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頁
依附武則天的寵臣張易之,後來張易之被殺,中宗復位,神龍元年被貶為瀧州參軍,不久宋之問逃回洛陽。
《新唐書》記載他逃回洛陽匿居友人張仲之家,後來他知道張仲之與王同皎要謀殺武三思,宋之問就很苟的把他們賣了,立大功,重回權利中心。後來,安樂公主權利漸盛,宋之問就站在安樂那派,所以太平公主很恨他,畢竟他曾和太平有過一腿。
中宗想提拔他為中書舍人,太平就揭發他受賄,於是被下遷為越州長史。景龍三年六月,中宗崩,景雲元年睿宗即位,認為他依附張易之,投靠武三思,屢不悔改,便將他流放欽州。
先天元年八月,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宋之問被賜死於徙所。
蘇書看如今面容稚嫩的男子知道歷史上的一切都還未發生。
「不知郎君將去往何處?」
宋之問笑了笑,面上不掩驕傲:「長安,赴任。」
蘇書立馬說失敬失敬:「郎君真是年少有為,不知郎君可識得沈佺期?」
宋之問的臉黑了下來:「你認識他?」
蘇書點了點頭:「相州內黃的沈佺期,你認識嗎?」
宋之問的神色變了又變:「在下與沈兄同為上元元年的進士。」他沒想到隨便救個人都能和沈佺期攀上關係,「不知姑娘與他是何關係?」
蘇書本想說妻子,但誰知道宋之問清楚多少沈佺期的事,只得轉過彎道:「表親,小女子家中遭洪水只有我一人逃脫,本想去相州內黃奈何盤纏不夠,小女子聽聞表哥中了進士,要到長安赴任,長安比相州近些,便想去長安投靠表哥。」
蘇書本想著她都這樣說了,宋之問肯定要提出與她同行,哪知他哦了一聲再無下文,蘇書只好厚著臉皮說:「小女子可否與郎君同行?找到表哥定然感謝你的救命之恩。」
宋之問本來是想救了她好訛詐一筆,誰知道她竟然認識沈佺期,雖恨得牙痒痒,卻不得不說:「好。」
同僚一場,他只能寄希望於在沈佺期哪兒可以拿到更多回報。
蘇書展眉一笑:「那就謝過郎君。」
作者有話要說: 唐朝的番外,糾結了很久才敢下筆,本來想寫李白、楊貴妃那些人,可他們太有名了,沈佺期和宋之問從唐高宗到唐玄宗,歷經幾十年,感覺他們的人生很有代表性。沈佺期做過五載尚書,武則天時期他很受寵,後來也沉浮一段時間,晚年還算安好,武則天和唐玄宗都挺看重他。
爭取下章就把唐朝完結,然後寫宋。
前段時間去看了電影姜子牙,好想吐槽啊,帝辛的配音好像太監,動漫人物也猥瑣、丑,一邊看一邊痛心,啥什麼帝辛能帥一回……
第78章 長安道番二
唐高宗上元二年二月,宋之問、沈佺期等上任新官一同進宮拜謝天皇天后。
沈佺期也就是子受,他見到武則天后就趁機打量,想看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究竟長什麼模樣,有什麼三頭六臂,經歷了那麼多事,他已不是什麼迂腐的人,不會像這個時代的其他男子一樣認為女人不得干政。何況,武則天的功績比許多男皇帝都高,既然如此,當一個男人的臣子還是做女人的臣子又有什麼分別呢。
他們拜謝時,武則天一身華貴朝服,雍容尊貴,她長得很端莊,眉宇間自有一股威嚴,長眉大眼,不同於江南女子的嬌俏柔美,她舉手投足更大方有氣勢,比之帝王派頭十足的唐高宗也毫不遜色。
