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賈王氏還是有些小聰明的,她並未將其他人的閒言碎語放在心上。她這齣算計最開始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閒王,甚至皇上,對周瑤不滿。
一個失了節的女子,如何堪當王爺側妃?
賈王氏心裡想得挺美,在她看來,消息傳開後,閒王必不會為了一個妾室,毀壞自己的名聲。
然而名聲這種東西,徒旻在意嗎?
他若是在意,這些年又怎會自污?又怎可能讓人以為自己紈絝?
徒旻不但毫不在意,而且因此對周瑤生出了許多心疼與擔憂,許是擔心周瑤不安,他乾脆藉機捅破了兩人之間的窗戶紙,想要藉此給予周瑤足夠的安全感。
周瑤坦然受之。
若說完全不在意流言帶來的傷害,這是假話,然而如今流傳的流言都是什麼她不知羞恥,她貪名逐利,她浪蕩不貞……
周瑤:這都什麼鬼?
就像是現代的女人離婚再嫁,於是被一些老封建痛罵不守婦道,你難道會因此傷心,而不是覺得對方腦子壞了?
在知道流言後,周瑤就只有一個感覺——
我果然是穿越到了封建時代啊,身邊全是老封建!
至於傷心害怕?絕對沒有!
但這不代表周瑤不想報復回去。
也就是她這個從現代穿越來的人才會覺得賈王氏的手段不痛不癢了,若是換做一個土生土長的女子被人這般算計,只怕為了防止連累娘家,早已自我了斷了。
賈王氏這招對周瑤無用,卻不代表不狠不毒。
紅棕等人被這件事折騰得筋疲力盡,若非因為周瑤一直穩得住,許是連她們都可能選擇自殺——
封建時代主僕一體,主子出事了,萬沒有僕人還能脫身的道理。
在得知想要害她的人是賈王氏後,別說紅棕翠櫚,就連郭嬤嬤也有心想要報復回去。
可是……
「賈王氏到底是榮國府的人。榮國公才因為救駕沒了,皇上正是對其後人感情深的時候,我們若是貿然對賈王氏出手,再被其他人捅到聖前,就算有理,恐怕也得不了好。」
「且,賈王氏雖與娘家生份,可王家到底是賈王氏的娘家,王家還得靠著賈家,也用得上賈王氏,自然不可能眼瞧著她出事……」
那賈王氏,恐怕就是看準了旁人不敢對她輕舉妄動,這才如此大膽行事。
周瑤卻一聲冷笑:「你們別忘了,我如今可不僅僅是閒王側妃。」
她最大的倚仗從來不是徒旻,而是莊周夢紅樓這個身份。
「賈王氏既然想要毀我名聲,我自然要以牙還牙,才好還了她這千般算計。」
不止紅棕等人,就連一直安靜不言的徒旻,都對周瑤接下來的報復行動充滿了好奇。
不久,周瑤寫了一本新書。
新書的名字叫《大宅俗事》,故事講述的是發生在一家高門大戶院牆之內的故事。
故事一開始十分平淡,只是僕人的日常,吃喝拉撒,幹活八卦。若不細聽,甚至會讓人覺得無趣。然而等到第一章 的日常過去,等聽眾對這戶人家的背景與人口有了粗略了解之後,情節就飛一樣地發展起來。
話說江南有一個曹家,家中人丁興旺,家財富可敵國,還有許多人奮鬥終身也難得一個的爵位。老家主仙逝多年,留下老妻與兩個兒子,長子頑劣,次子迂腐……
故事不過講了半月,便有人忍不住將目光轉向了榮國府——
老人去世,留下老妻與兩個兒子,老妻偏心幼子,長子紈絝,次子迂腐……還有爵位與家財,還有曹家的孫輩數目……
如此種種,全都對的上啊!
周瑤不但不阻止這樣的猜測蔓延,反倒讓人在其中推波助瀾,力求讓每一個人都知道《大宅俗事》這本書的故事原型,就是前些年赫赫揚揚的榮國府。
只有這樣,才能讓她之後的報復達到最大效果。
只是榮國府雖然已經初見敗相,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尋常人家還是不敢輕易得罪,所以就算發現《大宅俗事》這部小說很可能是取材於榮國府,其他人也不敢多說。
也正是因為這些人心底對榮國府的敬畏,使得《大宅俗事》這本書得以在繼續存在,而不是在一開始就被賈家發現,從而直接從源頭掐斷。
等到賈家發現外界有一本以他們為原型寫的小說的時候,故事情節已經寫到了周瑤最想讓眾人看到的部分,流言甚囂塵上,事情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了——
榮國府雖然存在,但從未想過擺在檯面上的兩房之爭,徹底擺在了京城大眾的面前。
要知道,每個人都是有好奇心與八卦欲的,其中底層百姓對高門大戶內的隱私,更是充滿了探知欲。當周瑤將榮國府的兩方之爭擺在明面上,引起了這個故事的受眾的好奇之後,他們自然會想辦法去打探其中真假。
偏偏榮國府就跟篩子似的,滿府上下都是大嘴巴,府中主子的隱秘消息那是一點顧忌也沒有地就能往外露的——
別說那些前去打探消息的人還會給些好處,就算沒有好處,只要能吹捧一兩句,那榮國府的下人都能將府中主子大到各種算計,小到吃喝拉撒全都告訴別人。
一時間,榮國府的消息飄滿了京都上空。
而他們知道的越多,與《大宅俗事》這本書對照起來後,也就越發相信書中所寫的「事實」。
一個失了節的女子,如何堪當王爺側妃?
