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回宮的車輦上,姬越一直在觀察金台,這次觀察得比以往都要細緻,也是因為這個,她發覺有一支人數在五六萬左右的歐羅巴軍隊在向東而來,此時正在一處盆地休憩。

  這支軍隊出現得無聲無息,通過金台回溯,姬越發覺這是一支來自歐羅巴內陸的軍隊,這支軍隊經過的地方都插上了相同的旗幟,顯然是一支遠征軍。

  要知道,過了天山,就是晉土。

  她甚至都沒派人遠征歐羅巴,歐羅巴人就奔著她來了!

  姬越計算了一下,天山附近的郡縣基本都是聚族而居的遊獵部族,但有一支戍邊的西軍離得很近,除此之外距離最近的是柔然,如果要從樓蘭調兵也可以,但柔然自從成軍以來就沒有經過戰事,這一次姬越準備讓柔然的兵力配合西軍來一次合圍。

  雖然發現得早,但姬越還是覺得不可思議,她什麼時候打過防守戰?這支軍隊一直在向東進發,也許是知道東邊有晉國,但最大的可能是壓根不知道有沒有,反正就是向東走。

  回宮之後,姬越擬定軍令發向西軍和柔然軍,沒過多久,又忽然想起了什麼,取出畫紙來,將那批軍隊所用的武器細細描繪了下來,讓人送去少府給諸葛亮看看。

  姬越描繪的是金台回溯時觀看到的戰爭時的軍陣,這支軍隊以長矛厚盾為縱列,每個士卒之間距離一模一樣,一旦開戰,只要陣型不亂,就能活生生把對面的軍隊撞散打垮,從無敗績,姬越思考了很久,沒有思考出對策,但也不是很擔心,畢竟軍陣是軍陣,打敗一支軍隊不一定需要在戰場上。

  諸葛亮從未見過這樣的軍陣,也陷入了沉思之中,不過他比姬越好的地方在於他有領兵打仗的經驗,也研究過很多軍陣,雖然從未見過,卻能憑藉軍陣本身的特點來想到破解之法,長矛陣自古有之,但像這樣將長矛與厚盾相結合,攻守兼備且四面鋒利的陣型就複雜得多,諸葛亮思索了一夜,給出了三個破解之法。

  其一,是以重弩配合輕騎兵破陣,一旦敵方死傷三成,輕騎兵就能找准空隙衝散陣型。

  其二,同樣以長矛重盾擊之,這種陣型不需要過多訓練,明白原理即可,只要人數占優,很容易就能破陣。

  其三,以重騎兵配合重弩沖陣,陣型一散,手持長矛卻不能近戰的敵軍就是重騎兵的靶子。

  姬越的本意是讓諸葛亮研究一下應對長矛陣的器械,不料諸葛亮直接給出了軍陣的破解之法,她也是這會兒才反應過來,諸葛亮好像……是個軍師來著。

  也是當時抽了王莽太過興奮,後來諸葛亮又一直擔任少府之職,她就把這人長長的介紹給忘記了,說起來沒抽王莽之前,她也是精挑細選出來的諸葛亮。

  委屈人才了!

  姬越倒是不知道諸葛亮還有三顧茅廬的典故,連忙召他過來。

  一進明光宮,諸葛亮就看到原本端坐著的皇帝猛然站起身來,幾步走了過來,滿臉是笑,只道:「朕思索良久,也沒有想到破解這軍陣的好辦法,少府一給就是三個破陣法,果然是大才!」

  諸葛亮連忙謙虛道:「陛下過譽了,臣只是平日裡對軍陣有一點研究,古籍里也有長矛陣一說。」

  這次他倒是沒有拖出諸葛孔明先生,畢竟適當的居功也是一門為人處世的學問,總是推功反而不像樣子。

  姬越又誇讚了幾句,這才進入主題,道:「朕得到消息,有一支歐羅巴軍隊自西而來,已經過了天山,直往柔然,膽敢冒犯我上國,朕意欲將這支軍隊一網打盡,少府既然有破解軍陣之方,可有親自帶兵的膽氣?」

  一般來說,做主公的把話說到這個份上,是沒有拒絕餘地的,諸葛亮並不猶豫,連忙行禮道:「臣願往!」

  姬越笑道:「卿當真願往?」

  諸葛亮只道:「區區小國,敢犯天威,自當殺一儆百,以彰國威,臣願往!」

  姬越把諸葛亮扶起,只道:「一切就交給卿家了。」

  諸葛亮連忙道:「臣定不負陛下厚托!」

  送走諸葛亮後,姬越回到座椅上坐著,處理了幾本公務之後,忽然想到了什麼,把樊春叫來讀奏牘。

  這是樊春第一次讀奏牘,此前他是負責磨墨的,姬越也沒怎麼注意他,直到樊春一本奏牘磕巴了五遍,她才看了他一眼,眉頭擰了擰,道:「不必念了,叫魏懸來。」

  樊春的眼眶一下子就紅了,囁嚅了幾下,還是低著頭噙著眼淚退了下去。

  不多時魏懸來了,他讀奏牘時不帶任何感情,但聲音清朗平和,抑揚頓挫,明明也是從來沒有看過的內容,卻讀得十分順暢流利。

  樊春在側殿聽著,抽了抽鼻子,眼淚就掛了一串。

  來之前說好是陪王伴駕的,他都做好一切心理準備了,可來之後別說陪王伴駕,就是陛下的一根手指頭都沒有摸到,天天就是磨墨,好不容易能湊近讀一回奏牘,還被嫌棄了。

  他到底什麼時候能被召幸?

  第59章 人才當豬養

  當初衛青出征是遠在樓蘭, 如今讓諸葛亮帶兵北上,不管是為了里子還是面子,出征的排場都要做齊。

  姬越在曲沃城外高建點將台, 派遣橋山軍兩萬武卒隨行護衛,諸葛亮……北伐過很多次了,成果且不提, 但排場還是很熟悉的, 不多時領兵符掛帥, 帶著兩萬武卒浩浩蕩蕩出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