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十六歲?我娘就是十六歲時生下我的,這在中國是隔了輩分的年紀啊,”小五爺震驚, “年紀差太多了,為何……為何會一定要娶?”

  傅侗文被逗笑:“世間尤物意中人。”

  譚慶項跟著道:“情人眼裡有西施。”

  好吧,小五爺情竅未開,仍舊不懂。

  眾人從這傳奇的愛情故事開始,天南海北地聊著,開水一杯杯渥著手,抵抗車廂內寒氣。到了後半夜,沈奚和培德把厚衣裳翻找出來,分給大家。

  雖冷,但也要睡,否則長途之行,不出三日就會病倒一片。

  沈奚讓培德和小五爺靠著角落,躺著睡。周禮巡和譚慶項拿起自己的大衣,到隔壁車廂去找地方湊合。大家都累了,沒一會,全都打起了盹。

  因為雪太大,車走走停停。

  到天亮時,沈奚先醒來,等她去洗手間回來,傅侗文也醒了。

  在黑暗裡,她輕輕回到他身邊,挨著坐下。

  “快出關了吧?”她輕聲問。

  “已經出關了。”他低聲道。

  “真的?”沈奚驚喜著,坐直身子看向車窗外。

  這還是她頭次出關到東北,自然新鮮。黎明前是月光暗淡,日光未現,看不清鐵軌兩旁的景色。只有一個印象:天是黑的,地是白的。

  和離開北京前最大的不同就是,車窗外竟然結了厚厚的冰。

  她覺得稀罕,扭頭要給他說。傅侗文抬手,制止了。

  怎麼了?

  “車在減速。”他低聲說。

  “是不是到補給站了?”她猜測。

  包廂外,同時有了腳步聲。

  不止是傅侗文,隔壁包廂也有人發現了。傅侗文和沈奚悄然而起,走出包廂。過道上站著三個男人,其中一個就是昨夜去隔壁睡覺的周禮巡。

  “怎麼回事?”傅侗文低聲問周禮巡。

  “還不清楚——”

  不過兩三分鐘的樣子,車徹底停了。

  沈奚從包廂對面的車窗朝外看,鐵道邊有光,一閃一閃,黑色的人影攢動。

  此時,有個年輕男人跑入車廂內,對周禮巡耳語了兩句。

  周禮巡略微一怔,頷首:“知道了。”

  他轉而對餘下兩位先生和傅侗文說:“是日本外務省的人來了,專車已經等在南滿鐵路上,來接我們的。”

  第68章 第六十六章 浩浩舊山河(6)

  “真沒料到,他們會來這麼早。你們準備著,要下車了。”周禮巡連大衣都來不及穿,搭在臂彎里,在零下十幾度的車廂里穿行而去。

  沈奚跟傅侗文回到包廂,叫醒小五爺和培德,譚慶項也很快回到包廂里,大家略作修整,跟隨代表團下了火車。

  雪中,天隱隱有亮得徵兆,微見星月。

  “第一次見到南滿鐵路,”她輕聲感慨,“這裡的雪比南方要厚多了。”

  “關外的雪是最美的。”他笑。

  她小聲問:“這次的路線包含橫濱和紐約,是因為要和日、美先私下會談嗎?”

  “是。”

  美國怕日本在亞洲勢力擴張,日本也怕美國插手亞洲事務,所以都安排了高規格的外交活動,等待著中國代表團的過境。這種感覺並不會讓傅侗文愉快,因為不管多熱情的款待,也掩蓋不了一個事實:中國是羊,在等著兩頭餓狼的決鬥。

  他輕聲道:“不過,我們在美國的公使已經和威爾遜達成了共識,美國會在巴黎會議上支持中國。所以,我們是要聯美制日。”

  那日本會善罷甘休嗎?

  沈奚隱隱擔心。

  傅侗文好似讀懂她的憂慮,又道:“總長是外交場的老前輩,他有應對的法子。”

  他們換了汽車,剛好天亮了。

  晨光里,這風雪大地像一卷無字的宣紙,展開在她的眼前。

  這是一塊群狼爭搶的土地,如此美,如此寧靜。

  沈奚從車窗里眺望遠方。

  光緒三十年的日俄戰爭後,沙俄把自己在東三省修建的鐵路分了一部分給日本,改名為南滿鐵路。那時她對南滿鐵路意難平,是因為日本在“二十一條”里提到過它。後來在這條鐵路周圍發生了太多的事,日本侵華主力關東軍的誕生,皇姑屯事情、九一八事變和復辟的偽滿洲國……

  而在那天,他們路過的那天,一切尚未發生。

  他們在那天夜裡抵達奉天,接受了日本外務省的宴請。

  宴席後,立刻登車,前往漢城。抵達漢城後,外交總長突然告病,說在夜車上受了寒,舊疾復發,雙腿不便走動。不再見客。

  數日後代表團抵達橫濱,住在中國城的華僑家裡。

  這裡是日本對外港口,也是外國人的聚集地,代表團選擇住在這兒,是方便隨時有了船期,能立刻赴美。

  到了橫濱後,總長迴避了日本外務省的邀請。日本安排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動,包括日皇的接見、授勳和茶會等等,全被總長一句“負病在身、不能久坐”推辭掉了。

  國內、中國駐日公使和總長之間電報不斷,爭論不休。

  中日兩國報紙也每日評論,為了外交總長突然生病,不肯見日皇而猜測連連。

  外界吵翻了天。

  唯有他們所住的地方靜得連風都沒有,雪也落得很輕。

  小五爺舉著一份報紙,笑著走入:“三哥,你要不要聽,我把翻譯的話都背下來了。”

  傅侗文以兩指夾住他手中的報紙,輕飄飄地收過去,細細看。

  這份報紙言辭鑿鑿,指責中國外交總長在“裝病”,不肯和日方友好溝通。在報導結尾,還說此事大有內幕,只是不便公布。

  “日本報紙謠言很多,總在有意引導民眾,”傅侗文放下報紙,感慨道,“希望國內報紙不要全是親日派,引起民眾的猜忌。”

  “三哥還懂日文?”小五爺錯愕。

  他擱下報紙:“我過去和你四哥是支持維新的,自然會讀這個。”

  “倒也是……”小五爺遺憾,“往日三哥瞞我太深了,竟一字未露,讓我險些寒了心。”

  她笑:“你三哥說過,你若真有抱負,不必有人同行,也不用誰來指路。”

  “嫂子也早知道了。”小五爺錯愕。

  “反正比你知道的早。”

  “嫂子過分了,過分了。”小五爺哭笑不得。

  沈奚將藥碗遞給傅侗文。

  不管外交總長是真病還是裝病,反正傅侗文是真病了。

  從奉天到漢城的夜車上他就開始發寒熱。車廂里零下二十幾度,下車赴宴時室內炭火燒得旺,暖如初夏。冷熱交替,反覆折騰著,誰都受不住。

  像她這種底子好的休息兩日就好,傅侗文卻只好等著病發。

  不過,他心境好,倒也沒大礙。

  譚慶項見傅侗文吃了藥,招呼著閒雜人去碼頭確認船期。對他們來說,在日本多留一日就是多一日麻煩,恨不得今晚就能登船。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