賈王氏心裡想得挺美,在她看來,消息傳開後,閒王必不會為了一個妾室,毀壞自己的名聲。
然而名聲這種東西,徒旻在意嗎?
他若是在意,這些年又怎會自污?又怎可能讓人以為自己紈絝?
徒旻不但毫不在意,而且因此對周瑤生出了許多心疼與擔憂,許是擔心周瑤不安,他乾脆藉機捅破了兩人之間的窗戶紙,想要藉此給予周瑤足夠的安全感。
周瑤坦然受之。
若說完全不在意流言帶來的傷害,這是假話,然而如今流傳的流言都是什麼她不知羞恥,她貪名逐利,她浪蕩不貞……
周瑤:這都什麼鬼?
就像是現代的女人離婚再嫁,於是被一些老封建痛罵不守婦道,你難道會因此傷心,而不是覺得對方腦子壞了?
在知道流言後,周瑤就只有一個感覺——
我果然是穿越到了封建時代啊,身邊全是老封建!
至於傷心害怕?絕對沒有!
但這不代表周瑤不想報復回去。
也就是她這個從現代穿越來的人才會覺得賈王氏的手段不痛不癢了,若是換做一個土生土長的女子被人這般算計,只怕為了防止連累娘家,早已自我了斷了。
賈王氏這招對周瑤無用,卻不代表不狠不毒。
紅棕等人被這件事折騰得筋疲力盡,若非因為周瑤一直穩得住,許是連她們都可能選擇自殺——
封建時代主僕一體,主子出事了,萬沒有僕人還能脫身的道理。
在得知想要害她的人是賈王氏後,別說紅棕翠櫚,就連郭嬤嬤也有心想要報復回去。
可是……
「賈王氏到底是榮國府的人。榮國公才因為救駕沒了,皇上正是對其後人感情深的時候,我們若是貿然對賈王氏出手,再被其他人捅到聖前,就算有理,恐怕也得不了好。」
「且,賈王氏雖與娘家生份,可王家到底是賈王氏的娘家,王家還得靠著賈家,也用得上賈王氏,自然不可能眼瞧著她出事……」
那賈王氏,恐怕就是看準了旁人不敢對她輕舉妄動,這才如此大膽行事。
周瑤卻一聲冷笑:「你們別忘了,我如今可不僅僅是閒王側妃。」
她最大的倚仗從來不是徒旻,而是莊周夢紅樓這個身份。
「賈王氏既然想要毀我名聲,我自然要以牙還牙,才好還了她這千般算計。」
不止紅棕等人,就連一直安靜不言的徒旻,都對周瑤接下來的報復行動充滿了好奇。
不久,周瑤寫了一本新書。
新書的名字叫《大宅俗事》,故事講述的是發生在一家高門大戶院牆之內的故事。
故事一開始十分平淡,只是僕人的日常,吃喝拉撒,幹活八卦。若不細聽,甚至會讓人覺得無趣。然而等到第一章 的日常過去,等聽眾對這戶人家的背景與人口有了粗略了解之後,情節就飛一樣地發展起來。
話說江南有一個曹家,家中人丁興旺,家財富可敵國,還有許多人奮鬥終身也難得一個的爵位。老家主仙逝多年,留下老妻與兩個兒子,長子頑劣,次子迂腐……
故事不過講了半月,便有人忍不住將目光轉向了榮國府——
老人去世,留下老妻與兩個兒子,老妻偏心幼子,長子紈絝,次子迂腐……還有爵位與家財,還有曹家的孫輩數目……
如此種種,全都對的上啊!
周瑤不但不阻止這樣的猜測蔓延,反倒讓人在其中推波助瀾,力求讓每一個人都知道《大宅俗事》這本書的故事原型,就是前些年赫赫揚揚的榮國府。
只有這樣,才能讓她之後的報復達到最大效果。
只是榮國府雖然已經初見敗相,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尋常人家還是不敢輕易得罪,所以就算發現《大宅俗事》這部小說很可能是取材於榮國府,其他人也不敢多說。
也正是因為這些人心底對榮國府的敬畏,使得《大宅俗事》這本書得以在繼續存在,而不是在一開始就被賈家發現,從而直接從源頭掐斷。
等到賈家發現外界有一本以他們為原型寫的小說的時候,故事情節已經寫到了周瑤最想讓眾人看到的部分,流言甚囂塵上,事情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了——
榮國府雖然存在,但從未想過擺在檯面上的兩房之爭,徹底擺在了京城大眾的面前。
要知道,每個人都是有好奇心與八卦欲的,其中底層百姓對高門大戶內的隱私,更是充滿了探知欲。當周瑤將榮國府的兩方之爭擺在明面上,引起了這個故事的受眾的好奇之後,他們自然會想辦法去打探其中真假。
偏偏榮國府就跟篩子似的,滿府上下都是大嘴巴,府中主子的隱秘消息那是一點顧忌也沒有地就能往外露的——
別說那些前去打探消息的人還會給些好處,就算沒有好處,只要能吹捧一兩句,那榮國府的下人都能將府中主子大到各種算計,小到吃喝拉撒全都告訴別人。
一時間,榮國府的消息飄滿了京都上空。
而他們知道的越多,與《大宅俗事》這本書對照起來後,也就越發相信書中所寫的「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