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頁
但是呢,風老爺子是真的厭惡楚大美人這個人。
不,甚至可以說是憎恨。
一是因為最初風父就是為了這麼個玩意兒,惹上杜家楚家,讓那兩家聯手把風家給撂倒了。他自己在關押中差點就死了,風家也差點沒了。
二是楚大美人丟棄他孫女風知意,惹得他孫女不認父母不認風家,她就是罪魁禍首。
所以在風老爺子的認知里,楚大美人就是所有不幸的禍源根頭。而現在她又把他兒子迷得不知所謂,他能接受她才怪。
更何況,她現在是楚家餘孽,別說她不能生了,就算能生,生出來的孩子也毫無前途。
他接受這樣一個需要瘋狂花錢養著供著、卻什麼事都不能幹、且一無是處還需要專人伺候照顧的祖宗幹嘛?
他家的錢多得慌不成?去把仇人當祖宗伺候供養?他腦子又沒壞掉。
所以風老爺子無論如何都不鬆口同意、不肯認下這兒媳婦,風父就氣得不行,撇下老父親不顧,在外面兢兢業業地陪著照顧妻子,可謂痴情好男人了。
後來沈家那三個孩子就趁虛而入,楚大美人見勢不對,就好言相勸風父跟風老爺子服軟。
風父去了,風老爺子也慢慢接受了。然後開始慢慢照顧自己的兒子,提攜他在事業上漸漸地爬上去。
就在父子倆要和好如初的時候,沈母出獄了,開始作妖了,父子倆的關係又開始微妙地轉折了。
禍不單行的是,風父夫妻倆這幾年住在外面,吃穿住行花的都是當初楚家給楚大美人大手筆的陪嫁,花了幾年坐吃山空了。
風父那點工資,根本養不起那麼嬌貴、嬌貴到一碰就碎的楚大美人。
可他跟風老爺子的關係又開始惡化,而且風老爺子無論如何,就是咬死不接受楚大美人這個兒媳。
被逼得沒辦法的風父惱了、怨恨了、不管不顧了,開始利用手中的職權,打著風老爺子的名號暗戳戳地收賄受賄。
一開始還小心翼翼地不明顯,後來嬌養楚大美人所需要的錢越來越多、越來越急迫,膽子也就越來越大,收賄的數額也隨著越來越高,到後來毫無顧忌了。
那風父收了錢,就要給人辦事,自然會辦出很多不光明的冤假事件,漸漸地積攢出民憤。
人在官場上,不可能沒有政敵、沒有利益相衝突的人,人家早就戳戳地在一旁虎視眈眈地收集著罪證。趁著這次嚴打,一下子就把整個風家,一個高浪頭就狠狠地拍下!
這次嚴打,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做偷一分錢的小偷都會被餵花生子兒的那種。
風父那麼嚴重的貪贓枉法,根本就是死無葬身之地,還拉著整個風家陪葬,連同高高在上、功勳高得不可撼動的風老爺子一起。
風老爺子得知兒子犯下的這事,還狐假虎威地打著他的名號,一個氣不過,腦溢血癱了。
上面調查清楚,知道風老爺子是不知情的、無辜的,但也有一定的罪責。要不是他監管不力,他兒子也沒法打著他的名號貪贓枉法。
所以呢,上面念著風老爺子為國家做了那麼多貢獻、功勳赫赫的份上,又看他現在已經癱了,或許馬上就要走了,就讓他體面地退了下來,保留他最後的尊榮。
說是退休養病,實則也就是革職。
俗話說,樹倒猢猻散,這話一點都沒錯。
仗著風老爺子的庇護,這幾年混得風生水起、無限風光和榮耀的那三個孫子孫女紛紛忙不迭要跟風家撇清關係,這會正在鬧呢。
因為現在犯罪,基本上都要把其家屬給查個遍。
沈家估計自個兒不太乾淨,心虛慌了,就想撇清關係逃脫審查。
也或許,他們以為風家這是要跟十幾年前一樣,又要倒一次,不想被連累。
風知意聽完嘴角微抽,「這可真現實!這已經不是冷血無情,這是忘恩負義的白眼狼了吧?這副嘴臉,就不怕別人看得齒冷、心裡犯嘀咕?」
「可能是熟能生巧了吧?」孟西洲有些嘲諷地道,「風家第一次倒下的時候,那三個孩子的道德三觀正在形成塑造,沈家就給他們做了「好榜樣」。可能他們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是相當正確的做法。」
「畢竟,沈家那三個孩子從小到大,一直跟著沈家來來回回地跳著做牆頭草,還真的一點苦都沒吃過,一直榮華富貴著。」孟西洲是真心覺得,「風家虧欠誰,都沒有虧欠過他們仨。」
風家兩段榮光時期,明明是那三個人跑來占盡了便宜,一倒就立馬跑遠撇清關係,還表現得風家有多虧欠了他們一樣,叫得最屈、蹦得最歡。
其實就是好處拿盡了,責任卻一點都不想負。
真的是,讓人鄙夷又唾棄。
「俗話說,多行不義必自斃,他們這種為人處世能走多遠?」風知意輕嗤,「等著看吧,他們本來就是吸著風家的血養大的。沒了風家、沒了爺爺,他們屁都不是。」
本來風知意對沈家並沒有多少反感,第一次跟風家撇清關係,那可以說是政策的鍋。
畢竟,那個時候,撇清關係是大部分人的選擇。
可現在有必要嗎?
