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您這是第一次來嶺南嗎?」周然這回開口,好像一瞬間換了一種語氣,輕鬆,爽朗了許多,看著沈適道,「應該多瞧瞧我們這的鄉俗。」
「什麼鄉俗?」沈適問。
外婆這時候「哎呦」了一聲,拉著沈適的手,說:「你平時都在外邊,這回和囡囡辦了事兒,讓她多給你講講,帶你看看。」
沈適看向陳迦南,目光詢問。
陳迦南靜了靜,看著外婆說:「他平時很忙,還得經常加班,哪有時間聽我說這些,您把自己管好就行。」
「我不管,你媽管多累啊。」外婆說。
陳迦南:「好了我們今天不說這個,馬上就要到了,外婆您得跟緊我,不許亂跑,聽到了嗎?」
車裡又安靜起來。
大概過了五分鐘左右,車子拐進了一個小巷道,往前開出百來十米,停在一家掛著紅燈籠的門前。
一堆人下來,周然去停車。
晚風灌進脖子裡,陳迦南縮了縮,聽到裡邊有很多說話聲,大概也是很熱鬧的樣子。她正要去拉外婆的手,外婆卻握著沈適的手,往屋裡去。
毛毛「哎」了一聲:「外婆這是在看著孫女婿啊。」
陳迦南泄氣,一時也不知道怎麼辦,只能將錯就錯,和毛毛一起往裡面走,道:「你兒子呢?」
「周晏康這個小王八蛋,這會兒怕是已經吃了一圈了。」
陳迦南笑:「我們快進去吧。」
剛進門,有一扇圓形的屏風擋著,走過去,就看見一個大院子,燈火通明,擺了十桌宴席,搭著台子,台子上有人唱戲。
「弄的真熱鬧。」陳迦南說。
院子裡有很多人,都是巷道的街坊,大多都是老人和小孩,鮮少有年輕人,卻也是和和氣氣,有說有笑。大紅燈籠高高掛了一圈,每一桌都擺好了酒菜,就等著入席了。小孩手裡拿著氣球,笑眯眯的在桌子下面鑽來鑽去,叫大人一陣好找。
周然媽穿著大紅羽絨服,笑著朝外婆走過來。
「大姐,您來了。毛毛給你點了你最愛看的折子戲,看完我們還和以前一樣打麻將好不好?」周然媽七十歲,整天笑呵呵,看著像五十出頭。
「好好好。」外婆歪著頭,笑的特別慈祥,「小蓮等會兒就來了。」
陳迦南站在身後,眼睛有些濕。
周然媽帶他們坐到了第一桌,看折子戲最好的位置,接著就去忙別的事,招呼別的客人去了。
四周都是歡笑和戲曲,一桌人談笑風生。
外婆指著一個地方,對沈適說:「看看那邊房子,拾掇得漂亮不?紅紅火火的,看著就喜慶。」
沈適低頭:「您喜歡熱鬧。」
外婆笑笑:「你說熱鬧啊,倒也還好,有時候也愛清淨,可就是看著這些大紅喜慶的東西,那心裡呀,好像就沒啥難過的事兒了。」
陳迦南正在倒茶,聽他和外婆說話。
沈適問外婆:「您有難過的事兒嗎?」
外婆沉默了一會兒,像是笑著再看戲,看著台子上的人穿著戲服唱了一出《四郎探母》,微微嘆了一口氣,說:「你外公不愛看戲,可是我愛看,他就老陪著我看,看一晚上。」
這話是對陳迦南說的,可外婆的眼睛卻盯著戲台。
「外公脾氣好,被你欺負了一輩子。」陳迦南看著外婆。
外婆的目光有些迷離,也不知道是看見了什麼,嘴上卻是笑的:「是啊,一輩子,趕明兒到了地下,我還是要欺負他。」
「您怎麼欺負?」這話是沈適問的。
外婆說:「我就是想問問他,那會兒怎麼不打個招呼,就那麼走了呢,他還沒看到囡囡結婚呢。」
陳迦南輕輕笑著,擦了擦眼角。
當年的外公已經是晚期,終日躺在床上受著病痛折磨。那個晚上大概是他們家最難熬的時候了,外婆坐在沙發上抽了一宿的煙,外公自個悄悄拔了針,走了。
「好了陳秀芹女士,我們看戲吧。」陳迦南說。
沈適接上話:「《四郎探母》,是好戲。」
陳迦南鼻子一頓酸楚,剛低下頭,沈適遞了一張紙巾過來。她看了那紙巾一眼,伸手拿了去。
宴席很快開始了,敲鑼打鼓唱大戲。
周然媽嫁的男人比她小三歲,兩人也算是中年相識的半路夫妻,後來各自離婚,這一回,也是拿出了捅破天的勇氣,辦婚禮。兩人的感情,看起來比想像中的好。
大戲唱了一半,周然媽站在戲台上,拿著話筒,對街坊們說:「大家吃好喝好,吃不好不能走啊。」
眾人鬨笑,大戲又唱起來。
外婆哼著小曲兒,拉著毛毛的兒子周晏康一起看,給小孩講故事,看著好好一個人,說話也不會顛三倒四了。
一桌桌人吃著,熱鬧著,笑的也喜慶。
陳迦南站了起來給外婆盛湯,順便也給沈適盛了一碗,他要笑不笑的看著她,也不說話,低頭默默喝起來。
宴過一半,周然和毛毛來敬酒。
陳迦南正在給康康剝蝦,一邊哄著外婆再喝點湯,一邊和毛毛說話,餘光里,沈適和周然喝了好幾杯。
酒過三巡,兩個男人出去抽菸。
