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之後不必說,傲嬌男人開始給新婚妻子寫信了。

  兩本話本各有特色,但是銷量的話,《九十封信》遠遠高過《紅豆》,甚至高過一直在賣的前兩本《海棠花開》和《雁歌》,成了出圈的爆文。

  悵然若失和小甜文不香嗎?為什麼都喜歡追妻火葬場?女孩子喜歡也就罷了,為什麼男性也那麼喜歡?青川發現自己那悶騷大哥何啟明也在偷偷給媳婦寫信的時候,那個心情……

  行吧,你們喜歡就好。

  今年,小蝶定親了,她自己選的人。因為兩人有個共同愛好,那就是,吃。

  小蝶未婚夫是隔壁一個大地主家的幼子,兄弟三個,母親前幾年過世的,已經分家。雖然只繼承了家裡一部分田產,但是經濟情況比一般人都好很多,有漂亮宅子,在縣裡還有一個商鋪。

  那人本身也是讀過書的,只是沒什麼天分,沒有學出什麼來,如今就是個小地主。

  對方的父親知道兒子沒有大本事,就想找個差不多的人家,相互也能幫襯一下,何家就是很不錯的對象。

  何家對這戶人家也滿意,已經分家出來,沒那麼多糟心事。沒有婆婆和姑子,就兩個妯娌,還不住在一起,對小蝶這種人際關係苦手的少女十分友好。

  嫁過去就小兩口,有田有鋪,只要別亂折騰,衣食無憂。

  就在隔壁村子,離得近,萬一有個什麼,娘家人過去也方便。

  最後,這是小蝶自個兒選的,日子還是得自己過,她滿意了,這婚事才長久。

  九月,村里第一批稻子已經打下來,金黃色的稻穗吹響了豐收的號角。

  這天天氣晴好,日曆一翻,寫著『宜嫁娶』三個大字。

  今天是何小蝶大喜的日子,也是何家大喜的日子,何家三個妯娌,天不亮就聚到一起,你煮湯圓,我拉麵條,一個個臉上帶笑,摒棄了之前所有的不合。

  何小蝶穿上大紅色的嫁衣,安安靜靜在房間裡坐著,低頭數著紅色繡花鞋上面的花朵,幾個同村姐妹陪著她說話。

  姑娘的嫁妝都收拾好了,一季兩套八身新衣,新的繡花被面,新棉絮和新褥子,架子床、梳妝檯、大衣櫃、米缸、臉盆、腳桶、茶盤等等一應俱全。還有一套銅鏡和梳妝用具,上好胭脂一套,銀的頭面首飾兩套……

  整整十抬,每一抬都滿滿當當,在村里算是極體面的了。

  隨後兩個嬸子又送上了添妝。何大最近日子不錯,添妝也捨得,兩百文錢的壓箱紅包,一塊碎花布。何四家也差不多,就少了一點點壓箱錢。

  兩個哥哥也送了東西。三郎這邊送了一組雕花屏風,還有五百文壓箱紅包。青川從來出手大方,五百文錢的紅包,三塊緞子,三支時新珠花,還有一組嵌彩寶的黑漆首飾盒。這首飾盒還是宮裡頭出來的,是不是宮廷造的不清楚,反正做工是真好。這點,嫁妝單上也仔細寫出來了。

  同樣來自宮廷的還有一對鯉魚玉佩,是孫姑姑的添妝,原是宮裡某個娘娘的賞賜。鄉下姑娘的嫁妝里能有兩件出自宮廷的東西,說起來都是很長臉的事。

  隨後姜家兩位舅媽也來了,帶來了各自的添妝,銅製湯婆子還有壓箱的紅包。

  廚房裡煮的麵條熟了,撈出來一碗碗的放了整整一個灶台。這邊的湯也熬好了,大骨頭熬了一個晚上,肉都快化了。但湯不是這個時候澆上去的。雪白的麵條要加上一點蘑菇燉雞肉、榨菜、蔥花,放在那並不動。

  直到門口傳來一聲『迎嫁妝的到了——』,她們立刻往有些冷掉的面上澆上了熱滾滾的骨頭湯。

  何大媳婦在前院忙,廚房就交給了何四媳婦。何四媳婦悄悄探出腦袋,低聲問,「來了幾個?」

  何老娘便數清楚了跑過來,手指比出一個八字,「八個。」

  於是廚房裡便端出了熱氣騰騰的八碗麵條。

  院子裡長凳子排開,坐了八個漢子,有老有少,都是男方那邊的親戚,多是叔伯、舅舅、堂兄弟。端麵條的人也有講究,得是新嫁娘的親兄弟親姐妹,所以端麵條的人就是三郎。

  三郎舉著大茶盤,盤上放著八碗面,他一個個的遞過去。

  一個年紀稍長的漢子把一封紅包放在了空的茶盤上,這是『端茶錢』。

  三郎一回廚房,廚房裡的女人立刻圍住了他,「怎麼樣?紅包多少?」

  「五十二文。」三郎哭笑不得的打開紅包,讓她們自己數。女人們仔細數了,點點頭,「還不錯。」

  端茶錢有多有少,少的三十二文,所以大家才說還不錯。

  男方來的八個漢子有些拘謹的坐在長凳上吃麵條,麵條料足,味美,但這會兒在別人的視線里吃起來,卻如豬八戒嘴裡的人參果一樣沒了滋味。

  青川的身份最拿得出手,眾人便讓他過去和男方的人套近乎。青川要是自己願意,幾分鐘就能和人推心置腹起來,所以他很快就和這幾個人聊了起來。

  一直到麵條吃完了,幾個年輕的還拉著青川,表達著自己的相見恨晚,「你們晚上可得早些來吃酒。」男方那邊專門留著三個『親友桌』,是招待新娘的娘家人的。

  麵條吃完了,他們就該抬著嫁妝回去了。

  姜貝妮又將女兒嫁妝從頭到尾數過三遍,覺得這樣的嫁妝抬出去足夠讓別人對新娘的家俬敬畏了,才笑眯眯招呼著男方來抬嫁妝的幾個叔伯和舅舅把東西都抬到婆家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