子受不得不承認,女子也當有兒郎本色。
他不敢打量的太明顯,只瞟了幾眼就垂下頭去。天皇天后誇了幾句,新官們就按照自己的官職去上差。
子受對別人的印象不怎麼深刻,其中一個叫宋之問的他倒是印象頗深,宋之問長得很英俊,一雙桃花眼,總是若有若無打量他,似乎有話想說。宋之問和他官職一樣是八品協律郎,在同一個地方任職,免不了會有很多來往。
子受對宋之問不熟悉,對自己這具身體沈佺期的命運也不熟,他記得他剛穿到唐朝就成了襁褓中的嬰兒,從蹣跚學步到牙牙學語,每一段記憶都屬於子受而不是歷史中的沈佺期。他穿到唐朝後,時空手鍊突然就出問題再也啟動不了,好在他從前在秦朝扮演韓非時趁機看了不少歷史書,唐宋元明清他沒少了解,所以他知道唐太宗,了解唐高宗,對武則天也略知一二,不過像沈佺期和宋之問這種在後世不太有名歷史記載也不多的臣子他就兩眼摸黑了。
宋之問是個很擅長左右逢源的人,這屆獲得官職的進士他都能厚著臉皮稱兄道弟,不管熟不熟叫兩聲兄弟總不會少塊肉還能讓人覺得他人緣好,一般的人也不會無緣無故拂別人面子,然後大家一來二去就真的「王兄、李兄」的叫了起來,一群人裡面總有那麼幾個人要擔當交際達人的角色。
宋之問無疑很稱職。
這日,子受完成任務,打算回他租住的宅院休息,剛走出處理公務的地方就遇到宋之問,他靠在一根雕刻花鳥的木頭柱旁,慵懶的站著,身穿官服,整個人顯得越發清朗俊瘦,長身玉立就是形容他。子受承認,他現在的這具身體沒有宋之問長得好看,他的好看是比芝蘭玉樹多三分俗,倒顯得少了煙火氣,讓人覺得足以親近,不那麼高不可攀。不過,子受並不喜歡這種好看,會讓他想到後世的小白臉,看了那麼多人,他還是覺得原來的自己最俊美偉岸。
《新唐書》記載他逃回洛陽匿居友人張仲之家,後來他知道張仲之與王同皎要謀殺武三思,宋之問就很苟的把他們賣了,立大功,重回權利中心。後來,安樂公主權利漸盛,宋之問就站在安樂那派,所以太平公主很恨他,畢竟他曾和太平有過一腿。
中宗想提拔他為中書舍人,太平就揭發他受賄,於是被下遷為越州長史。景龍三年六月,中宗崩,景雲元年睿宗即位,認為他依附張易之,投靠武三思,屢不悔改,便將他流放欽州。
先天元年八月,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宋之問被賜死於徙所。
蘇書看如今面容稚嫩的男子知道歷史上的一切都還未發生。
「不知郎君將去往何處?」
宋之問笑了笑,面上不掩驕傲:「長安,赴任。」
蘇書立馬說失敬失敬:「郎君真是年少有為,不知郎君可識得沈佺期?」
宋之問的臉黑了下來:「你認識他?」
蘇書點了點頭:「相州內黃的沈佺期,你認識嗎?」
宋之問的神色變了又變:「在下與沈兄同為上元元年的進士。」他沒想到隨便救個人都能和沈佺期攀上關係,「不知姑娘與他是何關係?」
蘇書本想說妻子,但誰知道宋之問清楚多少沈佺期的事,只得轉過彎道:「表親,小女子家中遭洪水只有我一人逃脫,本想去相州內黃奈何盤纏不夠,小女子聽聞表哥中了進士,要到長安赴任,長安比相州近些,便想去長安投靠表哥。」
蘇書本想著她都這樣說了,宋之問肯定要提出與她同行,哪知他哦了一聲再無下文,蘇書只好厚著臉皮說:「小女子可否與郎君同行?找到表哥定然感謝你的救命之恩。」