擁擠狹窄的巷道里,路燈昏昏暗暗,落在地上,院牆隔了裡頭和外頭,裡頭熱火,外頭安靜,適合說話。
「什麼鄉俗?」沈適問。
外婆這時候「哎呦」了一聲,拉著沈適的手,說:「你平時都在外邊,這回和囡囡辦了事兒,讓她多給你講講,帶你看看。」
沈適看向陳迦南,目光詢問。
陳迦南靜了靜,看著外婆說:「他平時很忙,還得經常加班,哪有時間聽我說這些,您把自己管好就行。」
「我不管,你媽管多累啊。」外婆說。
陳迦南:「好了我們今天不說這個,馬上就要到了,外婆您得跟緊我,不許亂跑,聽到了嗎?」
車裡又安靜起來。
大概過了五分鐘左右,車子拐進了一個小巷道,往前開出百來十米,停在一家掛著紅燈籠的門前。
一堆人下來,周然去停車。
晚風灌進脖子裡,陳迦南縮了縮,聽到裡邊有很多說話聲,大概也是很熱鬧的樣子。她正要去拉外婆的手,外婆卻握著沈適的手,往屋裡去。
毛毛「哎」了一聲:「外婆這是在看著孫女婿啊。」
陳迦南泄氣,一時也不知道怎麼辦,只能將錯就錯,和毛毛一起往裡面走,道:「你兒子呢?」
「周晏康這個小王八蛋,這會兒怕是已經吃了一圈了。」
陳迦南笑:「我們快進去吧。」
剛進門,有一扇圓形的屏風擋著,走過去,就看見一個大院子,燈火通明,擺了十桌宴席,搭著台子,台子上有人唱戲。
「弄的真熱鬧。」陳迦南說。
院子裡有很多人,都是巷道的街坊,大多都是老人和小孩,鮮少有年輕人,卻也是和和氣氣,有說有笑。大紅燈籠高高掛了一圈,每一桌都擺好了酒菜,就等著入席了。小孩手裡拿著氣球,笑眯眯的在桌子下面鑽來鑽去,叫大人一陣好找。
周然媽穿著大紅羽絨服,笑著朝外婆走過來。
「大姐,您來了。毛毛給你點了你最愛看的折子戲,看完我們還和以前一樣打麻將好不好?」周然媽七十歲,整天笑呵呵,看著像五十出頭。
「好好好。」外婆歪著頭,笑的特別慈祥,「小蓮等會兒就來了。」
陳迦南站在身後,眼睛有些濕。
周然媽帶他們坐到了第一桌,看折子戲最好的位置,接著就去忙別的事,招呼別的客人去了。
四周都是歡笑和戲曲,一桌人談笑風生。
外婆指著一個地方,對沈適說:「看看那邊房子,拾掇得漂亮不?紅紅火火的,看著就喜慶。」
沈適低頭:「您喜歡熱鬧。」
外婆笑笑:「你說熱鬧啊,倒也還好,有時候也愛清淨,可就是看著這些大紅喜慶的東西,那心裡呀,好像就沒啥難過的事兒了。」
陳迦南正在倒茶,聽他和外婆說話。
沈適問外婆:「您有難過的事兒嗎?」
外婆沉默了一會兒,像是笑著再看戲,看著台子上的人穿著戲服唱了一出《四郎探母》,微微嘆了一口氣,說:「你外公不愛看戲,可是我愛看,他就老陪著我看,看一晚上。」
這話是對陳迦南說的,可外婆的眼睛卻盯著戲台。
「外公脾氣好,被你欺負了一輩子。」陳迦南看著外婆。
外婆的目光有些迷離,也不知道是看見了什麼,嘴上卻是笑的:「是啊,一輩子,趕明兒到了地下,我還是要欺負他。」
「您怎麼欺負?」這話是沈適問的。
外婆說:「我就是想問問他,那會兒怎麼不打個招呼,就那麼走了呢,他還沒看到囡囡結婚呢。」
陳迦南輕輕笑著,擦了擦眼角。
當年的外公已經是晚期,終日躺在床上受著病痛折磨。那個晚上大概是他們家最難熬的時候了,外婆坐在沙發上抽了一宿的煙,外公自個悄悄拔了針,走了。
「好了陳秀芹女士,我們看戲吧。」陳迦南說。
沈適接上話:「《四郎探母》,是好戲。」
陳迦南鼻子一頓酸楚,剛低下頭,沈適遞了一張紙巾過來。她看了那紙巾一眼,伸手拿了去。
宴席很快開始了,敲鑼打鼓唱大戲。
周然媽嫁的男人比她小三歲,兩人也算是中年相識的半路夫妻,後來各自離婚,這一回,也是拿出了捅破天的勇氣,辦婚禮。兩人的感情,看起來比想像中的好。
大戲唱了一半,周然媽站在戲台上,拿著話筒,對街坊們說:「大家吃好喝好,吃不好不能走啊。」
眾人鬨笑,大戲又唱起來。
外婆哼著小曲兒,拉著毛毛的兒子周晏康一起看,給小孩講故事,看著好好一個人,說話也不會顛三倒四了。
一桌桌人吃著,熱鬧著,笑的也喜慶。
陳迦南站了起來給外婆盛湯,順便也給沈適盛了一碗,他要笑不笑的看著她,也不說話,低頭默默喝起來。
宴過一半,周然和毛毛來敬酒。
陳迦南正在給康康剝蝦,一邊哄著外婆再喝點湯,一邊和毛毛說話,餘光里,沈適和周然喝了好幾杯。
酒過三巡,兩個男人出去抽菸。
擁擠狹窄的巷道里,路燈昏昏暗暗,落在地上,院牆隔了裡頭和外頭,裡頭熱火,外頭安靜,適合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