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還有那光明奶糖,東山省內一直都有畜牧業的底子,光明奶廠只要把廠子遷過來,原材料絕對不是問題,只要能夠帶動當地的地方就業率與經濟發展就可以。

  第二天,東山省的□□頂著倆黑眼圈召開了會議,定下了東山省接下來五年內的發展基調,然後就帶領一隊人馬浩浩蕩蕩往臨海市去了。

  此行,為『取經』而去!

  與東山省省委存在同樣想法的人可不在少數,一時間,好多個地方的領導都往臨海市來學習發展經驗了。

  葉知秋沒心思招待這些人,就把鍋都甩給了林國棟去扛,她去工農兵大學召開『科技論壇』去了。

  臨海市之所以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發展起來,完全是因為有她在,她為臨海市找准了發展的時機,在所有人都沒有意識到科技重要性的時候,她緊抓科技,成功地為臨海市內的所有工廠建立了技術優勢。

  可如今國-家已經注意到這一點,相信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國內會陸陸續續出現很多模仿臨海市產業鏈的地方,比如說四季養生粥可能變成五味養生粥,光明奶糖會變成光陰奶糖……創新的基礎是模仿,模仿就是傳說中的山寨。

  當山寨大軍襲來時,臨海市的產業能招架得住嗎?

  葉知秋仔細衡量過這個問題,答案是招架不住。

  既然招架不住山寨的衝擊,那最好的破局辦法就是讓山寨永遠都跟不上臨海市的節奏。

  當山寨還在做牛奶奶粉的時候,臨海市就得把羊奶奶粉做出來,或者是做出品質更好、噱頭更吸引人的牛奶奶粉,這樣才能壓住山寨,讓山寨永無出頭之日。

  同山寨的競賽就如同與過去的自己比拼長跑,只有永不停止,才能不被超越。若是停滯不前,所謂的優勢遲早會被抹平。

  葉知秋在『科技論壇』上講了《持續創新》的重要性,鼓勵工農兵大學的師生都開動腦筋積極創新,還設置了一系列的獎勵制度,鼓勵那些對生產有益的創新型科學技術及時落地。

  學術界的風聲越來越緊,縱然臨海市沒起什麼波瀾,可工農兵大學內的教員都不敢放鬆神經,整日都像是走鋼絲一樣。哪裡用得著獎勵制度?他們只想找葉知秋要一個承諾,讓葉知秋保他們全家老小平安。

  胡濱當初是拖家帶口來的臨海市,這幾年依舊有他的那些老同學寫信過來,希望他幫忙說說情,畢竟外界都知道他與葉知秋的關係很好。

  一邊是自己的同窗舊友,一邊是幫自己大忙的貴人,胡濱夾在中間兩頭難做人,只能試探著同葉知秋說。

  葉知秋是有心收下這些人的,可是又因為看不清上面的態度而不敢收,只能同胡濱說再等等形勢,再看看變化。

  葉知秋覺得,既然國-家已經鼓勵市場經濟的發展了,那應當會重視科學技術啊……可就是不知道國-家會從哪個時間點開始重視。

  總不會比歷史書中寫的那十年更長。

  有人寫信過來,希望葉知秋幫幫忙,還在信中說,如果葉知秋不幫他們這個忙,他們可能就真的走投無路了。

  葉知秋連著收了好幾封這樣的信,還從報紙上陸陸續續看到好多個高級知識分子因為不堪受辱而尋了短見的新聞,實在坐不住了,硬著頭皮寫了一封建議信,寄到了京城去。

  她在心中建議國-家重視科學技術與教育,列舉了好多條科學技術與教育的重要之處,希望引起國-家的重視。

  大約等了一個半月,國-家終於下發了文件——《關於召集各地高級知識分子及知識青年立地建設工農兵大學的通知》。

  在這份通知中,國-家明確了科學技術與人才的重要性,要求各地政-府職能部門學習『臨海模式』,積極創建完整的人才培養機制,由上山下鄉的知識青年充當小學與中學的老師,由下鄉建設的高級知識分子充當大學老師,以鄉級為單位建設小學、以縣級為單位建立中學、以省級為單位建設大專院校。

  與這份文件一同下發的,是《臨海市由地級特別行政市轉為省級直轄市》的通知,以及葉知秋與林國棟的調任書。

  夫妻倆同時拿著調任書回了家,心照不宣地看了一眼對方懷中的大信封,異口同聲地問,「你調去哪兒了?」

  葉知秋沒說話,只是盯著林國棟看,林國棟便敗下陣來,「我調去滬上市,任書記,你呢?」

  葉知秋挑挑眉,「我調去財政部,任副部。」

  林國棟的情緒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低落了下去,還長長地嘆息了一聲。

  葉知秋橫眉冷對,一手就擰住了林國棟的耳朵,「林國棟,你這是什麼態度?你是不是覺得我的行政級別比你高了,你不服氣?」

  林國棟又嘆一口氣,「哪能啊……我能有今天,百分之九十都是你的功勞,我是愁財政部在京城,我得去滬上,這距離太遠了,咱倆怕是得兩地分居,三個孩子就得過上有爹沒娘或者是有娘沒爹的日子了。」

  葉知秋對這個答案很滿意,這才鬆開擰住林國棟耳朵的手,挑眉道:「上頭的領導又不是不知道咱倆的關係,人家早就給安排好了。大概是國-家覺得我是個傻大膽,敢想敢做也敢承擔責任,讓我去東南角守國-家開放的門戶與窗口去,駐地就在滬上。」

  林國棟眼睛大亮,「真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