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9頁
余嬤嬤俯身屈膝行禮,「小姐放心。」
……
歷代王朝祭天都是京城南郊圜丘舉行。
祭天前三日,帝王就率領百官先到國師殿外恭迎國師。
頭戴十二旒的冕,身著龍袍的銀月帝王夜封站在國師殿外,抬手作揖,「恭請國師大人。」
厚重的紅漆木門緩緩打開,絲竹管樂聲如同天籟,猶如從天際傳來,落入帝王和百官的耳中,令人不覺精神一震,又心生敬畏。
宮殿中,白霧渺渺,如同隔開凡世與仙境,神秘又令人嚮往,百官不覺悄悄地偷看。
然而,仙舞朦朧,眾人什麼都沒看到。
只讓人對國師殿越發的敬畏了。
隨著白霧湧出,樂聲越來越近,恍惚中,一行白衣人不知何時出現。
走在最前的是四個美貌少女,她們提著花籃,不斷拋灑鮮花。
其後是四個奏著琴、蕭、笛、箜篌的少年,樂聲縹緲悠揚,帶著一絲亘古的威嚴。
他們緩緩從仙霧中走出,讓銀月的帝王和百官不覺屏住呼吸。
八人在靠近大門的時候停下,分立兩邊。
仙樂雲霧中,一抹白色的身影從天而降,淡淡的銀色光暈籠罩著周身,只隱約可見白色廣袖長袍上銀絲細線織就的蓮紋,淡雅高貴,孤冷出塵。
只是無人能看清他的容顏,但就算是帝王,也不敢輕易直視他。
不過,待眾人從震撼中回過神,卻發現,不知何時,國師身邊出現了一個白裙少女。
她與國師一樣,著銀色蓮紋的白裙,烏黑的秀髮沒有多少髮飾,只用白色絲帶纏著,額間壓著藍色水晶,白紗覆面,只露出一雙清冷美麗的鳳眸,淡淡的眸光掃過他們,高貴脫俗,宛若九天仙子。
她是?
帝王和百官心裡滿是疑惑,但暫時也沒人敢出聲。
燕初帶著小甄善往外面走去,八位長老進隨其後,如眾星拱月,擁簇著兩位主子。
「參見國師。」
帝王抬手作揖,百官則是屈膝下跪。
「陛下和眾位大人無需多禮。」
清清冷冷的聲線猶如神邸般平靜而悲憫,叫凡人不敢抬頭,更遑論冒犯。
國師無需做什麼,每次只需出現在人前,就已經叫人敬畏不已,根本不敢起冒犯國師殿的心。
真的,腦子沒疾,作為凡人,哪個敢對仙人喊打喊殺?
他們著實佩服歷史那些打著要剷除國師殿的君王。
只可惜,千年了,朝代換了好幾個,國師殿依舊國師殿!
仁帝夜封神色恭敬地說:「國師,去往圜丘的車輦已備好,請。」
燕初:「請。」
為表示敬重,一般帝王都會和國師同行,走在最前面。
不過,這次多了一個少女。
看國師時時將她放在身邊,仁帝心裡震驚。
要知道,這任國師是傳聞是從他皇祖父那一代就繼任了,上百年了,對方卻依舊活著,雖看不清面容,但看身形和聽聲音,就只他表面應該還是青年人。
這種長生不老的能力著實令仁帝忌憚和敬畏不已。
但他們夜氏皇朝跟從前的其他朝代不同,他們的先祖是靈族後人,因沒天賦被送出族地,在三百多年前推翻腐敗的前朝,建立銀月政權。
也因此,夜氏皇族比前幾個朝代更清楚國師殿對於大陸的意義,所以夜氏十幾個帝王,沒有一個敢冒犯國師殿和國師的。
即便每個帝王都渴望長生,但依舊沒人敢打國師殿的主意。
因為不打,還能壽終正寢,留個好名聲,打了,那是可以直接準備後事,還要遺臭萬年的。
夜氏帝王能不是識相嗎?
說回來現任國師這邊,仁帝只記得他是歷任國師中最為強大神秘的,脾氣也最為古怪,不說是外人,就是靈族,也不能多靠近他一分。
第1463章 此恨綿綿無絕期(18)
他有記憶的三十多年來,就從未見過有人距離他三步以內的。
如今,他卻將一個少女帶在身邊,這不得不令仁帝重視起來,就怕靈族有變,影響到他的江山。
小甄善看了仁帝一眼,小的時候,先太后是她的姑祖母,對她喜愛非常,時常召她入宮,因此,她對仁帝並不陌生。
當年,在蠢得天真的她眼中,仁帝就是個風度翩翩的溫和帝王,對她很是寵愛。
卻怎麼知曉,帝王的寵愛,也不過是他迷惑姑祖母的手段罷了。
一道聖旨,她外祖一族幾百人,無一活路,母親成了卑下的妾室,受不住打擊自縊,而她被丟入魔鬼窟,三年折磨。
甄望固然可恨,但真正的罪魁禍首,是仁帝夜封。
小甄善如何不恨?
是,成王敗寇沒有錯,他們的苦難就是失敗的下場。
那麼,如今她有能力回來復仇,不也是因果報應嗎?
至於什麼忠君,什麼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小甄善嗤之以鼻。
只要站在勝利一端,話語權就在誰那。
不過,在前幾日,師父給了她玉令後,小甄善擔心自己成為靈族不能復仇。
但師父說,這是她入靈族前的因果,她是可以去了斷的,並不妨礙。
小甄善覺得世上再沒誰比獅虎更好了。
甄善:「……」
呵呵,這傻白甜真的是以前的自己嗎?
