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漱鳶懶得和他周旋這些虛禮,比起宋洵,她倒是對剛剛那位脖頸後頭有紅痣的女子更感興趣。

  放眼望去,這杏崗之上杏林繁密,亂花繚眼,可算是男女幽會的好地方。這一次,宋洵和那女子幾乎腳前腳後地出現,怕不是剛剛在偷偷會面?

  漱鳶盯著他瞧了一陣,攬袖故作疑惑地放目環顧,輕描淡寫地說,「宋公子剛剛,可瞧見什麼人沒有?」

  「回公主,在下……不曾見到什麼人。」 宋洵被她看得有些心虛,說話的間隙不由得挪開些視線。

  漱鳶瞧得心裡暗暗冷笑,這宋洵撒起謊來不動如山的樣子倒是和當年如出一轍。她漫不經心地聽完,垂睫看了看手指上的蔻,「是麼?本宮難道剛剛看走眼了,怎麼瞧見一個影子往裡頭去了?」

  那宋洵聽了她的話,果然微微變了神色。

  這細微之處盡落漱鳶眼底,她心中已瞭然,轉而掛上幾分淡笑,說,「沒有最好。只是這杏崗深處樹林茂密繁雜,不熟悉的人誤入其中,難免迷了路。」

  她轉身繼續往山上的歸雲亭走,一面側首以扇掩唇,一面似是提點道,「若是宋公子有朋友在,不妨叫出來一同賞春……」

  宋洵頓了片刻,那回話忽然變得果斷起來,道,「公主多慮了。宋某沒什麼朋友在,只是一個人罷了。今日有幸碰上公主……」 說著,提衫就了跟上來,彬彬有禮道,「……在下願意陪您走走。」

  漱鳶聽著他這些殷切之言實在是覺得虛偽。還記得在他們婚姻的末期,宋洵酒後抱怨過,總以為尚公主後可仕途通達,誰知弄個有實權的官職都難,真是白白請了個神仙供著了。

  如今,宋洵眼下對自己這些奉承討好之舉,又是為哪般呢?

  她知道,她與宋洵的這場婚姻不過是成全了陛下心裡的一個結,他們成婚之後無法親近卻又吵不起來,這是婚姻里最可怕的一種。宋洵並非她的良人,他也對她不那麼喜歡,兩看兩相厭的日子裡她乏味的過著,回想起來,還不如當日堅決抗旨,也就不會有後面那些糟心之事。

  漱鳶一邊上山,一邊頻頻回首打量起宋洵,怕是上輩子他為了和那個外室女光明正大地兩情歡好,這才把自己設計在那場「醜聞」中。她死後,這兩人恐怕暗結珠胎變為登堂入室,只可惜,她還是不知那外室女到底是誰。

  從杏崗到歸雲亭的路走得格外乏味和厭煩,宋旭在她耳邊引經據典地平古論今,頗有討好之意,漱鳶甚是無趣,懶懶搖扇聽著,目光卻不由自主地漫向前方的春景。御庭院的路她閉著眼都走得熟悉,四時風景對於她來說不過是習以為常,看久了,也就多不出什麼新鮮勁頭了。這一世尚且開始,也不知是否可以有些許改變……

  正思緒胡亂著,忽然,一襲翩翩紅影從眼前閃了過去,似是要下山,漱鳶當即失神,脫口喚住他:「房相……如。」

  第3章

  房相如今日本是奉命帶宋洵入宮覲見,同陪陛下在歸雲亭賞春。可自打宋洵尋了個理由悄然退席後,許久都未回來。他恐宋洵不懂規矩衝撞了宮裡人,於是自請離席片刻欲去尋他,哪知這剛要下山,卻突然被叫住。

  他聽出那聲音帶著點兒輕浮,除了陛下,誰還敢這樣直呼他的名字,止步回身,臉上卻慢慢暖了起來,隨即鄭重環手行禮,「公主。」

  只見她將她的儀仗留在原地,獨自慢慢走了過來,如春櫻般窈窕明媚,漱鳶誤以為他要回去了,幽然問,「房相這就要走了麼?」

  房相如對她隱晦的挽留有些意外,看見宋洵跟在漱鳶身後,遲疑片刻,緩緩道,「臣還不走,一個人隨處看看罷了。」

  他說完才抬首回視她,見她的眼角似是染了淡淡的胭脂,如彤雲一般向上挑著,眉目間竟比從前見她時添了幾分嫵媚之色。他知道她一直在宮中嬌養久了,性子嬌縱點,可眼神里不該是今日這般樣子。

  房相如見她也一直盯看自己,自覺不妥,隨即垂下眼帘。

  漱鳶倒是無所謂,輕笑起來,「你們父子倆倒是有趣,竟都喜歡獨自溜躂。」

  宋洵一聽這話,連忙上前,對房相如規規矩矩地長揖,垂首道,「義父,我回來了。」

  房相如自然是奇怪宋洵為何同永陽公主一同過來,垂眼看了宋洵片刻,還是把疑惑咽了回去,對漱鳶道,「臣這義子頭一次進宮,若有唐突之處,還望公主見諒。」

  漱鳶一雙瀲瀲的眸子忍不住打量起房相如。他今日著了朝服,紅衫白鶴,袖滿團花,腰身處用玉鉤革帶緊緊束著,斜陽照在他的周身,沿著邊兒勾出了一條金線,更顯得他眉如蒼山,一身魏晉風骨,倨傲的似是不食人間煙火。

  她倒是真想知道,這人是不是真的不食人間煙火。

  「縱有唐突,若是房相出言,豈有不見諒之理。」 她柔聲說著,執扇依著他面前慢慢走過,倏地回頭盈盈一笑,對他提議,「不如你陪我走走。」

  她袖上那段翠雲香繞在鼻尖像引著他似的,房相如微怔,卻也沒拒絕,只稱了聲是,便旋身跟在她身邊陪著向前走。宋洵見狀,只得悻悻跟在他們二人身後,保持一段距離。

  上輩子自打出降後,漱鳶是未再見過房相如了。現在和他並肩走在春景里,恍惚有些飄然之意。

  她悄悄用眼角的餘光看他,不由得心生感嘆。房相如天生帶著那種輔弼之相,平靜時如一襲春水,不急不緩,可載舟而行;動亂時如一記驚濤,引雲喚雨,亦能執掌魏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