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大姐拎起自己手裡拎著的那兩兜東西來給高層領導看,「我兒子馬上要娶媳婦兒了,家裡不得置辦點東西麼?這要是擱在幾年前,俺們那縣城都沒個像樣的百貨大樓,現在趕上了好社會,俺們那貧困縣也被劃到了臨海市裡頭,還修了一條在地下鑽來鑽去的火車,俺們早晨出門,不到半個鐘頭就來到臨海市了,直接到便民購物中心買東西,買完之後再搭那地下鑽來鑽去的火車回到俺們縣,都不耽誤給俺家男人和孫子做飯呢!」

  高層領導點頭,心道:「難怪這兩個大姐一下子買這麼多東西,原來是家裡有晚輩要結婚,得提前置辦著。」

  他又問另外一個大姐,「您買這麼多東西,難道也是家裡有晚輩要結婚用?」

  另外一個淳樸的大姐搖頭說,「那不是,我這是買回家自己用的。家裡的小孫子饞奶粉了,非要喝,我尋思著反正也不算貴,就給他買幾桶回去,省的小孩天天鬧。我們市人民醫院的醫生前陣子下鄉義診的時候才同我們講呢,給家裡的小孩多喝牛奶,有利於長個子。」

  「原先我們不信,可到臨海區這邊一看,人家還是臨海縣的時候,縣保健站的醫生就這麼建議了,這幾年臨海區出生的娃個個都長得又白又壯,看著都喜人,我們那些地兒出生的娃看著就不如人家,得趕緊把牛奶給補上。」

  高層領導暗暗心驚。

  這淳樸的鄉下大姐都能買得起奶粉了?據他所知,京城那邊的普通老百姓也只捨得喝麥乳精。

  這臨海市究竟幹了啥?怎麼能讓全市的人口從上到下都有錢花了?

  高層領導定了定神,最後問,「兩位大姐,我冒昧地問一下,你們是什麼家庭啊,家裡人都在幹什麼工作?」

  家裡兒子要結婚的那個淳樸大姐答道:「我家裡四個兒子兩個閨女,趕上政策好,我們縣被扒拉到臨海市之後,市政-府就給開設了工人預備班,俺就把家裡的兒子和閨女都攆去工人預備班裡上學念書去了,他們四個都挺爭氣的,不僅學到了知識,還考進了工廠,成了正式工人,月月都有工資發!」

  「進工廠當工人,這可是多少人的夢想啊,鄉下的老百姓就盼著家裡能出一個進廠子裡當工人的人呢,可比種地賺得多了。俺們縣裡還搞養殖廠,俺和俺男人都在養殖廠上班,賺得雖然不如家裡的娃兒多,但也比之前種地賺得多多了,給俺兒子買結婚的東西,統共也花不了一千塊錢,全家人擼起袖子干兩個月就攢下這筆錢了,肯定犯不著在孩子結婚這種大事兒上摳摳索索丟先人的臉。」

  高層領導恍惚了一下,又去問另外一位大姐,「那這位大姐,你呢?你家裡是幹什麼的?我看你這買東西也挺大方的。」

  那位大姐說,「我們家人口沒她們家多,但我大兒和二兒都在工農兵大學念書,馬上就是技術骨幹了,一個人賺的錢能頂三個人賺的,我和家裡的老頭子也在養殖廠給養牛,賺得也不少,家裡的孫子輩兒就倆,肯定捨得給他們花錢啊,更別提現在家裡也確實不差這麼一口吃的。」

  高層領導:「……」

  目送那兩位大姐有說有笑地離去,高層領導恍惚了一會兒,問副手,「你之前了解到的那些情況中,臨海市的老百姓生活水平都這樣嗎?」

  那副手點頭,「是這樣的,臨海市這邊的老百姓生活水平確實都很高。」他又補了一句,「反正我家孩子捨不得這么喝奶粉。」

  高層領導斜了那副手一眼,道:「看來發展經濟這條路子是沒有錯的,因為我們不管走什麼路線,最終的目的都是想人民之所想,思人民之所思,為人民服務。讓老百姓過上富足的生活,這就是我們的使命。」

  「在這方面,臨海市確實走在了全國的前面。我記得臨海市之前是一個剛剛發展起來的縣轉地級市,發展一年就超過了東山省其它市,然後被東山省委給劃了十六個貧困縣進去,一年時間帶領十六個貧困縣全部脫貧……這臨海市財政局的葉知秋真是個能人。」

  「走吧,咱們先去這便民購物中心裡頭瞧一瞧,然後去財政局找那葉知秋去,好好開個會討論討論,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把臨海模式變成我們全國的發展模式。」

  「單單是臨海市內十六個貧困縣的老百姓生活富足起來,這對於臨海市財政局來說,已經足夠了,是一份相當漂亮的政績,但對於我們國-家來說,十六個貧困縣不過九牛一毛,該怎樣做才能全國所有老百姓都脫貧,過上富足的生活,這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

  不管是從首都來的高層領導還是他的副手,他們平時都鮮少會去逛百貨大樓,故而他們對百貨大樓的印象還停留在好幾年之前。

  若是在首都,幾年前的百貨大樓同現在的百貨大樓並沒有什麼兩樣,就算有了變化,那也是貨架上的東西變了一些,整棟樓是不會變的。

  可臨海市不一樣,臨海市的變化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

  原先的臨海縣百貨大樓已經變成了面向全國各大百貨大樓供貨的服貿中心,壓根不接散客的,接待的都是從外地趕來批發貨物的人,老百姓買東西都到七層樓高的便民購物中心了。

  原先置辦個年貨需要好久,為了買點肉,可能大半夜就得起來排隊,還不一定能夠買到。但現在用不著了,臨海市有專門的養殖場,養豬的,養羊的,養雞鴨鵝的……豬肉羊肉和雞蛋鴨蛋這些早就不是稀缺物了,只要有錢就能買到,絕對是足量的供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