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五千多秦人在路上並沒有分散,到了雍郡也是按照各家各戶的親緣關係來互相決定在哪個縣居住,除了錄入戶籍比較麻煩一點,倒也沒有發生什麼波折,更有不少秦人在看到屬於自己的田地房屋時忍不住痛哭出聲。

  故地是什麼,離他們已經太過遙遠,西域的黃沙荒原才是刻在骨子裡的記憶,眼前的青山綠水宛如夢境,可他們的夢境裡怎麼會有這樣沒有見過的美好風景?

  縱然有不少人牽掛他們的父親丈夫和兒子,但秦人生來顛沛流離,死亡更是家常便飯,這時在眾人濃重的喜悅氛圍之下,離別的感傷反倒淡去了不少。

  考慮到很多秦人在西域長大,想要適應晉人的生活需要時間,章業特意將各縣長官召集起來開了幾天的大會,中心思想也就三要素,多相親,學種地,學晉語。

  前兩個不用他說,打著光棍的村民多了,學種地更是秦人一早就打算好的,至於組織秦人學晉語,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這些秦人里只有少數會說晉語,有的上年紀的老人乾脆說的就是西域話,各種口音駁雜,聽得人頭都大了,不儘快學會晉語,連溝通都不方便。

  開了幾天大會,縣裡官員回來的時候腦子都嗡嗡的,有勤勉的,讓手下小吏或是差役去落實一下大會內容,習慣拖延的關起門睡了兩天大覺,再去各村轉悠的時候才發覺,壓根就不用他們去落實,秦人適應得好極了。

  會說晉語的人在一開始分戶籍的就說好了各縣留幾個,頭天剛安置下來,秦人們就組織起來請建房的工匠和村人吃了頓飯,秦人長途跋涉可不是空手來的,除了家什,還帶了好些牛羊,到了晉地殺牛羊是不敢了,用牛羊換了豬,接納了秦人的村落都熱熱鬧鬧吃了頓殺豬宴,第二天就有不少人熱心腸地跑來教秦人耕種,更有甚者,織機都搬來了,正忙著教秦女紡線。

  樓蘭那邊就更不提了,秦軍代代南征北戰,天生的兵油子,和奴軍一起訓練總占奴軍便宜,和武卒一起訓練又時不時鬧事,最後還是把這三千人打散了混進奴軍里,基本上二十個奴軍搭一個秦軍,才把這股兵油子給消化了。

  總體來說,這次收攏秦人代價不大,但很值當,這些秦軍長期盤踞西域,熟知地形地勢,一旦姬越要打西域,這些秦軍就是最好的嚮導,且比樓蘭人更值得信任,畢竟樓蘭人還是在原本的土地生活,而秦人的後路已經斷了。

  五月份的時候,嬴休的父親和幾個叔伯也來到了曲沃,姬越只見了秦王兩面,原本她可以做點面子工程,封個君什麼的,但秦人到底和邊郡有些仇怨,再加上總是派細作的事情,姬越有些煩他們,最後也就如同養樓蘭王一家一樣,把人放在眼皮子底下養著。

  今年的雨水豐沛,應當是個豐收年,姬越不準備再等了,她想趁著今年打下西域,吞掉這塊乾巴巴的肉之後,爭取五年內打下歐羅巴。

  打天竺只花了一年不到,基本上除了路費沒有太多耗費,這和天竺的國情有關,青壯都去當和尚了,哪有什麼戰力,但歐羅巴不同,首先歐羅巴十分遼闊,處於多國混戰時期,越是這樣的地方對於外敵入侵反抗得越是兇狠,五年還是一個保守數字。

  按照古籍記載,其實歐羅巴地方不大,只是天山向西的一片土地,按照晉人的全輿圖,天山向西到歐羅巴就是邊界,而過了西域那一大片土地,除了姬越已知的一部分小國,剩下的沒有記載,也就沒有名字,所以姬越把從晉國向西起,邊界到海的那一大片土地統稱為歐羅巴。

  五年時間,平定一塊比晉國都要大的土地!

  姬越也不是真就認定晉軍無敵,如果不是經過了縝密的考量和實地觀察,任何一個君王在她這個位置上都不會輕動,畢竟這年頭,最能拖垮一個軍隊的不是後勤沒有保障,而是異地作戰。

  姬越整天盯著那片土地,活生生把自己磨成了一個輿圖高手,說實話,當初衛青拿到天竺輿圖的時候已經很震驚了,對於一個善戰的將軍來說,這樣精細的地圖價值不可估量,甚至可以說,有這樣的地圖在手,他完全可以提前鎖定勝局!

  通訊管道一直在建,到如今已經囊括晉國大部分國土,大大加快了傳訊速度,但沒有姬越想像中理想,也就和真正的八百里加急相差不遠,畢竟中間要過很多道手,但這已經是傳遞訊息的極限了,姬越沒有苛責的意思,邊郡也已經在建立管道,這是給西域那邊準備的。

  此外有一個好消息,姬越等待已久的時空能源終於匯滿,因為先前沒有考慮到擴大戰局的情況,原本打算好的教育人才要先靠後,姬越準備抽一個武將和一個醫工出來,抽人這種事要看運氣,姬越只要想到這些千挑萬選出來的人一個不慎就會像鄭成功那樣享受童年,連挑選的興致都大大下降,醫工方面,姬越最後還是選了上次定下的霍去病,至於武將,她選擇了一個名叫李廣的人。

  之所以選擇此人,不是因為沒看到他的敗績,相反,姬越從這人寥寥三百多字的簡介里看到了一個善戰的宿將,敗績大多時候不能說明太多,她選擇李廣是因為這人有長期作戰的經驗,晉國不缺兵也不缺糧,最缺的就是這樣的老將,此外她從李廣和衛青的簡介里判斷出這兩個人應該是同時代的上下級武將,衛青這個人的本事她已經看到了,李廣作為衛青的下屬,姬越覺得抽他還是很合適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