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頁
“宋芳芳和魯圓鬧了矛盾,其他的知青支持誰?”,本村的男知青基本都聽趙安民的,女知青都聽宋芳芳的。他們倆是知青里的風雲人物,也是知青們都信服的人。正因為有這兩個男女知青的領袖,本村的知青們頗為團結,所以劉家村並沒有發生過本地的村民欺負外來的知青的事件。
“男知青都站在趙安民和宋芳芳那邊,相信他們沒有戀愛,就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認為就算是他們戀愛了,也不關魯圓的事,因為趙安民從來沒有回應過魯圓的喜歡。男知青們都認為魯圓是在無理取鬧,認為她沒有資格干涉趙安民和誰談戀愛。至於女知青,也有一大半也是這個看法。覺得魯圓為了一個不喜歡她的男人和好朋友鬧翻了,是非常不值得的。但也有幾個女知青,是比較同情魯圓的,她們覺得魯圓那麼喜歡趙安民,喜歡了好幾年了,那麼作為魯圓的朋友,宋芳芳就不應該和趙安民走得太近了,哪怕是做朋友呢?覺得她為了和魯圓的友情,也應該對趙安民避避嫌。”
“那你覺得呢?”,劉山隨口問了一句。
“我覺得魯圓完全是自取其辱。她喜歡了趙安民幾年了,趙安民都沒有一點回應,平時還儘量避開她。那她就該有自知之明,換一個喜歡的對象。難道因為她喜歡了趙安民好幾年,趙安民就賣身給她了,不能喜歡別的女同志了?”
這真是很蘇玉的想法。她的確就不是那種會強求別人的感情的人。據劉山所知,當初蘇玉剛剛下鄉來插隊的時候,見到了分外出眾的趙安民,也喜歡過他幾個月的時間。等到發現完全沒有可能,絕對不會得到趙安民的回應之後,她就又輕而易舉的收回了那份喜歡。
年輕人碰見出眾的異性,欣賞或者喜歡都是極其正常的。劉山覺得像蘇玉這樣明白現實,不盲目執著,不強求感情,也是挺好的。
“至於宋芳芳和趙安民這兩個書呆子,我還覺得他們倆挺般配的,畢竟都那麼愛看書。萬一他們找一個不愛看書的對象,哪有什麼共同語言?還不如他們倆湊合在一起得了。”
蘇玉這個學渣竟然還嫌棄愛學習愛上進的人是書呆子?
劉山真是啼笑皆非。
第151章
蘇玉嫁給劉山第二年就懷孕生子。對於數代單傳的劉家來說, 劉山已經算是完成了家族傳宗接代的任務。
劉爹和劉媽也沒有奢望家裡還能出現第二個孫子,所以對於結婚後就利落的懷孕生子的蘇玉是非常滿意的。
因為有基因調節儀的存在,劉山的身體在基因層面上來講, 絕對是健康的。也就是說他不會像是世世代代的祖輩們那樣想要孩子很困難。而是想要孩子就可以要。
不過他對孩子的數量沒有什麼要求,有了一個兒子,滿足了父母和妻子的期待就行了。至於將來還要不要更多的孩子, 就看蘇玉的決定了。她不想再生孩子的話, 那就不再要孩子了。她若是喜歡小孩,想多生幾個, 那麼劉山也養得起。
現在不是古代社會,古代的法制不健全,一個家族要人多勢眾才不容易被外人欺負。但現代社會已經完全不同了, 特別是在城市裡, 所謂的人多勢眾已經基本不成立了。相反還要考慮分給每個孩子的財產,教育資源之類的。若是不能給孩子們提供很好的生活和教育條件,那還是不要生那麼多孩子比較好。
知青那裡紛紛擾擾的, 哪怕女知青魯圓單方面對宋芳芳冷暴力的態度,可是近一年的時間下來, 趙安民和宋芳芳還是依然故我, 他們一直走得相當近,一起學習進步,並不在意外界的目光。而且他們也的確沒有談戀愛,只是志同道合的朋友罷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魯圓的態度顯得越發的不占理了, 哪怕曾經同情魯圓,站在她的角度考慮問題的幾個女知青都反過來勸說她了。
因為趙安民確實不喜歡魯圓,她堅持下去又有什麼結果呢?
而且一年多了, 宋芳芳也確實沒有和趙安民談戀愛,那魯圓對宋芳芳的態度就完全是無理取鬧了。
這幾個女知青也漸漸想明白了,感情的事不能強求,不管魯圓多麼的喜歡趙安民,多麼的痴情執著也好,趙安民就是不喜歡她。那也不是趙安民的錯,趙安民完全有權利選擇他喜歡的姑娘去戀愛和結婚。
不管魯圓單方面喜歡趙安民有多麼深,又付出了多少感情,那也只是魯圓自己的事。不能因為魯圓的付出,就強求不喜歡她的趙安民和她在一起。
沒有人站在魯圓那邊的情況下,她也漸漸頹了。原本魯圓還覺得自己占理,覺得自己和宋芳芳是朋友,宋芳芳就該和她喜歡的趙安民保持距離。
可現實讓她明白,她的喜歡就是她自己的事,不能要求別人為她的喜歡去付出。哪怕是朋友,也沒有理由為了她選擇委屈自己。
向來以自我的為中心的魯圓好像現在才發現世界不是以她為中心的,周圍其他的人,朋友也好,陌生人也好,都不會像是父母家人那樣慣著她,對她百依百順的。痴心喜歡的男人,不會因為她的痴情就喜歡上她。真心相待的朋友,也不會在她無理取鬧的時候一味的順從她讓著她。
這個在家裡備受父母長輩和哥哥們溺愛的姑娘,好像一下子看清楚了現實世界的模樣,忽然就長大了。
這一世鄉中學招新老師的時候,劉建軍照樣拿著推薦參加考試的名額去和女知青們套近乎。
“男知青都站在趙安民和宋芳芳那邊,相信他們沒有戀愛,就是志同道合的朋友。認為就算是他們戀愛了,也不關魯圓的事,因為趙安民從來沒有回應過魯圓的喜歡。男知青們都認為魯圓是在無理取鬧,認為她沒有資格干涉趙安民和誰談戀愛。至於女知青,也有一大半也是這個看法。覺得魯圓為了一個不喜歡她的男人和好朋友鬧翻了,是非常不值得的。但也有幾個女知青,是比較同情魯圓的,她們覺得魯圓那麼喜歡趙安民,喜歡了好幾年了,那麼作為魯圓的朋友,宋芳芳就不應該和趙安民走得太近了,哪怕是做朋友呢?覺得她為了和魯圓的友情,也應該對趙安民避避嫌。”
“那你覺得呢?”,劉山隨口問了一句。
“我覺得魯圓完全是自取其辱。她喜歡了趙安民幾年了,趙安民都沒有一點回應,平時還儘量避開她。那她就該有自知之明,換一個喜歡的對象。難道因為她喜歡了趙安民好幾年,趙安民就賣身給她了,不能喜歡別的女同志了?”
