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后慈愛, 一心為了小輩,徐礪也敬著她,他幼時喪母,雖有先帝把他養在膝下照料, 但到底爺們家不如女人細心,哪裡病了痛了還是太后這個姨母衣不解帶的照料他,旁人都說人心隔肚皮, 他不是太后肚子裡爬出來的, 太后自己又有親生兒子,不能真心對他, 宮裡頭的女子, 哪有不希望自己兒子做皇帝的。

  旁人都猜測太后對他是虛情假意,連外祖母都暗示他,莫要太過相信別人。

  偏他運道好,遇上了好姨母, 太后當初入宮就是為了照顧他, 後來有了自己的孩子, 還是不忘初心,所以心情再不好,只要是太后娘娘請人, 他都不會駁了面子。

  他從小隨著先帝學帝王之道,對誰都是板著臉,一副不愛搭理的樣子,也就後來遇上那個假惺惺的世子,方知憂愁滋味,這滋味並不好受,卻甘之如飴。

  乾樂宮裡太后娘娘已經命人準備好膳食,徐礪一到乾樂宮,外頭候著的宮人便有序的進去擺膳,昨晚姜鈺被他帶去乾元宮的事太后知道,孤男寡女共處一室不用說都知道做了什麼。

  兒子打了這麼久的光棍,終於有人了,太后心裡高興,又怕年輕人冒失,思量不周全,有些事想同徐礪說清楚,本沒打算這時候打擾兩個孩子,聽說姜鈺今晚留宿恭王府,這才派人去把徐礪請了過來。

  太后要教育兒子,顧著陛下的面子,殿內的人都被遣了下去,只剩下太后和徐礪兩人,太后親自舀了熟地當歸羊肉湯遞給徐礪,徐礪連忙道:「母后勿忙,兒臣自己來便好。」

  他端著瓷碗,看著濃湯用勺子喝了兩口,太后坐在一旁瞧著開心,孩子長的再挺拔在父母眼裡還是孩子,徐礪雖然從小有主見,但這方面確實沒有經驗。

  太后也不怕他和姜鈺折騰過火傷了身子,她就怕徐礪因為先前的事抹不開面子,要和姜鈺鬧,這夫妻過日子最忌諱的就是總把從前的事扒出來說。

  「阿礪啊。」

  正在喝湯的徐礪頓了頓,聽太后這語氣就知道有話說了,他把瓷碗放在桌子上,擺正了身子聽訓,太后道:「你年紀也不小了。」

  上來就是年紀不小了,徐礪心裡有些鬱悶,回道:「讓母后操心了。」

  太后笑著說:「你是好孩子,做什麼事都讓人放心,唯有婚事母后放心不下,前頭你說你喜歡晉陽王世子,只想娶她一個,對別的女子不感興趣,這後宮一直空虛,你這般年紀膝下無子,如今她也來了,你思量著,什麼時候成親?」

  太后心裡是真著急了,尋常像徐礪這個年紀的孩子都滿地跑了,他連媳婦都沒有。

  徐礪道:「這事還未與阿鈺商量,兒臣不能自己做主。」

  太后噎了聲,他是皇帝,天底下最尊貴的人,立後這種事怎麼就不能做主了。

  不過看兒子這樣,就知道和姜鈺相處的還行,沒鬧。

  沒鬧就好,感情最經不得鬧。

  太后不是多事的人,只要孩子開心,她不在乎什麼不合規矩,她守規矩守了一輩子,到頭來心中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她剛嫁給先帝那會,對先帝是有感情的,哪個女子不希望夫君待自己好,但先帝天性風流,雖寵她,卻不會為她一個人停留腳步,她面上賢良大方,可瞧著先帝寵幸別的女子時心裡就像滴血一樣,她自己受過這樣的苦,更不會想著勸徐礪多納妃子,女人多了,沒好事。

  「你們若商量好,便同母后說,母后這裡隨時候著你們的好消息。」

  徐礪頷首:「自然要母后做主的。」

  太后道:「做不做主的都無所謂,你們好就成,那郡主從小做男兒教養,母后瞧她心大,不是斤斤計較的人,你又年長她幾歲,人家都到京城尋你了,有些事情能放下,就別再提起。」

  太后到底是看著徐礪長大的人,徐礪剛出生那會,太后就被她姐姐接到宮中照顧徐礪,這孩子打小就比旁人多個心眼子,就後來生來徐煊與徐嫿兄妹倆,為了避諱,才不怎麼與徐礪親近,但這孩子打小那彆扭性子太后是知道的。

  「兒臣明白,母后放心。」

  太后頗感安慰,娘家近來越來越不讓她省心,覺得她私心過重,不幫襯娘家,她委屈,好在幾個孩子都孝順。

  徐礪在太后這裡用了晚膳,心情好了許多,姜鈺本就不是受束縛的性子,皇宮這麼悶,他也不忍心讓她被困在這深宮中就等著他的寵幸。

  往太后這裡走一遭,皇帝陛下心裡鄙視自己,小心眼。

  他決定放寬心胸,不就是一晚上沒回來嗎?往後日子長久著呢,人家是親姐妹,見面自然有說不完的話,只要不是為了那群兄弟冷落自己就好。

  皇帝陛下對自己有這個心胸很是滿意。

  星月皎潔,他漫無目的的在皇宮亂轉,途徑景平殿的時候停住了腳步。

  景平殿裡有光亮,是阿鈺的那幾個丫頭在裡面,這景平殿空了許久,終於又有人住了。

  福康見他沒有要回去的意思,命人回去取大氅,徐礪繼續向前逛,見前面隱有光亮,有姑娘家調笑的聲音。

  福康向前打探了一眼,回來道:「陛下,是幾位郡主在放燈籠。」

  徐礪皺眉,那些郡主的住處都安排在儲秀宮那邊,這裡是皇子出宮前的住處,眼下宮中沒有皇子,全都空在這裡。

  「陛下,可要奴才同幾位郡主說一聲,讓她們回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