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元狩四年,上令大將軍青、驃騎將軍去病將各五萬騎。】

  驃騎將軍去病、霍去病?

  姬越想到金台上霍去病那如同武將一樣璀璨的光芒,再想想那些幾乎都擁有長長介紹的醫工,整個皇帝都要不好了!

  一個將軍為什麼要起這樣的名字?棄醫從戎嗎?

  姬越緩過一口氣,看著緩慢匯聚的時空能源,只能安慰自己,武將好,武將多了也沒事,遲早要多抽一些武將的,現在只不過是提前一點讓他們適應,也不算很虧。

  把金台收回,姬越想著下一次還是要多看看簡介為好,她主要是沒有想到名字這種要跟人一輩子的東西也能騙人,不經意抬眼看見了媚娘,不由想,如果媚娘的名字也騙了人,那她豈不是個凶婆娘?

  姬越忍不住笑了一聲,將手裡批完的奏牘放在一邊,打開下一本,這是裝訂過的奏牘,兩片木牘中間訂著幾張紙,字跡頗為俊秀,姬越看了一下,是國子監的狄仁傑。

  她以為是有什麼針對國子監的教育方針要上奏,但打開一看,卻是一篇策論。

  批奏牘久了,姬越也有了不少經驗,一般來說,官員是不會輕易上策論的,因為一旦和君王的政治主張相違背,輕則前程不保,重則丟官罷職,到了她這一朝更是如此,姬越批過成千上萬的奏牘,見到策論加起來百篇不到。

  但姬越看策論看得最認真,因為哪怕九成九都是士人在家裡一拍腦袋想出來的餿主意,但凡能出一個人才,就不負她這番認真了。

  對於狄仁傑的奏牘,姬越仍舊十分重視,她逐字逐句地看,時不時停頓片刻,幾張薄薄的紙竟看了小半個時辰,最後一頁翻完,姬越長長吐出一口氣,驚覺自己把千里馬當成豬養了三年多。

  好吧,當豬養確實是誇張了,姬越對國子監也是很重視的,但就從狄仁傑的這份奏牘上來看,姬越認為他待在國子監實在是屈才了,往大了說,這是一位三公之才。

  狄仁傑的政治眼光獨到,加上遠超時代的見識和經驗和來到這裡之後三年的積累,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他從各個方面闡述了任用寒門和士族的利與弊,即便國子監的學生還沒有出欄,他的眼光卻已經飄向了三方勢力風起雲湧的朝堂,針對各個階層的官員,他都有一套管理的辦法。

  總的來說,姬越想到的他想到了,姬越沒想到的他也想到了,這是什麼?這就是人才!

  為君者最重要的不是自己有多博學,有多勤政,而是能夠將這種人才收攏起來,為己所用,真要讓姬越一個人去操心天底下所有的事情,那她活不了幾年就要累死在皇帝任上了。

  姬越把狄仁傑的奏牘合上,當即命人宣狄仁傑進宮。

  第60章 傲氣猶存

  狄仁傑早在寫策論時就做好了準備, 人老成精,對於很多事情已經不在意了,更衣過後就跟著傳旨的鳳翎衛來到明光宮中。

  姬越做太子時就統領鳳翎衛,登基之後更是重用這些宮廷禁衛, 傳旨這種事情在以前都是宦官的職責, 自從姬越登基, 傳旨的都成了鳳翎衛,因為士族的事情, 民間誤以為鳳翎衛上門不是抄家就是滅族,往往見到鳳翎衛的身影就遠遠退避, 倒賦予了鳳翎衛一層特殊的含義。

  鳳翎衛統領秦杉在明光宮外值守, 見到狄仁傑,原本以他的身份是不用行禮的, 但今日秦杉按劍行了一個簡單的禮節,狄仁傑回了一禮,這才低著頭進了大殿。

  側殿裡樊春悄悄透過屏風的縫隙瞧了一眼,發覺這人雖然面生, 卻生了一副好皮囊,年紀也格外輕,眼神頓時變得挑剔起來,如果不是狄仁傑走得快, 樊春能從他身上挑出百八十個缺陷來。

  魏懸已經懶得糾正了。

  在他看來,樊春屬於沒事給自己找事, 天家無情, 先帝還有十幾個妃嬪, 想著一點虛無縹緲的帝王寵愛有用嗎?真得了幾回寵, 往後陛下又有了旁人, 誰家女郎敢嫁給皇帝的男人?人生漫長几十年,寂寞難捱不說,還斷了子息,簡直愚蠢。

  以樊春的腦子,魏懸不覺得他能斗得過別人,要是陛下眼裡真有情情愛愛,韓和早就成事了,也不至於每天拼命抓貪抓腐,就為了當面奏報多來幾趟明光宮。

  殿內陛下不知和那新來的年輕官員說了什麼,總之就是一番君臣相得,魏懸也翻開了最後一張木牘,看得無精打采。

  隨著紙張的製作方法被傳開,很多郡縣都開始售賣起了比官紙更為精美便宜的紙張,魏懸的工作也從成堆的竹簡木牘里解脫了出來,雖然量還是那個量,但厚重的竹簡木牘變成薄薄的紙張,至少看上去少了很多。

  魏懸負責審閱由各地通政司呈上來的士人言論,除了自薦,還有很多是提意見,也有一部分匿名舉報,但比較少,大部分都在通政司的時候就被扣下了,這也屬於一種官場規則。

  經過通政司呈報上來的奏疏通常都是寒生寫的,也有一部分普通百姓,但這年月認識字的,敢去通政司的,也基本上少有普通百姓,而且在通政司這一關還要篩下去不少不合規制的,有墨漬的,字拙的,所以到了魏懸這一道手裡的奏疏都是能看的。

  但就算是寒生,也該用上粗紙了,像這種削得不能再薄的舊木牘,在魏家連燒柴都用不上。

  魏懸剛走神沒多久就被鋒利的木牘劃傷了手掌,他沒好氣地把木牘扔在桌上,用隨身攜帶的手帕給自己包紮,一邊注意到了那張木牘上神采飛揚的字跡,仔細一看,不是自薦,只是簡單寫了一個似乎是煉丹的藥方,功效是能把人炸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