……
歷代王朝祭天都是京城南郊圜丘舉行。
祭天前三日,帝王就率領百官先到國師殿外恭迎國師。
頭戴十二旒的冕,身著龍袍的銀月帝王夜封站在國師殿外,抬手作揖,「恭請國師大人。」
厚重的紅漆木門緩緩打開,絲竹管樂聲如同天籟,猶如從天際傳來,落入帝王和百官的耳中,令人不覺精神一震,又心生敬畏。
宮殿中,白霧渺渺,如同隔開凡世與仙境,神秘又令人嚮往,百官不覺悄悄地偷看。
然而,仙舞朦朧,眾人什麼都沒看到。
只讓人對國師殿越發的敬畏了。
隨著白霧湧出,樂聲越來越近,恍惚中,一行白衣人不知何時出現。
走在最前的是四個美貌少女,她們提著花籃,不斷拋灑鮮花。
其後是四個奏著琴、蕭、笛、箜篌的少年,樂聲縹緲悠揚,帶著一絲亘古的威嚴。
他們緩緩從仙霧中走出,讓銀月的帝王和百官不覺屏住呼吸。
八人在靠近大門的時候停下,分立兩邊。
仙樂雲霧中,一抹白色的身影從天而降,淡淡的銀色光暈籠罩著周身,只隱約可見白色廣袖長袍上銀絲細線織就的蓮紋,淡雅高貴,孤冷出塵。
只是無人能看清他的容顏,但就算是帝王,也不敢輕易直視他。
不過,待眾人從震撼中回過神,卻發現,不知何時,國師身邊出現了一個白裙少女。
她與國師一樣,著銀色蓮紋的白裙,烏黑的秀髮沒有多少髮飾,只用白色絲帶纏著,額間壓著藍色水晶,白紗覆面,只露出一雙清冷美麗的鳳眸,淡淡的眸光掃過他們,高貴脫俗,宛若九天仙子。
她是?
帝王和百官心裡滿是疑惑,但暫時也沒人敢出聲。
燕初帶著小甄善往外面走去,八位長老進隨其後,如眾星拱月,擁簇著兩位主子。
「參見國師。」
帝王抬手作揖,百官則是屈膝下跪。
「陛下和眾位大人無需多禮。」
清清冷冷的聲線猶如神邸般平靜而悲憫,叫凡人不敢抬頭,更遑論冒犯。
國師無需做什麼,每次只需出現在人前,就已經叫人敬畏不已,根本不敢起冒犯國師殿的心。
真的,腦子沒疾,作為凡人,哪個敢對仙人喊打喊殺?
他們著實佩服歷史那些打著要剷除國師殿的君王。
只可惜,千年了,朝代換了好幾個,國師殿依舊國師殿!
仁帝夜封神色恭敬地說:「國師,去往圜丘的車輦已備好,請。」
燕初:「請。」
為表示敬重,一般帝王都會和國師同行,走在最前面。
不過,這次多了一個少女。
看國師時時將她放在身邊,仁帝心裡震驚。
要知道,這任國師是傳聞是從他皇祖父那一代就繼任了,上百年了,對方卻依舊活著,雖看不清面容,但看身形和聽聲音,就只他表面應該還是青年人。
這種長生不老的能力著實令仁帝忌憚和敬畏不已。
但他們夜氏皇朝跟從前的其他朝代不同,他們的先祖是靈族後人,因沒天賦被送出族地,在三百多年前推翻腐敗的前朝,建立銀月政權。
也因此,夜氏皇族比前幾個朝代更清楚國師殿對於大陸的意義,所以夜氏十幾個帝王,沒有一個敢冒犯國師殿和國師的。
即便每個帝王都渴望長生,但依舊沒人敢打國師殿的主意。
因為不打,還能壽終正寢,留個好名聲,打了,那是可以直接準備後事,還要遺臭萬年的。
夜氏帝王能不是識相嗎?
說回來現任國師這邊,仁帝只記得他是歷任國師中最為強大神秘的,脾氣也最為古怪,不說是外人,就是靈族,也不能多靠近他一分。
第1463章 此恨綿綿無絕期(18)
他有記憶的三十多年來,就從未見過有人距離他三步以內的。
如今,他卻將一個少女帶在身邊,這不得不令仁帝重視起來,就怕靈族有變,影響到他的江山。
小甄善看了仁帝一眼,小的時候,先太后是她的姑祖母,對她喜愛非常,時常召她入宮,因此,她對仁帝並不陌生。
當年,在蠢得天真的她眼中,仁帝就是個風度翩翩的溫和帝王,對她很是寵愛。
卻怎麼知曉,帝王的寵愛,也不過是他迷惑姑祖母的手段罷了。
一道聖旨,她外祖一族幾百人,無一活路,母親成了卑下的妾室,受不住打擊自縊,而她被丟入魔鬼窟,三年折磨。
甄望固然可恨,但真正的罪魁禍首,是仁帝夜封。
小甄善如何不恨?
是,成王敗寇沒有錯,他們的苦難就是失敗的下場。
那麼,如今她有能力回來復仇,不也是因果報應嗎?
至於什麼忠君,什麼雷霆雨露皆是君恩,小甄善嗤之以鼻。
只要站在勝利一端,話語權就在誰那。
不過,在前幾日,師父給了她玉令後,小甄善擔心自己成為靈族不能復仇。
但師父說,這是她入靈族前的因果,她是可以去了斷的,並不妨礙。
小甄善覺得世上再沒誰比獅虎更好了。
甄善:「……」
呵呵,這傻白甜真的是以前的自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