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就在這時,女人也醒了,咳出好幾口水,她目光茫然地看著周圍,還沒說話,就見一個陌生的男人低聲說道:「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朱雲錦愣住了。

  董意同見她有反應,臉雖然很陌生,但神情卻是他熟悉的,他的眼睛頓時紅了,落下幾滴淚來,卻還是不忘提醒道:「莫言語,咱們見機行事。」

  先前兩人被救上來時兩隻手握得死緊,頭也靠得很近,這會兒開口嘀咕了幾句話,眾人立刻發覺他們醒了,有個年老的婦人衝上來就要拉扯朱雲錦,董意同怕她傷害妻子,連忙把人往身後護,這個舉動讓幾個鄉民頓時更加氣憤起來,還有朝他們吐口水的。

  白頭鄉民就繼續磕頭,哭著求。

  拉拉雜雜好半晌,從不斷的爭吵和叫罵聲中,這對陰陽相隔三十年的華夏夫妻慢慢明白過來自身的處境了,這裡是什麼地方且不得知,但他們如今一個是守瞭望門寡的嫂子,一個是年長日久想和嫂子過日子的小叔子,兩人的事情被村里人發覺,嫂子跳河,小叔子也跟著下去了。

  哭的是老公公,長子沒了,二子險些沒了,他苦苦哀求村民,最後由里長出面和了個稀泥,讓眾人不再為難老人家,按照晉律,其實沒有望門寡的規矩,只有丈夫死了自願守寡,換個寡婦籍,和男人往來都不算通姦,而望門寡是指沒成婚之前男方就死了,抬著棺材去女方家把人娶進門,奉養男方雙親,但這連寡婦籍都沒有,官府不認,嚴格意義上來說,望門寡的女子還屬於未嫁女。

  董意同夫妻都是純粹的知識分子,見有里長出來作保,都鬆了一口氣,還沒等開口相謝,就聽里長慢悠悠地說道:「不過,二娃還小,李氏勾搭叔子,敗壞鄉風,這要是縣裡查下來了,不能沒個交代,我看不如就讓她脫光了示眾,這樣以後就沒男人上她的當了。」

  董意同頓時怒不可遏,大聲地說道:「你這是封建思想,荼毒女性,我……」

  隨即對上了一雙雙鄉民的眼睛。

  有不懷好意的,有看熱鬧的,還有鄙夷的,這些人宛如文豪筆下的封建惡鬼,瀰漫著森森的鬼氣,意欲擇人而噬。

  反倒是朱雲錦冷靜下來,看了看周圍的情況,忽然開口說道:「我剛才下水,見到了河神。」

  亂鬨鬨的碎石坳頓時安靜下來。

  姬越看了一晚上的熱鬧,到二更天的時候,思維敏捷的朱雲錦已經徹底把一鄉的人忽悠瘸了,個個都相信她是河神定下的祭祀,董意同負責在一旁應和,用遠超時代的見識描繪了傳說中河神宮的景象,鄉民更是信服,這二人倒是一對難得的婦唱夫隨。

  關上金台,姬越已經確認了,工業大同之前的農業變革也許不是出自某一人之手,但這對夫妻至少有一個是其中的關鍵人物。

  這就足夠了。

  年關過去不久,天氣還沒回暖,新任驃騎將軍領著他精挑細選的六千精騎,隨同大將軍趕赴樓蘭。

  衛青的親事並沒能成功,倒不完全是母親挑剔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時間不夠,高門嫁娶哪怕是最不走心的,也要三個月準備,至少要讓親戚朋友有個趕來賀喜的時間,如果一回來就說好的話,時間還夠,但被磨去一個多月,就算是再想嫁的貴女也不得不顧念自己和家族的顏面,就連寒門都不會讓自家女郎這樣草草進門。

  姬越表示理解,但也不由得為自己這位大將軍嘆了一口氣,此去戰西域,怕是又要蹉跎一兩年青春了。

  回樓蘭的路上,衛青對那位年輕的驃騎將軍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幾乎到了每天不看著他就吃不下飯的地步,就差把人捏小了給放在眼睛裡。

  事實上他不好女色,也不好男色,一開始主要是是對驃騎這兩個字敏感,後來越想越覺得真切,畢竟陛下已經明了他的身份,卻在此時給一個長安遊俠加封驃騎將軍,這實在容不得他不多想,後來慢慢接近了這位小將之後,探得他的性情喜好和言語習慣,衛青越發覺得自己的猜測是正確的。

  他的外甥最為人熟知的是蹴鞠這個愛好,但他會玩的不止這一種,只是蹴鞠比較適合在行軍路上耍,因為將領基本上不搭理他,所以他有招攬士卒一起玩耍的習慣,衛青試探過幾次,霍去病沒有發覺這是試探,只察覺到他的親近之意,本就警惕非常,然後這個和他年紀仿佛的大將軍就忽然在半夜三更讓人叫他過去,給他看了夜明……給他講了一個衛家姐弟的故事。

  霍去病沉默片刻,把藏在袖子裡的匕首扔掉,一把抱住了自家舅舅。

  第71章 神兵天降

  新柳抽枝, 二月江南。

  江南六郡多豪強,即便是打擊士族的勢頭接二連三,倖存下的大家族也有不少, 但全須全尾存活下來的不多見,許多家族都是由小輩攜帶族中資源另開分家,才得以延續下來。

  士族向來和豪強是分不開的,豪強借士族之勢得以魚肉一方,士族也要借豪強之力經營家族,防危於外, 士族倒了不少,豪強打了不少,最後天子得利,庶民分田,因為怕士族人心不定鬧出亂子, 姬越一直打壓江南士族, 使其不能在本地任官,派去的幾名郡守也都是朝中有名的法家派, 雖然主張不同, 但法家有個特性, 嚴。

  江南士族吃足了苦頭,但民意所向,還真沒有別個法子,反倒是官學的興起讓江南士族見到了希望, 無他,論學, 天下才子加在一起, 也抵不過六郡人傑, 江南自古有向學之風,各家書院招收學生之廣,外地難以想像,別的地方都是送目不識丁的童子入學,只有江南六郡有條件從各家士族,書院裡遴選優秀學生進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