以為喬知予脾氣很好,只是碩士生和博士生以訛傳訛的時候,張一鶴走上了答辯台。

  答辯室里的學生的目光都變得很微妙起來。

  喬知予會怎麼做?

  喬知予看著台上的人,五官輪廓較五年前更為硬朗,聲音還是一如之前那般,嗯,臀也是一樣的翹。

  她本以為自己已經做了充足的準備,可看到這人時,心裡還是起了波瀾。

  為了不讓這些情緒干擾到自己的理智,喬知予低頭翻了一遍張一鶴的論文,是關於十二指腸潰瘍做的一些基礎分析以及臨床用藥建議,優點很明顯,思路開拓,但缺點也很明顯——邏輯不夠嚴謹。

  喬知予將自己能挑出來的問題全都挑了出來,然後便雙手環胸,閉著眼睛聽張一鶴講PPT。

  她嘗試著不看台上的人,也嘗試著忽略掉這不斷在她心中激起漣漪的聲音,只是單純地去聽那些聲音中傳出來的醫學信息。

  本科生的答辯時間很短,只有十五分鐘。

  張一鶴答辯完之後,目光在閉目養神的喬知予身上停了三秒,喉結動了動,道:「各位專家評委,我的答辯結束,請各位專家批評指正。」

  專家組的答辯主|席剛想問誰先說,就見喬知予睜開了眼,她拿過話筒,道:「我來說吧。」

  答辯室里的吃瓜群眾瞬間就騷動了起來。

  喬知予不負眾望,給吃瓜群眾表演了一番『相愛相殺』的狗血虐心戲碼。

  「張一鶴,我對你的這篇論文,相當得失望。」

  喬知予一開口,那些專家們就都懵掉了,這不是喬知予今天的狀態啊!

  答辯專家組裡有那麼兩位副教授是知道喬知予和張一鶴談過戀愛的,這會兒心中的八卦之火也跟著燒了起來,他們想看看喬知予會怎麼從這篇很優秀的論文裡挑刺。

  喬知予銳利的目光直逼張一鶴,問,「十二指腸潰瘍會導致什麼,你用藥的時候都不考慮一下嗎?一旦潰瘍穿破,腸道中的菌群進入腹腔,那就是大面積感染,你用藥性這麼烈的中藥,有考慮過後果嗎?」

  張一鶴的牙關有點抖,深呼吸數次之後,他平靜地出聲,「我有把握。」

  喬知予看著張一鶴這種泰山崩於前而不變色的態度,冷笑一聲,「你有把握?誰信!」

  「你說你有把握,有什麼證據嗎?你的這種臨床用藥方案有經過科學的臨床試驗嗎?你有精確測定過這種藥會讓病人的十二指腸腸壁變薄還是變厚嗎?」

  「有沒有把握,不是你嘴一張一合就能確定的,要看臨床數據,要用真實的病人數據來說話!你這篇論文中,可有為你的觀點提供支撐數據嗎?」

  張一鶴緊繃的肩膀垮了下來,平靜地看著喬知予,「有。」

  喬知予等的就是張一鶴的這句話,她笑著問,「是你用的那些所謂的中醫治癒案例嗎?那我再問你一個問題,你如何確定是那些藥物治好了病人,而不是病人自愈了?論文該有的基本實驗,你做了嗎?實驗組是什麼,參照組是什麼?」

  「張一鶴,我告訴你,你這篇論文提出來的觀點很好,用藥也很準,但我告訴你,你這篇論文,沒有達到一個本科生應該有的水平。本科本科,是指基本科學,你這篇論文的科學之處在哪兒?有沒有用到科學邏輯去驗證?」

  「沒有,你的論據來源於經驗主義!」

  喬知予懟了一通之後,笑著沖張一鶴說,「親,準備二辯吧。」

  張一鶴盯著喬知予看了好一會兒,出聲道:「謝謝喬教授的指導,我確實犯了主觀論斷的錯誤,也犯了經驗主義,沒有用科學的邏輯去看待問題。我想向喬教授求助,能不能由喬教授帶著我修改這篇論文,希望喬教授能夠多多指點我。」

  喬知予:「……」

  深呼吸,要微笑,要做仙女。

  兩次深呼吸後,喬知予臉上滿是得體的笑容,「自然可以。」

  答辯完她就溜,愛誰指導誰指導。

  喬知予的想法很美好,可她忽略了一點,答辯完的學生是可以離開答辯室的,答辯組的評委還需要繼續盯著下一位同學的答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