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頁
然而似乎,事情跟他預想的有些出入。以前都是姜老太太經手收鞋子的事情,現如今卻變成了姜家大爺爺?哪怕很清楚姜家大爺爺在姜氏族人心裡的地位更高,也更有話語權,李掌柜仍是更加期盼繼續跟姜老太太接觸。
不過很明顯,姜三海不打算讓姜老太太繼續接手此事,當著姜老太太的面直接推給了姜大爺爺。
姜老太太愣了愣,原本想要說些什麼,卻被姜菱拉住了胳膊。
姜菱是無所謂誰接手此事的。如若姜老太太不嫌麻煩和累,想要繼續收賣鞋子,權當打發時間,也挺好的。而如若姜老太太不願意繼續折騰這些事兒,那就安安心心在家裡享福就好。他們家現如今真不缺銀子,不管是哪一房都能養得起姜家二老。
但是,姜三海明顯想的更多。
而既然姜三海發了話,姜菱聳聳肩,毫無異議就站在了姜三海這一邊。與此同時,她還幫忙攔下了想要出聲的姜老太太。
對姜老太太而言,整個姜家,姜三海說的話都沒有姜菱說的有用。姜三海不讓她繼續賣鞋子,她還有些不情願。可姜菱一個阻攔,姜老太太再不樂意也立馬不出聲了。
再然後,饒是李掌柜非常失望,卻也只能跟姜家大爺爺對接了。
話已經出口,姜家村這筆生意李掌柜肯定不敢隨意再推掉了。只是……也罷,原本他還想著以後都由他親自來姜家村,現下看來,還是繼續讓他手下的人來姜家村吧……
因著李掌柜突如其來的造訪,姜大爺爺解決了壓在心頭許久的大難題迎刃而解,當即也顧不上在姜家逗留,連忙起身出門去告訴一眾鄉親這個好消息去了。
李掌柜也被拉了出去。儘管,他很想留下來好生跟姜菱以及姜三海繼續攀攀關係。
眼看著姜大爺爺樂呵呵的拉走了李掌柜,姜菱撇撇嘴,無視李掌柜滿臉的欲言又止,只是小小聲的跟姜老太太嘀咕了起來:「娘,三哥現如今的身份不一樣了。您可一定要把官夫人的姿態擺起來,以後別再經手這些銀錢的事情了。省得有些不懷好意的人逮著機會冤枉咱三哥,非要說你這個親娘欺壓族人和鄉親,賺他們的銀錢。」
「這是什麼話?我什麼時候欺壓他們了?再說了,那鞋子本來就是買一個價錢、賣一個價錢,怎麼就有錯了?」姜老太太頓時就炸了,氣哄哄的嚷道。
「以前肯定沒錯。咱們正兒八經的做生意,堂堂正正,又沒礙著誰,肯定沒人說咱們的不是。但是現下……」朝著姜三海努努嘴,姜菱笑了起來,「誰讓咱三哥太厲害了,年紀輕輕就寒門出貴子,當上了大官。娘你可千萬要好好享享三哥的福,這麼多年多辛苦才把三哥這個兒子供出來呀!從今往後,娘你只需要沒事出去村里轉一轉,心情好了就跟大家說說你是如何教養出咱家三哥這麼厲害的兒子就行了。」
姜菱說話還是很有水平的,姜老太太不但聽懂了其中的厲害關係,也頃刻間被安撫的心下舒坦,連連點頭:「可不是?放眼整個姜家村,誰能有老娘會教養孩子?咱家的孩子有一個算一個,各個都又懂事又孝順,而且還特別的能幹,老厲害了。這可全都是我這個親娘的功勞,誰不承認我會教養孩子?」
「就是這個理。所以說啊,咱們這次回來就多給家裡添幾畝地,爹娘閒了想跟大哥大嫂一塊種地也行。太累了就把田地租給村裡的族人和鄉親,左右都是知根知底的老相識,爹娘心下有數,也不怕被人矇騙了。」很清楚姜老爺子和姜老太太都不是會閒在家裡什麼事也不做的性子,姜菱開解道。
