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不要和她玩,有什麼樣的媽媽就有什麼樣的女兒。」她在廁所的隔間裡,清晰聽到她的同學的媽媽這樣教育她的同桌。
她的同桌,那個十四歲的女孩說:「是的,她整天都和男同學寫情信,而且是不同的男同學。」
汪清林在廁所里站了好久,等到她們離開了才走出去。她只是收到很多情信,並不是整天和男同學通情信,但無關的其他人,哪裡看得到全部的事實?往往只是憑藉冰山一角以及私自揣測,就成了所謂的真相了。
汪清林曾經那樣的不甘,也因此拼了命去爭取汪永華的認同,她想要成為汪永華的驕傲,成為他公開宣告的優秀出色的女兒。但汪永華從沒有給她期待中的回應。
既定身份,是一輩子都無法消除的客觀事實。
她已經在一個困局裡停留了很久,也該走出去了。汪清林看著汪永華:「爸爸,等我從公司離開,你很忙,也許我也會很忙,以後就很少能見面了。如果你有空,你也願意的話,我們可以偶爾約著吃晚餐。」想了想, 「午餐也可以。」
汪永華看著她:「看來你心意已定。」
「是的,爸爸。」
「既然如此,我不挽留你。如果,你需要資金,可以開口。」
汪清林搖搖頭,吳敏如給她錢的時候並沒有說「假如你需要錢的話」,假如他想給,他會直接給她的而無需徵詢她的意見:「好的,謝謝爸爸。」
「我有一個問題,」汪永華又點了另一根煙, 「你的離開和丁雲康有關係嗎?」
汪清林不知道汪永華為什麼在此時此刻提到丁雲康:「沒有。」
「你和丁雲康什麼關係,我是說現在。」
「同事關係,即將,連同事關係都不是。」她這麼說,或者,前事不提才是最正確的人生態度。
汪永華的眼神充滿懷疑:「他在我跟前不是這麼說的。」
汪清林的心微微地揪了一下,但只能沉默。
「你是一個成年人,得為自己的所有行為負責,包括你的感情。」汪永華提醒她, 「如果你自恃他人的喜愛,把姿態放得很高,很可能得到的結果是被別人放棄。越優秀的人,選擇越多,就越不必在一個目標上停留。」
------------------------------------------
汪清林懂汪永華的意思。說得直白一點,假如丁雲康喜歡她,她該感恩戴德,趕快接受,切不可拿腔作調。
但汪永華不懂她,也不懂丁雲康。
她和丁雲康之間,若沒有那麼多利用與被利用的心機和計謀,也許確實能像尋常男女一樣,約會,談情,說愛。幸運的話,甚至可能像任何一對世俗男女那樣,在某個突發奇想的時刻決定走入婚姻。但他們之間偏偏有過那麼多的灰暗過往--且那些消極的情感因素主要來自她。
而丁雲康,她想他對她,也遠遠談不上「喜愛」。如果有一些好感,那恐怕也是基於身體上足夠舒適的器官體驗所帶來的。丁雲康本來就漫不經心,她曾以為那是他的天性使然,直到後來,吳敏如對她耳提面命讓她抓牢丁雲康,因為他是丁鶴生的小兒子——她並不認識丁鶴生,所以特意去查了,那果然是一個稱得上人物的人--她才再一次明白,所有的漫不經心,所有的輕描淡寫,所有的滿不在乎,只因為擁有的足夠多,所以不怕失去而已。不但不怕失去,還會煩惱太多人接踵而來。汪承雅如此,丁雲康也如此。
「看得出來,丁雲康挺喜歡你。」汪永華說,並同時研究汪清林臉上任何一個表情。
汪清林對汪永華這個結論存疑:「爸爸,那我也能問你一個問題嗎?」
汪永華看著她,態度並不是反對的。
「你愛過我媽嗎?」
汪永華沒有回答這個問題。他不慣於和自己的小輩去討論他愛不愛誰的問題。
汪清林最後禮貌地和他道別,告訴他她會用一個月的時間完成工作上的交接。她從辦公室離開後,掩上了門。他看著她的背影,想到了吳敏如。吳敏如同樣有高挑纖細的身材,這一點汪清林遺傳了她的。
他一輩子有過很多女人,喜歡的,不怎麼喜歡的,時間長的,時間很短的,給了名分的,沒給名分的。吳敏如讓他愉悅過,也讓他真的惱怒過,至於愛不愛,他幾乎不去想這個問題。
也許,從嚴格意義層面來說,每個人最愛的都是自己,然後才是別人。兩個兒子,孫子,承雅,清林,至於陳冰穎和吳敏如分別該排在哪裡,他也沒想好。
他的辦公桌前面,是一大面足有10米長、和牆一樣高的書櫃,上面各種物件,記載著他事業上這麼多年的變遷史。其中一個擺件是清韻明珠立項前定下的logo。設計人是他,名字也是他起的。
清韻明珠。
------------------------------------------
吳敏如看著汪清林搬回家裡的幾個箱子。大小不一,有書有雜誌,她隨便翻了一本雜誌《樓市》 ,不甚感興趣,隨便放下:「你這是在幹什麼?」
汪清林把箱子放在玄關,暫時不打算整理:「我辭職了,公司也批了。我下個月離職,這幾天陸續搬點東西。」
這並不在吳敏如的意料之外,但突然聽到她這個決定,還是有些失神,她把臉上的面膜摘下,扔到垃圾桶里。
汪清林站著,看吳敏如,「你的錢,當是我借用了。月息百分之二,每月付息,爭取十年內還清本金。」她表情嚴肅,表示並不是在開玩笑,「可以嗎?」
