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林殊才不管他們,死也不給看。

  夜裡才在帳篷裡面支了燈,一筆一划地給他寫回信。

  她簡單地將自己這些日子發生的事情和他交代了一下,郁寧沒有把事情告訴督主,林殊覺得他做得很對,督主提前去了臨安,此時郁相監國,晉王虎視眈眈,正是需要穩定局勢的關鍵時刻,沒必要讓他白擔心一場。而現在她已經回來了,和他說一聲免得他以後知道了找她算帳,那可就大不好了……

  林殊寫完了信,將信封好,熄了燈。

  第二天,全軍收拾齊整,步伐整齊地往臨安前進。

  ……

  於北,郁寧先行一步。

  於東北,張暘緊追其後。

  於南,各地軍閥勢力躁動。

  在離臨安不遠的崇山一帶,晉王的鐵騎帶著絕對的殺伐之氣,翻山越嶺,塵土撲撲往臨安行進。

  ——

  嘉慶十六年,七月。

  瀋水閣。

  季星河將從南邊快馬加鞭寄過來的信展開,就看見可林殊那獨特的一手圓潤的小楷,就如同那個小姑娘一般虎頭虎腦。

  目光一行一行地掃過去,他的笑意冷了下來,等到看到最後的時候,一張面孔已經是面若冰霜了。

  小姑娘字裡行間都是得意洋洋,像是一隻等著誇獎的小狐狸。

  然而,那些觸目驚心的詞語,五天,徐圓朗,還有絕對的兵力壓制。若是國公爺晚到一步,或者這個徐圓朗更加警覺一點的話……

  本應該乖乖給小姑娘順毛擼的男人,卻生生折斷了手裡的毛筆,然後再將1那隻折斷了的毛筆沾了墨,內心翻湧著怒意和想要把這個學藝不精的小傢伙抓起來打一頓的衝動,一條一條將她那些計策的破綻寫了下來。

  等寫滿了整整兩張紙,他才覺得不能太打擊她的積極性了,這才收了手。

  淡漠地將人喚了進來,「郁寧到了哪裡了?」

  底下人被他的語氣凍住了趕緊回答道,「回督主,婁縣。」

  季星河淡淡地唔了一聲,將毛筆一丟,收起了信來。

  郁寧從來沒有想過,原來自己一個錯誤的決定會讓他得罪這麼兩個千萬不能得罪的人,好在現在是非常時期,不然他可能就會遭到他表面正氣凜然實則小心眼、還非常護短的盟友慘無人道的報復了。

  第113章 逼宮

  南北禁軍馬不停蹄地往臨安趕的時候, 晉王已經一路見鬼殺鬼,見神殺神地越過秦嶺, 帶著幾千親衛進了臨安城,而城外, 陳列著數萬的晉王大軍。

  而本該同晉王一起回來的大皇子,卻因故留在了秦嶺,然而這個時候卻沒有人有這個功夫和心思關心大皇子了。

  臨安正是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時候,所有人都能嗅到一絲大廈將傾的味道,一時間人人自危,然而傾巢之下安有完卵?

  皇帝撐著病體上朝,晉王帶刀入內, 然而臨安城外幾萬大軍虎視眈眈,沒有一個人敢說什麼。

  皇帝卻不復之前的易怒暴躁,反而如同看不見那刀一般, 閒適地和晉王聊起了先帝還在時的舊事,一時間劍拔弩張都仿佛只是錯覺, 這一場君臣和的好戲還能百代千秋地演下去。

  然而, 所有人都知道, 晉王屯兵城外,難道還真的能一片忠心麽?不過在等一個時機。

  皇帝言笑晏晏,亦不過, 在等一個時機罷了。

  在南方,兩路禁軍北上,還有一個掌握了大半個大慶兵權的季星河, 那是最大的籌碼,也是最大的威脅。

  然而,就在晉王回臨安的第三日,南方就傳來了消息,張暘大敗郁寧,季星河身受重傷,生命垂危。

  林殊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他們已經在距臨安不過三十里的地方駐紮下來了。

  若是不是知道督主已經在臨安城內的話,她估計聽到這個消息還得擔心許久。

  是的,郁寧的大軍不過是為了掩人耳目並拖住南衙禁軍的,那裡不光是督主是假的,軍隊也是假的,只有一個鬼才郁寧是真的。南衙禁軍拼了命要攔住的郁寧季星河,不過是空殼罷了,國公爺早已經帶著真正的精銳埋伏在了臨安城外。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不過是如是罷了。

  僅管計劃周密,敵明我暗,但是所有人都不敢掉以輕心,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來應對。因為他們的對手不是徐圓朗之輩,而是剛剛在回紇打了勝仗回來的大軍。

  臨安城裡風雨紛紛,對於不知情的人來說,這無疑是一個重磅消息,對於皇帝來說不咎於一個致命的打擊,聽到消息便再也淡定不起來,直接一病不起了。晉王聞之,卻大宴賓客,歡騰得緊。

  緊張的氛圍如同一張拉滿的弓,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崩斷,但在其中的所有人都能感覺到這種不同。

  晉王將手中的酒杯傾斜,倒在了地上,「季二,黃泉之下好走……」

  「殿下說的是,這閹貨……」他的話音還沒落下就被晉王一腳踹翻了。

  「拉下去,凌遲。」他淡淡道。

  底下的人噤若寒蟬,一時間都沒有話說,這人實在沒有眼色,馬屁拍到了馬蹄上,雖然晉王殿下設計殺了季星河,但是他們是少年好友,如何輪得到一個小小的門客來冒犯?

  是的,對於晉王手底下的人來說,季星河所謂重傷的消息不過是郁寧放出來迷惑人心的罷了。然而張暘手下可是親手將刀插進那人的心臟的,生怕做得不夠,還補了兩刀……如此傷勢如何能活下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