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龐將軍的這一隊人馬原本就是衛國公親練的精兵,做起事來自然不差, 他們上去幫忙以後,肉眼可見著進度加快了不少。

  能不能趕在洪水衝過來之前完工,連裴承翊也難以料定, 此時, 便只能是爭分奪秒。

  若是失敗了, 前線築堤的兵將、百姓都將有性命之憂。

  岸邊這烏泱泱的一大群人, 有人慌亂, 有人著急, 也有人不知疲倦地繼續勞作……他們能定下心,不懼生死地留下來築堤, 皆是因為,此時此刻,尊貴如太子爺,也在這裡與他們一同挨著這潑天大雨。

  太子殿下,與他們同在!

  殿下說過, 事在人為,人定勝天!

  江南不會被這場雨吞沒,他們也一定會活下來。

  太子殿下說過的,他們都會相信。

  此時,眾人各自在自己的位置上,像是奮力一搏。

  裴承翊眉頭緊鎖,正了一正頭上戴著的笠帽,也意欲去到岸邊,為築堤增一份力。

  反正這樣的事情,自打來了江南以後,他也不是頭一回做。

  只不過前幾回身上的傷還更重些,並未堅持許久。

  皇帝的鞭笞雖打得他血肉模糊,卻也並未傷及筋骨,好的倒是快些。

  現下那傷好的差不多,大難當頭,他沒道理光站在這裡看著。

  只不過,在抬步走開之前,他想起阿謠還在這裡。

  便同她道:

  「要發水了,你先回去。」

  現在是非常時期,危險重重,無論如何,她不能待在這裡。

  是以,裴承翊同阿謠說完,便偏頭衝著身後揚聲喚道:

  「周譽。」

  很快,便有一個高大青年拱手上前:

  「殿下。」

  「送姜二姑娘回去。」

  阿謠知道自己一介弱質女流,手無縛雞之力,此時留在這裡也只能是添亂,便沒有抗拒。

  只是頷首,旋即想到了什麼,飛快地伸手去解開身上的蓑衣。

  她在他面前解衣裳的時候太多了。

  沒一回,都是為了取悅他,或是有求於他。

  可是這一回,不一樣。

  這一回是他只穿了件薄薄的長衫子,早已被雨打得透透,他的傷還沒有好,衣裳上都被染上沖刷不盡的血色。

  她將蓑衣接下來,見他愣愣看著她,還沒反應過來,徑直一把將手裡的蓑衣塞到他的手裡,深吸一口氣,眼中晶晶亮亮,就這樣,瞧著他,囑咐道:

  「你也要小心。」

  話音落的那一刻,她似乎瞧見眼前這男人眸光閃了一閃,終是頷首,轉過身去,只應了聲:

  「好。」

  -

  匆匆兩句話說完,兩個人便各自轉身,背道而馳。

  阿謠跟著周譽,小靴踩在泥濘的道路上,艱難地走著。越遠離岸邊,耳邊越嘈雜起來。

  雨聲、風聲、雷鳴,還有旁邊各種慌亂的說話聲、腳步聲。

  重重嘈雜的聲音交織在一起,愈發讓人聽不清晰。

  在阿謠並未注意到的角落裡,從她自洛陽城出發到抵達揚州這一路上都在盯著她某個人,此時正與那人的同黨交換眼神,各自頷首。

  他們接到了上頭的命令,要借著這場大雨和眼看就要來的洪水,給這位姜二小姐弄一個「死於非命」。

  不過,阿謠無意中被夾雜在這所有聲音里的其中一種聲音給吸引了去。

  那是女子的喊聲,帶著直白的焦急,幾乎喊得聲嘶力竭。

  阿謠努力辨別著聲音傳來的方向,轉頭過去,便看見一個年歲不大的婦人,一直在周圍四處走,邊走邊一遍遍喊著——

  「阿凱——你在哪?阿凱——阿凱——」

  聽的人大約能推斷出,這個叫「阿凱」的,應該是這位婦人的孩子。

  在這潑天的雨幕中,年輕的婦人與自己年紀尚幼的孩子走失,周圍的人都知道洪水要來了,一個個急於奔命,根本無暇管一個母親的求救。這年輕的婦人別無他法,只能這樣用最笨的法子,一遍遍喊著兒子的名字,在周遭四處地找。

  阿謠心軟,又是自打幼時就與家人失散,顛沛流離在外十幾載,最是看不得這樣的事情。是以,她忍不住叫住走在前頭的周譽——

  「這位大人。」

  周譽忙回過身站定,面無表情,只拱手垂目說:

  「不敢當姑娘這聲大人。姑娘有何事只管吩咐便是。」

  阿謠指了指不遠處,那婦人不停尋覓叫喊的身影,解釋道:

  「她的孩子好像找不見了,我們去幫她找找,可以嗎?」

  「恐怕不行,屬下指責在身,現下務必送姑娘回去。」

  那邊婦人撕心裂肺的喊聲又傳過來,一下一下衝擊著阿謠的耳朵。

  「阿凱——阿凱——」

  雖然已經沒有了兒時的記憶,可是阿謠現在聽著那婦人的喊聲,甚至能想像到當年她與家人失散的時候,她的母親胡氏有多著急難捱。

  若是今日不管這事,阿謠的心裡怎麼也過不去。

  只是周譽已經這樣說了,她只好退了一步:

  「那你看這樣行不行,我就在旁邊等著,讓她們兩個去幫忙,可以嗎?」

  阿謠說話的時候,用眼神向周譽示意她身邊扶著她的月心和寶菱。

  周譽是太子影衛,向來只遵太子一個人的命令。可是眼前這位是太子爺心尖上的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