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沒有你,就沒有今天的我,”他輕聲說,“沈奚,是你救了他,不是我。”

  他不認識病房外的人,和沈奚說完,逕自離去。

  她再見到傅侗文,是隔日晚上。

  巴黎的夜,她看了半年,由於心繫和平會議,無心細觀。

  這天晚上,依稀見月,巴黎霧大,能辨清月的輪廓已是不易。沈奚坐在病床旁的椅子上,耐心地看著他,等他醒。聽說他術後醒過幾次,都不大清醒。

  她指間都是消毒藥水的味道,他尚在術後感染期,馬虎不得。她完全是按照手術醫生的消毒標準進行了自我處理,才敢進來這間病房。她摸著傅侗文的衣袖,輕輕替他往下拉,不知怎地,她忽然記起了初見的夜晚。

  積年的鴉片糜香里,身旁是告發父親的奸人屍體,她被綁縛雙手,蜷縮在地上,從地平線的角度里看著一個身著西裝的男人在眾人簇擁里,邁過門檻。她耳挨著地面,動彈不得,也因此清晰地聽到他的皮鞋踩踏地磚的聲音…… 他走了三步到自己面前,彎下右膝,以一種遷就著她的半蹲姿勢,去看她的臉:“挨打了?”

  她心跳得比挨打時還快,這是……誰?

  “三爺,”身旁人低聲問,“方才……方才……”

  “四九城裡,還真沒誰敢動我的人,”傅侗文低聲問,“這女孩子是誰的,也不先問問,就這麼給我打了?”

  渾身刺痛中,他摸她的前額的傷口,又把她掀開的上衣拉下,遮住了露在外的腰身。

  ……

  好似是感應到她在等,傅侗文眼皮微微動了下。沈奚斂住呼吸,看到他在睜眼。朦朧中,傅侗文眼前好像隔著一層白紗,看到了霧蒙蒙的雲在托著月,也到了月前端坐著的她。

  四目相對。靜的,沒半點聲響。

  他勉力一笑。

  又費力地換了口氣,輕聲、緩慢地笑說:“當真是……人生幾見月當頭。”

  她笑著、含著淚,重重點頭。

  他醒了。

  那個喜歡翹著個二郎腿,偏過頭去和身邊人笑言“萬事不如杯在手,人生幾見月當頭”的傅家三公子終於醒了……

  第72章 尾聲

  1967年沈宅

  “所以您就成了心外科醫生?所以您曾在骨科也很有名?”小男孩發現了重點所在。

  老夫人含笑,點點頭。

  她在手術成功後就暗暗發誓,既然能救先生一時,就要救他一世。

  在陳藺觀的引薦下,她成為了那位業內泰斗的關門弟子。先生在法國養病期間,她從研究生讀到博士,順利畢業,成為了陳藺觀最大的“競爭者”。

  “後來,沒幾年,山東還是還回來了。”老夫人給山東的故事也作了結尾。

  她的眼底都是笑,好像,還能看到山東權益收回那日的場景。

  “所以我們家才來了澳門?沒有去山東?”

  “你祖父就是有這個執念,一定要住在殖民地,守著我們華人自己的地方。”

  小男孩輕點頭。

  “總長和夫人呢?”小男孩開始揀感興趣的問。

  “在夫人去世後,總長遠渡重洋去了比利時,成為了一名神父。”

  同行,還帶去了數十箱的文件資料,都是巴黎和會談判的資料,他想公開這些,向世人證明代表團談判的艱辛。後世人不會完全了解當時困境,他是想留下一些文件證明代表團在談判中獲得的許多權益,那些掩埋在歷史中的努力,需要被記住。

  小男孩自幼就在祖父身旁長大,和他祖父一般早慧,聽到這裡,自然就安靜了。

  老夫人慢慢地笑著:“此後不久二戰爆發,德軍占領比利時後,發現一位神父在各地演說,反對法西斯,痛斥日軍侵華……那位演說的神父——”

  “就是他。”小男孩猜。

  老夫人頷首。

  小男孩故作老成:“他恨日本人。”

  “是啊,”老夫人說,“他至死都逃不開“二十一條”的枷鎖。在日軍投降後,他來過一封信,仍在後悔簽下的條約。”

  遙遠的地方,有人長嘆:“命運弄人,當年袁世凱手下的外交公使都不能勝任,才把已經辭職的陸公請回去的。”

  這間書房的對面是沈宅最大的書房,也是傅老先生辦公的地方。

  深褐色的手杖先出現在她的視線里。

  隨後是說話的人,是沈宅的主人,老夫人的先生。

  一位八十餘歲的老人緩步慢行,含笑入內。因為才剛見過客,他衣著很是考究,灰白色的襯衫和深色西褲,只有腳下受不住板正的皮鞋了,趿拉著一雙軟皮拖鞋。

  老人在離夫人最近的沙發里坐下,把手杖擱到一旁。

  小男孩聽得不盡興,祖父和祖母的一生像是本翻閱不完的書。可祖母似乎是不想多談……他嘗試著追問:“再後來呢?”

  “再後來?”老夫人笑著說,“北京改名北平,後來又改了回來。”

  “還是北京好聽。”老先生評價,哪怕已是如此高齡,那雙眼仍有著往日的神氣。

  “我說的不是這個。”小男孩抗議。

  老夫人笑,開始收拾自己的筆記。

  小男孩佯裝著可憐,望向老先生:“祖母只肯講十二年……”

  傅老先生笑起來:“十二好啊,這裡可是有講究的。佛家講求的就是十二因緣。”

  ……

  小男孩知道自己求錯人了。

  無論什麼事情一到祖父這裡,都能有他的道理,從未有人辯過他。

  小男孩被奶媽帶走後。

  傅老先生換了地方,在長沙發里坐著,招呼老夫人過去並肩而坐。

  “談完了?”她問他。

  平時都是傅侗文哄這個最小的孫子,可今日是有客人來,只好由她來照看。

  去年十二月三日,澳門的華人難忍壓迫,示威遊行,被葡萄牙軍隊打死八人,打傷了兩百多人。今時,葡萄牙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尚未建立邦交,兩國無法對話。

  血案發生後,中國政府直接派出炮艇,在澳門周邊的水域巡邏,同時卸下炮衣,對準澳門,以護華人。這一鬧澳門的葡萄牙政府示了弱,降半旗哀悼,對華人市民認錯,同時不得不在澳門內懸掛中國國旗。

  因為這場遊行,旅遊業和經濟受到了重創。所以最近找傅侗文的人很多。

  原本都是要給兒子、女兒們處理的,但他知道這是澳門的大事,自己見了客。沈奚是不想要他再操心這些的,無奈,他是傅侗文。

  “當年啊,就差一步,澳門就回去了。”

  他說的是日本投降那年,原本是想逼得日本人退到澳門,藉機收復……沒曾想,鬼子們投降的比想像的快。

  他突然說:“遲早要還給中國的,和山東一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