她的同桌,那個十四歲的女孩說:「是的,她整天都和男同學寫情信,而且是不同的男同學。」
汪清林在廁所里站了好久,等到她們離開了才走出去。她只是收到很多情信,並不是整天和男同學通情信,但無關的其他人,哪裡看得到全部的事實?往往只是憑藉冰山一角以及私自揣測,就成了所謂的真相了。
汪清林曾經那樣的不甘,也因此拼了命去爭取汪永華的認同,她想要成為汪永華的驕傲,成為他公開宣告的優秀出色的女兒。但汪永華從沒有給她期待中的回應。
既定身份,是一輩子都無法消除的客觀事實。
她已經在一個困局裡停留了很久,也該走出去了。汪清林看著汪永華:「爸爸,等我從公司離開,你很忙,也許我也會很忙,以後就很少能見面了。如果你有空,你也願意的話,我們可以偶爾約著吃晚餐。」想了想, 「午餐也可以。」
汪永華看著她:「看來你心意已定。」
「是的,爸爸。」
「既然如此,我不挽留你。如果,你需要資金,可以開口。」
汪清林搖搖頭,吳敏如給她錢的時候並沒有說「假如你需要錢的話」,假如他想給,他會直接給她的而無需徵詢她的意見:「好的,謝謝爸爸。」
「我有一個問題,」汪永華又點了另一根煙, 「你的離開和丁雲康有關係嗎?」
汪清林不知道汪永華為什麼在此時此刻提到丁雲康:「沒有。」
「你和丁雲康什麼關係,我是說現在。」
「同事關係,即將,連同事關係都不是。」她這麼說,或者,前事不提才是最正確的人生態度。
汪永華的眼神充滿懷疑:「他在我跟前不是這麼說的。」
汪清林的心微微地揪了一下,但只能沉默。
「你是一個成年人,得為自己的所有行為負責,包括你的感情。」汪永華提醒她, 「如果你自恃他人的喜愛,把姿態放得很高,很可能得到的結果是被別人放棄。越優秀的人,選擇越多,就越不必在一個目標上停留。」
------------------------------------------
汪清林懂汪永華的意思。說得直白一點,假如丁雲康喜歡她,她該感恩戴德,趕快接受,切不可拿腔作調。
但汪永華不懂她,也不懂丁雲康。
她和丁雲康之間,若沒有那麼多利用與被利用的心機和計謀,也許確實能像尋常男女一樣,約會,談情,說愛。幸運的話,甚至可能像任何一對世俗男女那樣,在某個突發奇想的時刻決定走入婚姻。但他們之間偏偏有過那麼多的灰暗過往--且那些消極的情感因素主要來自她。
而丁雲康,她想他對她,也遠遠談不上「喜愛」。如果有一些好感,那恐怕也是基於身體上足夠舒適的器官體驗所帶來的。丁雲康本來就漫不經心,她曾以為那是他的天性使然,直到後來,吳敏如對她耳提面命讓她抓牢丁雲康,因為他是丁鶴生的小兒子——她並不認識丁鶴生,所以特意去查了,那果然是一個稱得上人物的人--她才再一次明白,所有的漫不經心,所有的輕描淡寫,所有的滿不在乎,只因為擁有的足夠多,所以不怕失去而已。不但不怕失去,還會煩惱太多人接踵而來。汪承雅如此,丁雲康也如此。
「看得出來,丁雲康挺喜歡你。」汪永華說,並同時研究汪清林臉上任何一個表情。
汪清林對汪永華這個結論存疑:「爸爸,那我也能問你一個問題嗎?」
汪永華看著她,態度並不是反對的。
「你愛過我媽嗎?」
汪永華沒有回答這個問題。他不慣於和自己的小輩去討論他愛不愛誰的問題。
汪清林最後禮貌地和他道別,告訴他她會用一個月的時間完成工作上的交接。她從辦公室離開後,掩上了門。他看著她的背影,想到了吳敏如。吳敏如同樣有高挑纖細的身材,這一點汪清林遺傳了她的。
他一輩子有過很多女人,喜歡的,不怎麼喜歡的,時間長的,時間很短的,給了名分的,沒給名分的。吳敏如讓他愉悅過,也讓他真的惱怒過,至於愛不愛,他幾乎不去想這個問題。
也許,從嚴格意義層面來說,每個人最愛的都是自己,然後才是別人。兩個兒子,孫子,承雅,清林,至於陳冰穎和吳敏如分別該排在哪裡,他也沒想好。
他的辦公桌前面,是一大面足有10米長、和牆一樣高的書櫃,上面各種物件,記載著他事業上這麼多年的變遷史。其中一個擺件是清韻明珠立項前定下的logo。設計人是他,名字也是他起的。
清韻明珠。
------------------------------------------
吳敏如看著汪清林搬回家裡的幾個箱子。大小不一,有書有雜誌,她隨便翻了一本雜誌《樓市》 ,不甚感興趣,隨便放下:「你這是在幹什麼?」
汪清林把箱子放在玄關,暫時不打算整理:「我辭職了,公司也批了。我下個月離職,這幾天陸續搬點東西。」
這並不在吳敏如的意料之外,但突然聽到她這個決定,還是有些失神,她把臉上的面膜摘下,扔到垃圾桶里。
汪清林站著,看吳敏如,「你的錢,當是我借用了。月息百分之二,每月付息,爭取十年內還清本金。」她表情嚴肅,表示並不是在開玩笑,「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