「對。我跟菱兒商量過,此次回來不但家裡要添幾畝田地,也要再多建兩個院子。眼看著咱們家的人口越來越多,以後回來只怕會住不下,總不能還去別人家借住吧!」姜三海點點頭,跟著說道。
「建院子?建在哪兒?」買田地的事情,姜老爺子沒有異議。種了一輩子的地,田地就是他們這些農戶人家的命根。雖然以前很窮,可他們一家老小確實都是靠家裡的田地養大的。現下家裡有了多的銀子,再添置幾畝田地,他很樂意。
就如同姜菱說的那樣,他們可以自己種,種不過來就租給相熟的族人和鄉親,決計不怕荒了地。
但是建院子,姜老爺子第一反應就是姜三海想要分家了。姜菱已經出嫁,姜老爺子肯定留不住。但是姜三海以及姜家其他幾兄弟,姜老爺子抿抿嘴,不是很想分家。至少,不是這麼快就分家,最起碼也要再多等幾年。
「就咱們現有的院子,再往左右擴充。我明日去找大堂伯問問,如若可以,咱家把這附近的地都圈了。」早先因著姜老太太脾氣不怎麼好,姜家村一眾鄉親都不是很樂意礙著姜老太太住。乃至於姜家而今的院子左右兩邊都有一塊不小的空地,正合乎姜三海和姜菱的心意。
不過如此一擴建,以後就真的是左鄰右舍了。隔著一道牆,各家的小秘密只怕都得再捂緊一些,嗓門稍微大點就要被聽了去,亦是村裡的常態了。
姜老爺子卻是並不在意。聽聞不是分家,只是擴建自家院子,他立馬應了聲:「行,就按著你們兄妹商量的來。」
姜大哥、姜二哥和姜四哥也差點以為姜三海的意思是分家,直接被嚇了一跳。等到弄清楚姜三海不是這個意思,三人很有默契的只管點頭,全然沒有半點的反對意見,一切任憑姜三海和姜菱安排。
不過很明顯,姜三海不打算讓姜老太太繼續接手此事,當著姜老太太的面直接推給了姜大爺爺。
姜老太太愣了愣,原本想要說些什麼,卻被姜菱拉住了胳膊。
姜菱是無所謂誰接手此事的。如若姜老太太不嫌麻煩和累,想要繼續收賣鞋子,權當打發時間,也挺好的。而如若姜老太太不願意繼續折騰這些事兒,那就安安心心在家裡享福就好。他們家現如今真不缺銀子,不管是哪一房都能養得起姜家二老。
但是,姜三海明顯想的更多。
而既然姜三海發了話,姜菱聳聳肩,毫無異議就站在了姜三海這一邊。與此同時,她還幫忙攔下了想要出聲的姜老太太。
對姜老太太而言,整個姜家,姜三海說的話都沒有姜菱說的有用。姜三海不讓她繼續賣鞋子,她還有些不情願。可姜菱一個阻攔,姜老太太再不樂意也立馬不出聲了。
再然後,饒是李掌柜非常失望,卻也只能跟姜家大爺爺對接了。
話已經出口,姜家村這筆生意李掌柜肯定不敢隨意再推掉了。只是……也罷,原本他還想著以後都由他親自來姜家村,現下看來,還是繼續讓他手下的人來姜家村吧……
因著李掌柜突如其來的造訪,姜大爺爺解決了壓在心頭許久的大難題迎刃而解,當即也顧不上在姜家逗留,連忙起身出門去告訴一眾鄉親這個好消息去了。
李掌柜也被拉了出去。儘管,他很想留下來好生跟姜菱以及姜三海繼續攀攀關係。