風家前前後後好歹養了他們十幾二十年,給了他們十幾二十年的榮華富貴。風父對他們的做法是有些欠妥,但那也是他們先對不起風父先。
不,甚至可以說是憎恨。
一是因為最初風父就是為了這麼個玩意兒,惹上杜家楚家,讓那兩家聯手把風家給撂倒了。他自己在關押中差點就死了,風家也差點沒了。
二是楚大美人丟棄他孫女風知意,惹得他孫女不認父母不認風家,她就是罪魁禍首。
所以在風老爺子的認知里,楚大美人就是所有不幸的禍源根頭。而現在她又把他兒子迷得不知所謂,他能接受她才怪。
更何況,她現在是楚家餘孽,別說她不能生了,就算能生,生出來的孩子也毫無前途。
他接受這樣一個需要瘋狂花錢養著供著、卻什麼事都不能幹、且一無是處還需要專人伺候照顧的祖宗幹嘛?
他家的錢多得慌不成?去把仇人當祖宗伺候供養?他腦子又沒壞掉。
所以風老爺子無論如何都不鬆口同意、不肯認下這兒媳婦,風父就氣得不行,撇下老父親不顧,在外面兢兢業業地陪著照顧妻子,可謂痴情好男人了。
後來沈家那三個孩子就趁虛而入,楚大美人見勢不對,就好言相勸風父跟風老爺子服軟。
風父去了,風老爺子也慢慢接受了。然後開始慢慢照顧自己的兒子,提攜他在事業上漸漸地爬上去。
就在父子倆要和好如初的時候,沈母出獄了,開始作妖了,父子倆的關係又開始微妙地轉折了。
禍不單行的是,風父夫妻倆這幾年住在外面,吃穿住行花的都是當初楚家給楚大美人大手筆的陪嫁,花了幾年坐吃山空了。
風父那點工資,根本養不起那麼嬌貴、嬌貴到一碰就碎的楚大美人。
可他跟風老爺子的關係又開始惡化,而且風老爺子無論如何,就是咬死不接受楚大美人這個兒媳。
被逼得沒辦法的風父惱了、怨恨了、不管不顧了,開始利用手中的職權,打著風老爺子的名號暗戳戳地收賄受賄。
一開始還小心翼翼地不明顯,後來嬌養楚大美人所需要的錢越來越多、越來越急迫,膽子也就越來越大,收賄的數額也隨著越來越高,到後來毫無顧忌了。
那風父收了錢,就要給人辦事,自然會辦出很多不光明的冤假事件,漸漸地積攢出民憤。
人在官場上,不可能沒有政敵、沒有利益相衝突的人,人家早就戳戳地在一旁虎視眈眈地收集著罪證。趁著這次嚴打,一下子就把整個風家,一個高浪頭就狠狠地拍下!
這次嚴打,是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一次,做偷一分錢的小偷都會被餵花生子兒的那種。
風父那麼嚴重的貪贓枉法,根本就是死無葬身之地,還拉著整個風家陪葬,連同高高在上、功勳高得不可撼動的風老爺子一起。
風老爺子得知兒子犯下的這事,還狐假虎威地打著他的名號,一個氣不過,腦溢血癱了。
上面調查清楚,知道風老爺子是不知情的、無辜的,但也有一定的罪責。要不是他監管不力,他兒子也沒法打著他的名號貪贓枉法。
所以呢,上面念著風老爺子為國家做了那麼多貢獻、功勳赫赫的份上,又看他現在已經癱了,或許馬上就要走了,就讓他體面地退了下來,保留他最後的尊榮。
說是退休養病,實則也就是革職。
俗話說,樹倒猢猻散,這話一點都沒錯。
仗著風老爺子的庇護,這幾年混得風生水起、無限風光和榮耀的那三個孫子孫女紛紛忙不迭要跟風家撇清關係,這會正在鬧呢。
因為現在犯罪,基本上都要把其家屬給查個遍。
沈家估計自個兒不太乾淨,心虛慌了,就想撇清關係逃脫審查。
也或許,他們以為風家這是要跟十幾年前一樣,又要倒一次,不想被連累。
風知意聽完嘴角微抽,「這可真現實!這已經不是冷血無情,這是忘恩負義的白眼狼了吧?這副嘴臉,就不怕別人看得齒冷、心裡犯嘀咕?」
「可能是熟能生巧了吧?」孟西洲有些嘲諷地道,「風家第一次倒下的時候,那三個孩子的道德三觀正在形成塑造,沈家就給他們做了「好榜樣」。可能他們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是相當正確的做法。」
「畢竟,沈家那三個孩子從小到大,一直跟著沈家來來回回地跳著做牆頭草,還真的一點苦都沒吃過,一直榮華富貴著。」孟西洲是真心覺得,「風家虧欠誰,都沒有虧欠過他們仨。」
風家兩段榮光時期,明明是那三個人跑來占盡了便宜,一倒就立馬跑遠撇清關係,還表現得風家有多虧欠了他們一樣,叫得最屈、蹦得最歡。
其實就是好處拿盡了,責任卻一點都不想負。
真的是,讓人鄙夷又唾棄。
「俗話說,多行不義必自斃,他們這種為人處世能走多遠?」風知意輕嗤,「等著看吧,他們本來就是吸著風家的血養大的。沒了風家、沒了爺爺,他們屁都不是。」
本來風知意對沈家並沒有多少反感,第一次跟風家撇清關係,那可以說是政策的鍋。
畢竟,那個時候,撇清關係是大部分人的選擇。
可現在有必要嗎?
風家前前後後好歹養了他們十幾二十年,給了他們十幾二十年的榮華富貴。風父對他們的做法是有些欠妥,但那也是他們先對不起風父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