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另外呢,博山市的貧困尾巴割掉了,周邊的四個市裡頭還都有些貧困尾巴,我們省-委選了一些,將這些與將來的臨海市相鄰的貧困縣都一併劃分到臨海市裡頭,臨海市的版圖再擴大一些,大約是現在臨海市的十七倍。」

  「臨海市也就形成了一市十六縣的宏觀格局,人口問題絕對達標了。但是這麼多人湧進來,你們的工業化成果就被稀釋了,來年繼續努力,我們省-委希望林市-長在下一年的述職報告中,還能拿出這麼漂亮的成績來。」

  林國棟:「……」

  林國棟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從會場中走出來的,他只知道有很多人在幸災樂禍地恭喜他,那些人嘴裡還說著一些類似於『十六個貧困縣能否全面脫貧就看林市-長了』、『林市-長可千萬不要讓組織失望,不要讓領導失望,不要讓老百姓失望』之類的話。

  對於省-委這種『割貧困尾巴』的行為,絕大多數市-長都挺高興的,因為距離臨海市太遠而沒把貧困尾巴遞出去割掉的人還在扼腕嘆息,為什麼這種甩鍋的好事輪不上他們。

  林國棟心裡可就沉重多了,大家都在慶幸『割貧困尾巴』,他卻像個九尾狐一樣,把別人家的貧困尾巴都接到了自己身上。

  「哎……」

  林國棟滿身淒涼地回了家,往沙發上一攤,整個人就好似被抽了筋骨一樣,臉上寫著四個字——生無可戀。

  葉知秋、葉老太和葉知文正在包餃子,葉老爹領著三個兔崽子在擺弄葉知秋新買的半導體(一種收音機),見林國棟那副表情,葉知秋問,「咋了,你是去開會還是去外面找女人了?」

  林國棟:「……!!!!」

  因為葉知秋的一句話,林國棟瞬間就成為了匯聚全家人目光的焦點。他如同被踩到尾巴一樣噌地一下站直了身子,趕緊道:「不存在的事兒!我就去泉城開了個會,然後就火急火燎地回來了,你別瞎說冤枉人!」

  「那是咋了?」葉知秋問。

  林國棟唉聲嘆氣,「省-委大概是看你的能耐太大,將臨海縣周邊的十六個縣都劃給了臨海市,現在的臨海市占了半個東山省,獨占東山省百分之九十五的貧困縣……你說我能不煩嗎?」

  「我們辛辛苦苦搞臨海市的建設,成果才剛看到,結果省-委這一招使出來,這麼多人湧入,成果一稀釋,人口指標算是達到了,還超標了不少,可工業化進程又一下子掉了下去,怕是明年開述職會的時候就得被當成是典型來批評了。」

  葉知秋:「!!!」

  她被驚訝得厲害,一下子沒控制住手勁兒,好端端一個餃子直接被她捏成了餡餅。

  將那塊『餡餅』放下,葉知秋去廚房洗掉手上的麵粉,上書房拿下東山省地圖和一隻鉛筆來,同林國棟說,「你說說是哪十六個縣,我圈出來看看,別擔心。搞一個縣是搞,搞十六個縣也是搞,沒區別。十六個縣中的每一個縣都像當初的臨海縣一樣一年內實現工業化不就可以了?」

  「正好養殖場那邊的奶牛生了不少牛犢,我們可以把養殖場拆開分布到四周去了。將正大食品廠下面的四季養生粥和奶糖廠也都拆分開,這些又不是非得釘在臨海市內搞,四季養生粥在哪兒生產都行,奶糖廠需要靠近奶站就可以,海產品廠可以沿著海岸線多布置幾個,啥問題解決不了?」

  「那些縣貧困的原因,肯定不是人懶,說不準是山地不適宜種莊稼、土壤貧瘠等等,因地制宜搞發展,都能發展起來。快同我說說,是哪十六個縣城?」

  林國棟把那劃分入臨海市轄區的十六個縣一一『認領』了,他心中無奈得厲害,卻發現葉知秋眼裡似乎在冒著光。

  「這面積可不小啊,幾乎將小半個東山省都划進來了。這可比後面那些直轄市的面積要大多了……只要能搞起來,未必建不成後世的經濟灣區!」

  第74章 治安

  東山省省-委在泉城會議上的指示, 隔天就傳到了下面的所有縣區,被劃入到臨海市的那十六個縣有喜有憂。

  喜的主要是老百姓,他們可都聽說臨海市內的老百姓日子過得特別好, 為了讓鄉下的青年也能考上工廠里的工人崗位,還特地開設了學校, 專門給農村的青年補習的, 只要好好學,考上工廠的職工不是什麼難事。

  憂的則是那些縣區的領導, 他們擔心自己跟不上臨海市的步調……現在雖然戴著一頂貧困縣的帽子,但好歹還能在自己的地盤上做主, 可要是劃入到臨海市內, 由著林國棟那位猛人干預,怕是自己頭頂的這頂帽子都得扒掉。

  他們的預感是對的, 因為葉知秋和林國棟在春節期間一直都在討論臨海市下一步的規劃。

  關於各個縣區的材料,林國棟已經收集過來了,主要是各個縣區的財政報告和行政報告。

  葉知秋對著地圖在紙上大致繪製了一份臨海市的轄區地圖,先將那些農業生產墊底兒的地區圈起來,對照著當地的行政報告去看農業生產起不來的原因。

  草多!

  草特多!

  據說是三天不割草,草就能長滿田地,這些草的存在已經影響了莊稼的長勢,再好的莊稼種進地里去, 都沒法兒從那些草中爭到養分。

  葉知秋瞅了瞅, 用比將這幾個縣區都圈了起來,在上面寫下了『林業』和『畜牧』兩個字, 同林國棟說, 「發展規劃也應當因地制宜, 這一片兒既然不適合種地, 那就沒必要種了,大力發展奶牛養殖業吧,將市區的奶牛養殖業連同奶糖廠一併遷過去,正好把臨海市的市區騰出來給之後蓋大樓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