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崔槿道:「我是不是比以前重了?」

  「沒有。」

  「騙人,明明就是重了。」

  程翊將她抱到榻上,摸了摸她的手道:「手都這麼涼了,還在外面坐。」

  崔槿吐了吐舌頭,程翊換了朝服,崔槿忽然問道:「阿翊,你有沒有聽到外面的傳聞?」

  「什麼傳聞?」

  「就是有關安王府的。」

  程翊道:「百姓的飯後笑話罷了。」

  看樣子他也不計較,大曆向來開放,雖說有規矩不得議論皇家之事,可市井之中便是議論了也大多沒人管,且那麼多百姓,也管不來,議論完了便散了,一般官員也極少往那種地方湊。

  程翊端起茶抿了一口:「皇兄他處事自有分寸。」

  知道她是擔心程文琪,他也不說破,早在安王刺殺他皇兄的那一晚,他父皇就知道了,程文琪是皇長孫,性情溫順,極得父皇喜愛,安王的那些事他也從未參與,父皇只是希望能給安王留個後,文琪是父皇要保的人。

  若是非要給安王留一脈,文琪自然是最合適的。

  崔槿聽他這麼說,捏了一塊糕點遞給他,自己也吃了一塊,覺得這糕點怎麼沒有先前好吃了,又將程翊還沒送到口中的糕點拿了下來。

  程翊愣了一下,倒也沒說什麼,道:「我想請岳母過府住一陣子。」

  崔槿知道他是怕自己待在府中無聊,只是長寧侯府也需要娘打理,這麼叫娘過來住也不太妥當。

  許是知道她在想什麼,程翊道:「今日遇到岳父大人,岳父大人說岳母將長寧侯府的事交給了大嫂,現在正閒著。」

  崔槿眼睛一亮,道:「真的?」

  程翊伸手扶了下她髮髻上的玉簪,那是他昨日才給她的,她今日就戴上了,早上還興沖沖的問他好不好看呢,她喜歡自己送給她的東西,他看著也歡喜。

  「現在外面不太平,今日還從街上冒出來一個董家旁系的公子,瘋瘋癲癲的,你就在府上待著,想去哪同我說,我陪你出去,免得嚇壞了你。」

  董家同安王共同謀劃,陛下對著安王府還能留些情,如今僅是派人將安王府看守了起來,除了安王被關進了天牢,其他人都在王府看押,董家卻是直接命人去捉了全族。

  當日是康親王帶兵前去,董貴妃早在先帝駕崩時按照先帝旨意陪葬,董家全族下獄的那天,董貴妃的父親還罵當今陛下是昏君,濫殺無辜,企圖用「忠厚」喚回康親王的良知,其實就是挑撥康親王,到了那個份上還不死心。

  康親王辦事利索,直接讓人堵了嘴綁起來塞到囚車裡,還有自詡忠君愛國的董家人在煽動人群,就直接就地處決了,絲毫不在乎別人的看法,就這麼一路招搖的將人壓到了天牢。

  所以大曆如今又多了個冷血無情的王爺。

  像崔槿這樣有點欺軟怕硬的人在聽到此事後決定以後康親王府送過來的請帖能拒絕就拒絕了。

  她發現好多人同她印象中的都不太一樣,康親王從前看起來像個翩翩公子,溫潤如玉,哪知道轉變的那麼快,上回見時只覺得整個人都充滿了戾氣。

  加之人都有些誇大,有些三分的事,到了百姓嘴裡能傳成十分,康親王那冷酷無情的名聲是洗不白了。

  還有那陳希然,從前說兩句話就臉紅的小公子,如今百姓一提起他就像是要見著鬼了一樣,走路都哆嗦。

  崔槿搖著程翊的胳膊道:「阿翊,你知道外面人怎麼傳你的嗎?」

  程翊低頭看了她一眼,沒說話。

  崔槿也就是問了一句,她近來沒聽到有關程翊的傳聞,因為在康親王當眾拔劍殺人的事跡之下顯得其他人做的事都是小事。

  不過後來程翊帶崔槿出去遊玩的時候崔槿有幸聽到了百姓對程翊的評價,出了定熙城,老百姓所說的是真真切切的傳聞。

  老百姓對程翊的評價是昭親王,無甚功績,最幸運的王爺,陛下的同胞弟弟,最受陛下和太后寵愛,想要什麼就有什麼。

  崔槿總結了一下,就是二世祖的意思。

  程翊的辦事效率很高,傍晚的時候就把徐氏給接來了,還贈送了一個跟他爹鬧脾氣的小胖子。

  崔槿一見崔景同也來了就逗他:「阿同啊,你娘沒了,你晚上不會哭鼻子嗎?」

  崔景同一本正經道:「姑姑,我已經長大了。」

  意思是長大了,不會哭鼻子了。

  徐氏給崔槿肚子裡的孩子做了好多東西,崔景同也將他的那些小玩意拿來說要送給弟弟,崔槿直誇她懂事。

  徐氏又像崔槿問了幾句太后的事,又提到林璇和小皇子。

  徐氏道:「阿璇那丫頭也不知得罪了哪路菩薩,怎麼就這麼命苦。」

  用命苦來形容大曆尊貴的皇后娘娘,也就徐氏了。

  旁人看來皇后尊貴無限,可徐氏親眼見證了太后這輩子過的並不幸福,她感慨的只是林璇年幼失恃,有父親同沒有父親一樣,如今連懷的孩子都沒保住。

  崔槿依偎在徐氏懷裡:「總算阿璇姐姐人沒事就是好的,如今養著大皇子和小皇子,我看她也是真心喜歡兩位皇子,當做自己親生的。」

  徐氏摸著她的頭髮道:「誰知道將來如何呢,兩位皇子現在小,將來長大了,他們是同你阿璇姐姐親,還是同成國公府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