這真是很蘇玉的想法。她的確就不是那種會強求別人的感情的人。據劉山所知,當初蘇玉剛剛下鄉來插隊的時候,見到了分外出眾的趙安民,也喜歡過他幾個月的時間。等到發現完全沒有可能,絕對不會得到趙安民的回應之後,她就又輕而易舉的收回了那份喜歡。
年輕人碰見出眾的異性,欣賞或者喜歡都是極其正常的。劉山覺得像蘇玉這樣明白現實,不盲目執著,不強求感情,也是挺好的。
“至於宋芳芳和趙安民這兩個書呆子,我還覺得他們倆挺般配的,畢竟都那麼愛看書。萬一他們找一個不愛看書的對象,哪有什麼共同語言?還不如他們倆湊合在一起得了。”
蘇玉這個學渣竟然還嫌棄愛學習愛上進的人是書呆子?
劉山真是啼笑皆非。
第151章
蘇玉嫁給劉山第二年就懷孕生子。對於數代單傳的劉家來說, 劉山已經算是完成了家族傳宗接代的任務。
劉爹和劉媽也沒有奢望家裡還能出現第二個孫子,所以對於結婚後就利落的懷孕生子的蘇玉是非常滿意的。
因為有基因調節儀的存在,劉山的身體在基因層面上來講, 絕對是健康的。也就是說他不會像是世世代代的祖輩們那樣想要孩子很困難。而是想要孩子就可以要。
不過他對孩子的數量沒有什麼要求,有了一個兒子,滿足了父母和妻子的期待就行了。至於將來還要不要更多的孩子, 就看蘇玉的決定了。她不想再生孩子的話, 那就不再要孩子了。她若是喜歡小孩,想多生幾個, 那麼劉山也養得起。
現在不是古代社會,古代的法制不健全,一個家族要人多勢眾才不容易被外人欺負。但現代社會已經完全不同了, 特別是在城市裡, 所謂的人多勢眾已經基本不成立了。相反還要考慮分給每個孩子的財產,教育資源之類的。若是不能給孩子們提供很好的生活和教育條件,那還是不要生那麼多孩子比較好。
知青那裡紛紛擾擾的, 哪怕女知青魯圓單方面對宋芳芳冷暴力的態度,可是近一年的時間下來, 趙安民和宋芳芳還是依然故我, 他們一直走得相當近,一起學習進步,並不在意外界的目光。而且他們也的確沒有談戀愛,只是志同道合的朋友罷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魯圓的態度顯得越發的不占理了, 哪怕曾經同情魯圓,站在她的角度考慮問題的幾個女知青都反過來勸說她了。
因為趙安民確實不喜歡魯圓,她堅持下去又有什麼結果呢?
而且一年多了, 宋芳芳也確實沒有和趙安民談戀愛,那魯圓對宋芳芳的態度就完全是無理取鬧了。
這幾個女知青也漸漸想明白了,感情的事不能強求,不管魯圓多麼的喜歡趙安民,多麼的痴情執著也好,趙安民就是不喜歡她。那也不是趙安民的錯,趙安民完全有權利選擇他喜歡的姑娘去戀愛和結婚。
不管魯圓單方面喜歡趙安民有多麼深,又付出了多少感情,那也只是魯圓自己的事。不能因為魯圓的付出,就強求不喜歡她的趙安民和她在一起。
沒有人站在魯圓那邊的情況下,她也漸漸頹了。原本魯圓還覺得自己占理,覺得自己和宋芳芳是朋友,宋芳芳就該和她喜歡的趙安民保持距離。
可現實讓她明白,她的喜歡就是她自己的事,不能要求別人為她的喜歡去付出。哪怕是朋友,也沒有理由為了她選擇委屈自己。
向來以自我的為中心的魯圓好像現在才發現世界不是以她為中心的,周圍其他的人,朋友也好,陌生人也好,都不會像是父母家人那樣慣著她,對她百依百順的。痴心喜歡的男人,不會因為她的痴情就喜歡上她。真心相待的朋友,也不會在她無理取鬧的時候一味的順從她讓著她。
這個在家裡備受父母長輩和哥哥們溺愛的姑娘,好像一下子看清楚了現實世界的模樣,忽然就長大了。
這一世鄉中學招新老師的時候,劉建軍照樣拿著推薦參加考試的名額去和女知青們套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