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和匈奴打了一輩子的大將軍這些日子都有些懷疑人生了。

  姬越對此卻沒有半點意外,唯一讓她覺得不痛快的是衛青總是以大局為重,不願意大肆殺戮,在她看來很多寺廟都適合屠殺一空,衛青卻極少這麼做,最狠的一回,也不過是把一個類似匪寨的吃人寺廟屠乾淨了。

  用小v的話來說,衛青的打仗方式有點不對她的胃口。

  姬越準備過一段時間再弄一兩個將軍來,最好是那種殺人如麻的,有屠城經歷的,透著紙都能感受到沖天殺意的,這樣的武將才適合給衛青做副手,斛律文飛這種老政委,在姬越看來適合去練兵。

  可惜她現在手中無人。

  姬越蓋完最後一章,把等候在外的白起和竇英叫進來,簡單詢問了一下,得知白起是為了一宗殺人案而來,竇英則是想和少府當面溝通一下水車的實際應用。

  姬越很快把竇英打發去見諸葛亮,看了看白起,忽然嘆道:「可惜大將不嗜殺,廷尉不遠征。」

  白起很快反應過來,應當是天竺前線讓陛下不滿意了,他想了想,答道:「臣願為陛下出征。」

  姬越差點就笑了,擺擺手,說道:「廷尉忠心,朕知道。」

  白起嘆了一口氣,他是真的願意為陛下出征。

  第51章 公狐狸

  從抵達天竺到徹底征服天竺, 衛青率領的大軍只花了三個月不到的時間,天竺的青壯僧人基本上都被抓了俘虜,根據姬越先前就定下的旨意, 這些人會被帶到田地里強制勞作。

  天竺之地多乾旱,種植的基本上都是小麥粟米還有一些番邦作物, 較為貧瘠,每年都會餓死很多人, 倒不是地里出產的作物無法供應需求,而是大量的糧食都被貴族和寺廟收走轉賣西域, 甚至有很多人堅信餓死之後可以進入滿是金銀琉璃和瑪瑙的極樂世界。

  這種宗教洗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想讓愚民意識到自己的愚鈍是不可能的, 姬越從一開始就打算好了在這些打下來的地方同樣開辦官學, 直接放棄過了年紀的愚民, 收孩童入學,教導經由她自己改編的新儒學, 從根本上開啟下一代民智,以便統一文字和語言,真正將這些地方納入晉國版圖,像武帝對待柔然郡一樣。

  改編新儒學是姬越在做太子時就有的想法,一門學說必然有精華有糟粕, 儒生們一昧堅持聖人無過未免狂妄, 至少在姬越看來, 儒學有問題,有很大問題,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沒錯, 但過於強調規則, 影響變通, 並且孔聖人本身是個男人,他自己本身可能只有一點輕微的男尊思想,但經過代代儒生潤色補全之後,已經形成了極為嚴重的男尊女卑風氣。

  從「男女各司其職」到「夫為妻綱」再到「三從四德」,這是一個不斷壓迫不斷進化的過程。

  如果儒家獨大,這還不算什麼,規矩習慣了就好了,但如今晉國是以儒法兩學治國,法家雖然有時候顯得不近人情,但因為和儒學多年來的對立,導致基本上儒生有的臭毛病法學生都沒有,也導致在婚配市場上,相同條件的儒生競爭力是遠遠不如法學生的,不止如此,儒生甚至很難找到門當戶對的妻子,因為條件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沒幾個女郎願意去過舉案齊眉的生活。

  儒生推崇舉案齊眉的夫妻生活,什麼是舉案齊眉?就是妻子把食盤舉起來,到齊眉的位置,這樣端飯給丈夫吃,顯得恭敬,姬越估計這樣的位置人應該不是站著的,而是屈膝或者跪著的。

  哪個好人家願意讓女兒過一輩子這種日子,就是很多大儒都比較傾向於把女兒往法家去嫁。

  婚姻的不幸導致儒生在叫囂這一節上很有心得,一旦有事,儒生就會跳得很高,姬越先前準備好的最後一波釣魚,也是打算好了從儒生入手。

  姬越在做好了一切準備之後,將原先關在宮中的一批知曉她身份的宮人放歸,有不願意離開的就留下,這一批定下的放歸名單共五百人,願意留下的不到二百,都是閹割過的宦官。

  姬越不喜歡宦官。

  包括順意,如果不是在宮裡伺候了一輩子,也算是看著她長大,她是不會用的,宦官身上會有一股縈繞不去的尿騷氣,這是閹割太狠造成的後遺症,宮中用宦官是因為很多繁雜事務由女子來做太過勞累,用男人又擔心管不住下半身,就有小機靈鬼想到了閹割男人來用。

  在更久遠一些的部落時代,一個部落被攻破之後,女人會順理成章給勝利的部落生兒育女,原本的男人就會被閹割,一方面保證他們不會繼續繁衍兒女,另一方面男人在閹割過後會顯得柔順聽話。

  姬越登基這兩年都沒有招宦官了,一是宮中人手夠用,二是她琢磨著什麼時候把宦官制度廢了。

  殘人肢體是天子才有的權力,天子不想殘了,誰也沒有置喙的權力,包括儒生,儒生都不敢在這個上面跳。

  時近九月,暮秋將至,明光宮的琉璃瓦上都開始結霜,比起早早把自己裹成團的魏懸,韓和每日來點卯時仍然穿著風流不羈的寬袍大袖,朝廷官員有配發的秋冬官服,但其實除了寒門子弟會把自己穿得整整齊齊,大部分的士族是隨意穿的。

  韓和一進明光宮就被姬越傳喚到正殿去了,暮秋還不到點炭盆的時候,姬越兩隻手放在外面有些冷了,韓和這個人形點讀機一來,正好讓她解放雙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