宋之問本來是想救了她好訛詐一筆,誰知道她竟然認識沈佺期,雖恨得牙痒痒,卻不得不說:「好。」
同僚一場,他只能寄希望於在沈佺期哪兒可以拿到更多回報。
蘇書展眉一笑:「那就謝過郎君。」
作者有話要說: 唐朝的番外,糾結了很久才敢下筆,本來想寫李白、楊貴妃那些人,可他們太有名了,沈佺期和宋之問從唐高宗到唐玄宗,歷經幾十年,感覺他們的人生很有代表性。沈佺期做過五載尚書,武則天時期他很受寵,後來也沉浮一段時間,晚年還算安好,武則天和唐玄宗都挺看重他。
爭取下章就把唐朝完結,然後寫宋。
前段時間去看了電影姜子牙,好想吐槽啊,帝辛的配音好像太監,動漫人物也猥瑣、丑,一邊看一邊痛心,啥什麼帝辛能帥一回……
第78章 長安道番二
唐高宗上元二年二月,宋之問、沈佺期等上任新官一同進宮拜謝天皇天后。
沈佺期也就是子受,他見到武則天后就趁機打量,想看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究竟長什麼模樣,有什麼三頭六臂,經歷了那麼多事,他已不是什麼迂腐的人,不會像這個時代的其他男子一樣認為女人不得干政。何況,武則天的功績比許多男皇帝都高,既然如此,當一個男人的臣子還是做女人的臣子又有什麼分別呢。
他們拜謝時,武則天一身華貴朝服,雍容尊貴,她長得很端莊,眉宇間自有一股威嚴,長眉大眼,不同於江南女子的嬌俏柔美,她舉手投足更大方有氣勢,比之帝王派頭十足的唐高宗也毫不遜色。
子受不得不承認,女子也當有兒郎本色。
他不敢打量的太明顯,只瞟了幾眼就垂下頭去。天皇天后誇了幾句,新官們就按照自己的官職去上差。
子受對別人的印象不怎麼深刻,其中一個叫宋之問的他倒是印象頗深,宋之問長得很英俊,一雙桃花眼,總是若有若無打量他,似乎有話想說。宋之問和他官職一樣是八品協律郎,在同一個地方任職,免不了會有很多來往。
子受對宋之問不熟悉,對自己這具身體沈佺期的命運也不熟,他記得他剛穿到唐朝就成了襁褓中的嬰兒,從蹣跚學步到牙牙學語,每一段記憶都屬於子受而不是歷史中的沈佺期。他穿到唐朝後,時空手鍊突然就出問題再也啟動不了,好在他從前在秦朝扮演韓非時趁機看了不少歷史書,唐宋元明清他沒少了解,所以他知道唐太宗,了解唐高宗,對武則天也略知一二,不過像沈佺期和宋之問這種在後世不太有名歷史記載也不多的臣子他就兩眼摸黑了。
宋之問是個很擅長左右逢源的人,這屆獲得官職的進士他都能厚著臉皮稱兄道弟,不管熟不熟叫兩聲兄弟總不會少塊肉還能讓人覺得他人緣好,一般的人也不會無緣無故拂別人面子,然後大家一來二去就真的「王兄、李兄」的叫了起來,一群人裡面總有那麼幾個人要擔當交際達人的角色。
宋之問無疑很稱職。
這日,子受完成任務,打算回他租住的宅院休息,剛走出處理公務的地方就遇到宋之問,他靠在一根雕刻花鳥的木頭柱旁,慵懶的站著,身穿官服,整個人顯得越發清朗俊瘦,長身玉立就是形容他。子受承認,他現在的這具身體沒有宋之問長得好看,他的好看是比芝蘭玉樹多三分俗,倒顯得少了煙火氣,讓人覺得足以親近,不那麼高不可攀。不過,子受並不喜歡這種好看,會讓他想到後世的小白臉,看了那麼多人,他還是覺得原來的自己最俊美偉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