眼看著姜大爺爺樂呵呵的拉走了李掌柜,姜菱撇撇嘴,無視李掌柜滿臉的欲言又止,只是小小聲的跟姜老太太嘀咕了起來:「娘,三哥現如今的身份不一樣了。您可一定要把官夫人的姿態擺起來,以後別再經手這些銀錢的事情了。省得有些不懷好意的人逮著機會冤枉咱三哥,非要說你這個親娘欺壓族人和鄉親,賺他們的銀錢。」
「這是什麼話?我什麼時候欺壓他們了?再說了,那鞋子本來就是買一個價錢、賣一個價錢,怎麼就有錯了?」姜老太太頓時就炸了,氣哄哄的嚷道。
「以前肯定沒錯。咱們正兒八經的做生意,堂堂正正,又沒礙著誰,肯定沒人說咱們的不是。但是現下……」朝著姜三海努努嘴,姜菱笑了起來,「誰讓咱三哥太厲害了,年紀輕輕就寒門出貴子,當上了大官。娘你可千萬要好好享享三哥的福,這麼多年多辛苦才把三哥這個兒子供出來呀!從今往後,娘你只需要沒事出去村里轉一轉,心情好了就跟大家說說你是如何教養出咱家三哥這麼厲害的兒子就行了。」
姜菱說話還是很有水平的,姜老太太不但聽懂了其中的厲害關係,也頃刻間被安撫的心下舒坦,連連點頭:「可不是?放眼整個姜家村,誰能有老娘會教養孩子?咱家的孩子有一個算一個,各個都又懂事又孝順,而且還特別的能幹,老厲害了。這可全都是我這個親娘的功勞,誰不承認我會教養孩子?」
「就是這個理。所以說啊,咱們這次回來就多給家裡添幾畝地,爹娘閒了想跟大哥大嫂一塊種地也行。太累了就把田地租給村裡的族人和鄉親,左右都是知根知底的老相識,爹娘心下有數,也不怕被人矇騙了。」很清楚姜老爺子和姜老太太都不是會閒在家裡什麼事也不做的性子,姜菱開解道。
「對。我跟菱兒商量過,此次回來不但家裡要添幾畝田地,也要再多建兩個院子。眼看著咱們家的人口越來越多,以後回來只怕會住不下,總不能還去別人家借住吧!」姜三海點點頭,跟著說道。
「建院子?建在哪兒?」買田地的事情,姜老爺子沒有異議。種了一輩子的地,田地就是他們這些農戶人家的命根。雖然以前很窮,可他們一家老小確實都是靠家裡的田地養大的。現下家裡有了多的銀子,再添置幾畝田地,他很樂意。
就如同姜菱說的那樣,他們可以自己種,種不過來就租給相熟的族人和鄉親,決計不怕荒了地。
但是建院子,姜老爺子第一反應就是姜三海想要分家了。姜菱已經出嫁,姜老爺子肯定留不住。但是姜三海以及姜家其他幾兄弟,姜老爺子抿抿嘴,不是很想分家。至少,不是這麼快就分家,最起碼也要再多等幾年。
「就咱們現有的院子,再往左右擴充。我明日去找大堂伯問問,如若可以,咱家把這附近的地都圈了。」早先因著姜老太太脾氣不怎麼好,姜家村一眾鄉親都不是很樂意礙著姜老太太住。乃至於姜家而今的院子左右兩邊都有一塊不小的空地,正合乎姜三海和姜菱的心意。
不過如此一擴建,以後就真的是左鄰右舍了。隔著一道牆,各家的小秘密只怕都得再捂緊一些,嗓門稍微大點就要被聽了去,亦是村裡的常態了。
姜老爺子卻是並不在意。聽聞不是分家,只是擴建自家院子,他立馬應了聲:「行,就按著你們兄妹商量的來。」
姜大哥、姜二哥和姜四哥也差點以為姜三海的意思是分家,直接被嚇了一跳。等到弄清楚姜三海不是這個意思,三人很有默契的只管點頭,全然沒有半點的反對意見,一切任憑姜三海和姜菱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