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別看他現在管著縣財政,等臨海縣轉市的時候,領導班子肯定得換一換,起碼市財政的一把手二把手都沒他的戲,他要麼是等臨海市重新設縣設區的時候撈一個副縣長的位子,要麼是進市財政當個五把手六把手……而眼前這位卻是一把手。

  惹不起惹不起!

  郝南局長痛快地批了葉知秋遞交的經費申請書,葉知秋這才心滿意足地離開。

  葉知秋算算日子,她和京城醫學院、首都醫科大學裡的那些高材生約定的報導日期是國慶節前,還有三個月不到的時間,足夠將市人民醫院的基本設備給裝起來了,這才放下心來。

  為了採購那些醫療設備,葉知秋又跑了一趟首都,委託高淳和教授幫忙推薦一些國內很不錯的設備。

  高淳和教授試探著問葉知秋,「之前是不是有人調查你去了?」

  「嗯。」葉知秋現在心膽大了,已經不把這事兒當成一回事兒了,完全忘記自己被請去喝茶後那晝夜寢食難安的幾個月。

  高淳和教授眨眨眼,又問,「那結果怎樣?」

  葉知秋攤手,「您看到我這樣,覺得結果會差嗎?」

  高淳和教授目光閃爍,「能不能說明白點。」

  「上頭大概是默許了我這樣做,但也僅限於一縣之地,哦不對,是一市之地。我們縣馬上就要轉市了,土地規劃會變大一些,我也稍微升了個職。」

  聽到葉知秋說自己還升了個職,高淳和教授立馬就明白了。

  都能升職了,說明結果非但不壞,而且還是上上之好!

  葉知秋想到一件事,她低聲同高淳和教授說,「你們這邊的環境我感覺越來越壓抑了,如果有需要,也確確實實是立場、跟腳這些都沒問題的人的話,你可以往我那邊塞。市人民醫院空得很,目前就我和我們縣的一個醫生兩人,之後還會有年初我去各大醫學院招聘的那些,不過那些人還都沒報導去呢。」

  「如果高教授你們這邊也感覺撐不住了,可以嘗試著轉去我們那邊。」葉知秋低聲給了高淳和教授一個承諾。

  高淳和教授失笑,「你們那個地方就算再大,那能容納多少人?有你這個承諾我就安心了,你把胡濱帶去吧,上次讓他跟你去沒走成,這次一定要同你一起去。京城這邊……哎,一言難盡。我雖然在學校掛職,但基本上不過去,衛健委這邊應當不會被波及到,尤其是我們這些老骨頭,但胡濱可就說不準了。你帶他走,算是帶走一個助力,也幫我解決了一個心頭大患。」

  「行。」

  兩天後,葉知秋帶著一批設備與胡濱回到了臨海縣,縣裡的醫院還在修,她先把胡濱安頓到了招待所,然後問胡濱的打算,「醫院應該是有職工宿舍的,條件應該還行,但不足的地方是都是兩人間,你要是在醫院裡處個媳婦兒,可以申請兩個人住一間去。不過現在的房子也不貴,你可以考慮在縣城買一處。」

  「葉老師,麻煩你幫忙找找門路,我想買個落腳的地方。高教授同我說,這場風波不是三年五年能結束的,我怕我身上這層留洋的經歷會給我家裡人帶來影響,想把家裡人都接過來。」

  葉知秋忖了忖,問胡濱,「你家裡幾口人?」

  胡濱臉上有些難為情,「挺多的,因為我這留洋精力,受影響的家人挺多,可能會有二十來個,最好是買個院子,能買到的話,兩三個院子也能住得下。」

  葉知秋:「???」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舉族搬遷?

  不過臨海縣要轉市的話,人口確實是很大一道關,單靠臨海縣自己的人根本不夠,需要從周邊甚至是外地來積極吸納人口。

  「行,我給你跑房管局問問,有合適的就同你說。另外,工作問題你也得考慮考慮,臨海縣的工作崗位不少,招工考試對於本地的農民來說有點難,但我覺得對於知識分子來說算不上什麼,待遇不算差,但可能同你們之前的工資水平根本沒法兒比,做好心理準備。」

  胡濱嘿嘿笑著,「能保住正常的生活就不錯了,哪能有什麼要求?」

  將胡濱留在招待所內休息,葉知秋匆匆往家裡趕,眉頭一直都皺著,她原本不想同林國棟再打交道的,可這會兒她算是進了未來臨海市的行政班子,同林國棟低頭不見抬頭見……為了解決胡濱這一類人的問題,她決定克服心理上的難關,找林國棟談談『安居工程』的事兒。

  -------------------------------------

  林國棟因為受傷嚴重的緣故,回了鄉下老家養傷,在縣委請了假,由縣長與副縣長暫理縣內大小事務。

  他是在鄉下住著,但沒住回老林家,而是把他和葉知秋原先住過的那處院子拾掇了出來,就在屋裡躺著,到了飯點兒會有林國材過來送飯,晚上的時候林國材也會幫林國棟擰個毛巾帕子,讓林國棟簡單擦洗一下。

  兄弟倆的關係原本不算差,但也算不上好,得益於老林家一家男人都是悶葫蘆的性子,這兄弟倆一年到頭的話都說不了幾句。

  這會兒林國棟半癱在炕上,林國材與林國棟的話才多了起來。

  「三哥,你同我說說,三嫂為啥要同你離婚?」

  林國棟臉繃著,眼閉著,「因為我有些事是瞞著她做的。」

  林國材的眼一下子瞪大,「三哥,你是不是瞞著三嫂在外頭養女人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