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韓闕知道替君王相看皇后這事極有可能是自己這輩子操辦過的最重要的事情了,絲毫不敢怠慢,將朝野內外素有賢名的青年才俊,十八到三十之間,不曾娶妻納妾,不曾有風流韻事,不曾和友人交往密切的都列了個清單,最後攏共列出一百二十多人,其中有近半數都在曲沃,他準備在家裡辦個小宴,先把在曲沃的遴選一遍。

  宮裡遴選妃嬪的標準一向嚴苛,膚色有異的退,五官不正的退,身有惡疾的退,體態不美的退,恨不能把人的皮扒開了檢查檢查裡面的血肉顏色正不正。

  韓闕準備比照著這個標準來。

  歷來天子選後,選的是個賢良淑德,極少有挑剔身份的,天家已是貴極,身份低了可以堆皇后娘家另行封賞,道理總是在天子那裡,所以韓闕也沒有過分要求身份,甚至也不在意嫡庶,開玩笑,一個賢淑美貌的庶出子弟和一個五毒俱全的嫡長郎君,難道陛下會因為後者的身份好聽一點就願意多看幾眼嗎?

  所以韓司徒這一次舉辦的春風宴讓大多數受邀人都摸不著頭腦。

  一般來說,士族舉辦宴會是有很多理由的,除了常規的宴請之外,其他主要是看心情,寫了一首詩想請人品評宴請,後院的花開得比較漂亮宴請,族中出了個優秀子弟也宴請,半夜讀書心有所感,同樣宴請,規模有大有小,主要看宴請人的心情,但韓闕這一次的春風宴早一個月就在準備,受邀人除了幾家士族家主之外,就都是一些優秀的青年俊彥,聯想到韓家主的么女韓瑤年滿十七,正在嫁齡,許多人覺得自己懂了,有打扮一新早做準備的,有漫不經心隨便應下的,還有一部分婉拒了。

  韓闕也沒有二請三請的意思,連這點運氣都沒有,還想進宮?

  這場春風宴定在二月十九,地點在城外的新柳河畔,凌晨起就有大批車馬向城外去,有的士族郎君彼此相識,隔著牛車互相談笑,還有的在車裡彈琴,還有人乘興而歌,總體來說,是有不少人把這場宴會當成踏青遊玩或是簡單應酬的,有人想得深了一點,卻也最多想到韓家主的女兒,誰也不會覺得天子對於自己的婚事是如此隨意,隨手就交給了旁人去相看。

  曹操的牛車來得較晚,但一路都被避讓開,但趙家的幾個受邀的郎君就沒有那個名望了,只能擠在車流里慢慢向前行駛,才到宴會場地不久,看到宴會的規模如此盛大,來往間卻都是春衫少年,軒軒郎君,曹操一邊下車,一邊不由感嘆道:「春色大好,卻沒有窈窕女郎,韓司徒也實在不通人情了點。」

  韓闕面帶笑容,心裡卻得意非常,招呼著曹操入座。

  士族宴飲有繁有簡,最簡單的無非是品茗論道,作詩彈琴,但韓闕這一場春風宴卻繁雜得多,大宴三日,文論樂理,詩賦,畫工,武有劍術,馬球,騎射,駕御,第二日進山狩獵,晚間宴飲,第三日復作詩文,擇優傳唱,這也是以往士族幾年都不見得有一回的盛事。

  也是剛剛復工不久,知道城外有這樣一場盛事,許多士族都有些坐不住,但宴會這種東西,沒有主人家的邀請就上門,屬於不速之客,是個士族都沒那個臉,這次韓司徒請人的標準很迷,不乏有名聲在外的才子浪客滿以為能宴上揚名,卻連請帖都沒收到,一些素不出名的人卻收到了盛情邀請。

  曲沃這兩年人才輩出,有好事之人將出名的才子佳人排在榜上,還有大家品評,主要是品評曲沃士族和近來風頭頗盛的一些外來才子,每逢月旦一評,謂之月旦評。

  韓闕的么女韓瑤就是去歲六月品評的「風擺清荷,素韻明和」,又被稱芙蓉娘子。

  如今正值二月,月旦時品評的乃是一位江南來的才子,國子監在讀,上品士族出身,品貌俱佳,月旦評之「折花留芳,江左佳郎」,也在春風宴之列,此人詩文極好,連韓闕都幾次注意到了,只是在看到這人對宴上的舞樂娘子顧盼留情的模樣,原本有些觸動的韓闕臉色頓時淡了下來,也沒有誇獎的意思。

  這位江左佳郎來到曲沃時間不短了,還是第一次被如此冷遇,面上還帶著一點笑容,心裡已是十分忐忑了。

  韓闕認認真真地觀察著場上的俊彥們,按他的標準,長相是最基本的,品行其次,才能要足夠出眾,腦子要靈光,最好能有個過目不忘,武藝至少也要會一點,一旦陛下遇險,還能貼身護衛,不用太厲害,比著鳳翎衛中郎將秦杉那樣的來就可以了,此外文采要好,能哄陛下開心,音律要好,能給陛下解悶,脾氣不能壞,最好溫溫柔柔的,但也不能對誰都和氣,有失陛下的臉面。

  大宴三天,韓闕花了兩天半的時間觀察,還真讓他找著一個半。

  所謂的一個半其實是兩個,但其中一個不太好說,只能算是半個,是朝中太史令張異,要說張異這個孩子也算是韓闕看著長大的了,張異的父親和韓闕私交不錯,所以韓闕對張異也很了解,知道這孩子不錯,長相俊秀端正,少言寡語但心裡都明白,最重要的是他的腦子很好,打小過目不忘,武藝也算精熟,劍術在曲沃士族子弟里能排前三,因為官職的特殊性,張異也習繪畫,書法,音律,以此排解寂寞,這次宴會之所以有他,也是韓闕私心想讓他來踏踏青,散散心。

  如果不是韓瑤不喜歡史官世家的環境,更欣賞那些光鮮的江南才子,韓闕早年還真想過把女兒嫁給張異。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