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皇帝先讓良安吉讀了寫給晉陽王的信,幾句話就沒了,皇帝笑道:「怪不得小五總說自己冤枉,這晉陽王世子倒真不是好惹的,你瞧這一句一句的,專戳晉陽王的心窩子,晉陽王側妃覬覦他的院子,他就裝傻稱愣讓晉陽王側妃肚子裡的孩子來京城。」

  皇后心想你看戲倒是看得挺明白,就是不知道這事輪到你自己身上,以後還能不能這麼明白。

  皇帝抿了口茶,道:「接著讀。」

  良安吉看著那厚厚的一沓,開始讀了起來,比起寫給晉陽王的信,還是寫給晉陽王妃的更實在。

  早起喝了一碗小米粥,一個肉包子,兩塊桂花糕,一碗糖蒸酥酪,午膳用了兩碗米飯,配菜是辣子雞,炒年糕,糖醋排骨,牛肉羹,火腿燉肘子,辣羊肉,拔絲山藥,紅燒魚,雞蛋羹,鴿子湯,蟹黃包,另有數樣小菜,口味不好,只償了幾口,乖乖,意思就是點出來的菜口味好,都吃了,這小世子肚子不大,飯量倒不小。

  她吃也就吃過了,後面還發表了她的意見,辣子雞口味與晉陽的差不多,炒年糕,軟糯鮮嫩,外酥里軟,脆皮黃亮,表面澆了辣油,芝麻,又香又辣,吃一口,舌尖酥麻,如置雲端。

  她每道菜都形容了一下,同晉陽的口味做了對比,良安吉讀的口乾舌燥,身心俱疲,陛下聽了兩刻鐘,感覺有些餓了,打斷了良安吉:「還有多少未讀?」

  「回陛下話,還有三張紙,就快完了。」

  皇帝擺手道:「行了行了,不必讀了,你下去數數,這寫了多少字。」

  良安吉派人數了幾遍,不得了了,小世子這封家信寫了一萬六千字,這閉門不出半個月,就是在寫這信吧。

  一萬六千字,一半是寫她每天吃了什麼,剩下的一部分誇讚了在京城遇到的人,也就是陛下,太子殿下,五皇子殿下等,一部分寫了京城的繁華,從所占內容上看,在晉陽王世子眼裡,拍馬屁都比不上吃重要。

  信里沒什麼訴說委屈的話,也沒有煽動晉陽王造反的話,皇帝陛下安心了,揮揮手讓人把信還給晉陽使者,抬頭看了眼天色,還不到用膳的時候,掃興。

  重華宮裡。

  劉貴妃半歪在美人榻上,上次拉攏姜鈺失敗後,一直被陛下冷著,就最近才慢慢挽回了一點陛下的心,晉陽王派人來請姜鈺把院子讓給張側妃的事經過有心之人的傳播,貴妃娘娘也是知道的。

  她囑咐二皇子:「你瞧,這再是嫡出,不得晉陽王的心又有什麼用?你一定要好好討你父皇歡心,你父皇才能重用你。」

  二皇子最近一直在爭取戶部的權利,一來戶部有錢,二來吏部與兵部尚書皆是太子的人,暫時在陛下那裡,他是無法與太子一較高下的。

  不過事情都是慢慢來的,皇子漸漸大了,不可能什麼差事都不給,給了差事就意味著能慢慢拉攏自己的勢力,有勢力才能有資本爭皇位。

  「晉陽王世子這陣子心情不好,吾兒可這時去結交,他雖與太子交好,便是你拉攏不到他,也要讓太子疑心他,我們拉攏不到,也不可讓他成為太子的助力。」

  二皇子道:「兒臣曉得,母妃為兒子盡心,兒子也不是什麼都不懂,母妃只管打點宮裡的事,宮外的事兒子自己想法子。」

  晉陽王世子身份敏感,原先住在宮中,隔著道宮牆,無需忌憚,如今出了宮,獨撐一府,手中便是沒有實權,那也是忽視不得。

  想起上回的事,劉貴妃嘆口氣道:「那次是母妃著急了些,不過紫嵐母妃還養著,只待合適的時機,你把紫嵐接出宮去,送給姜鈺。」

  「紫嵐是誰?為何要送給姜鈺?」

  「就是上回母妃......姜鈺的那個宮女。」

  劉貴妃支支吾吾的,二皇子頓時警惕起來:「母妃怎麼還想著這事,兒臣已經與你說了,這事不成。」

  「成不成的倒還另說,上回晉陽王世子就瞧上了紫嵐,只是恰好讓他身邊的丫鬟趕來了,才沒能成事。」

  她又要使自己慣用的老伎倆。

  二皇子問道:「母妃這兩個月來過的什麼日子,都忘了嗎?」

  劉貴妃道:「母妃不在乎,只要吾兒能成大事。」

  她按住二皇子的肩頭:「吾兒相信母妃,要來,咱們就來個出其不意。」

  二皇子抿著唇,面容嚴肅了幾分。

  劉貴妃勾了勾唇角,看著二皇子眼角淡淡的黑印,這都是長久熬夜讀書留下來的,她的兒子吃了這麼苦,憑什麼還要在陛下那裡受到折辱。

  先皇后再好,也不過是一個死人罷了。

  姜鈺重新到了章華殿,一群同窗看她來了,紛紛湊上來,比以往親熱許多,雖在她閉門不出那半個月裡去晉陽王府吃了閉門羹,但這群在家得父母寵愛的小公子一想到姜鈺那個父王的所作所為,就覺得姜鈺是傷透了心,都拐著彎的安慰她。

  姜鈺心裡舒坦多了,笑著說:「我是許久不見我母妃,這回晉陽來了人,我要稍信給我母妃,怎麼寫都覺得不夠,倒不是刻意閉門。」

  她這番解釋眾人都懂,苦中作樂。

  對此姜鈺並未多做解釋,下課後收拾東西準備回晉陽王府,徐煊走到她跟前,在她桌子上輕敲了一下:「哭鼻子了?」

  姜鈺愣了愣:「......什麼?」

  徐煊又道:「聽說你閉門不出,在家哭了三天三夜,眼睛哭腫了不能見人,你真丟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