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來報的也是個女兵,二十上下,雖然滿臉土灰,也能看出容貌不錯,衛青本在思考,也沒有注意其他,隨手要將人打發出去,那女子卻抬起頭來,不避不讓道:「將軍如若默認此事,小女也該回去告知其他人,要仍操持起皮肉生意來,倒也省得練兵辛苦,不知將軍能否寬待些?」

  衛青擰眉看向這女子,只道:「不必出言激我,此事需要上報天子,由天子決斷,在此期間,我會讓人看守營房,禁止男兵出入,女兵照常訓練。」

  那女兵笑了一聲,說道:「若不是親眼見過,小女還真認不出趙五公子了。」

  衛青猛然反應過來,眼前這女子應當是認識這具身體的,他停頓片刻,只道:「出去吧。」

  女兵柔柔一禮,竟是世家的禮節,只道:「玉憐告退。」

  衛青在大帳里坐了很久,直到雙腿發麻,劍柄被掌心捂得滾燙,最終卻只是輕輕嘆息一聲。

  認識原身的人是殺不光的,他甚至不認識任何一個趙家的人,怕是父母當面也如陌路,今日就算殺了玉憐,又有什麼用呢?

  姬越收回金台,讓人去查了一下玉憐,意外發覺她雖然不認識這個玉憐,但這人卻和她有些關聯,四年前她盜了父皇御筆圈下滿門連坐的一樁大案,這玉憐因是案犯之女,也被連坐,本該判處死刑,但她自願以身代罪,更名玉憐,沒入女閭,當時還成了一件艷談。

  姬越沒有半點同情和憐憫,她仔細回憶了一下那樁案子的細節,案子本身沒什麼可說的,身為邊關大族,世代郡官,玉憐之父崔定舉族私通秦人,盜挖鐵礦,被告發之後上八議,父皇定其斬首之罪,崔氏全族三代之內不得為官,她認為此舉等同叛國,不應輕判,於是盜改御旨,改為崔定本人五馬分屍,崔氏嫡支斬首,庶支五代不為官,旨意下達之後難以追回,後來她才知道,崔氏一族被斬首三百餘人,嬰童不赦。

  作為整個崔家嫡支唯一的遺孤,姬越十分懷疑這個玉憐的居心,更別提她還試圖吸引衛青的注意,衛青是什麼人?姬越的大將軍,領兵五萬在外,盤踞樓蘭要塞,地位何其重要!

  姬越立刻就起了殺意,女兵營的計劃已經定下,這個時候發旨追到樓蘭殺個女兵會顯得很奇怪,這一點姬越壓根沒有思考,直接擬旨定了個秦人細作的罪名,不光玉憐要死,她還要衛青查明女兵營中和玉憐關係密切的人,一併處死。

  除此之外,姬越使用金台的回溯能力,略過那些讓人不適的內容,仔細茶查看了玉憐在女閭的幾年間接觸過的形形色色的人,花了好幾個晚上的時間,才算是篩選出了幾個大分類。

  第一類是花錢來找樂子的平民百姓,一次就走的暫時不算在內,主要是從玉憐一開始進女閭的客人和幾年間來往頗多的客人里篩選出了三個。

  第二類是朝中官員,主要是士族一類,這部分人比較多,而且多少常客,姬越只能用排除法去了一部分不可能有問題的,剩下的按照玉憐的殷勤程度劃分。

  第三類,也是姬越最關心的一類,行商。

  她沒忘記,崔氏一族的罪名就是販鐵給秦人,行商南來北往,最為可疑,姬越現在已經懷疑玉憐壓根就是秦人留在曲沃王城的細作,尤其以她士族之女的身份和對晉國的怨恨,這個細作就能用得十分放心,相應的,她也是沒什麼用處的,能忍受四年的非人境況,這個女子的心境已經難以想像,不可能盤問出什麼。

  經過整理,姬越確定了,這個玉憐就是細作。

  每年都會有一個姓趙的行商來曲沃販賣寶石,這種寶石只在西域一個小國出產,產量稀少,一來一往間的利益根本不成正比,更何況這人是一年來兩次,以西域的氣候,再貪婪的商人也只會一年去一趟,更重要的是,這個行商和玉憐之間從來沒有發生過什麼,這就奇怪了,一個辛苦奔波的行商,花了大價錢找曲沃最紅的娘子,竟然只是為了和她說說話?

  姬越聽不明白那些詩詞歌賦里暗藏著什麼秘語,但不妨礙她準備順著行商這條線挖下去。

  第38章 說曹操曹操到

  秦人最早曾為周王室養馬,因養馬有功, 受封秦地, 但未成國, 秦人在秦地休養生息,擴張領土, 至晉國稱霸時期,已經占據了函谷關以西大片土地, 為關中平原,號稱「八百里秦川」,當時的晉公與楚國聯盟, 將秦人驅趕出秦地,兩國分秦,之後不久,晉公攻楚,通過戰後和議, 又將秦地完全吞併。

  晉國將關中平原分為二郡,世代治理,秦人自此向西而去,有時劫掠西域小國, 有時占下一塊國土,卻總是不能長久, 因為每一代秦人心裡都把那塊肥沃的關中平原當做故地, 一旦積蓄了足夠的力量, 沒有秦人不想著打回去的, 晉國越來越強大,秦人對秦地的執念也越來越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秦晉也算是宿敵了。

  和以前那些完全不清楚秦人根底的皇帝不同,姬越在得到金台之後就仔細觀察過秦人的人口情況和兵力虛實,發覺秦人的實力最多就和樓蘭齊平,人口過萬,兵員兩三千之數,但秦人無論男女老幼都擅馬術,機動性極強,往往能在晉軍大部隊到來之前撤離,很難徹底消滅,最重要的是,這些秦人不僅有足夠的兵器,還有甲冑,戰力不容小覷。

  想到秦人的兵器甲冑,姬越就恨不能把崔定全族從棺材裡刨出來再鞭一回屍,秦人劫掠西域小國和來往商隊獲得的財富,在崔定這裡換成了大量鐵器,到頭來這些鐵器還是用在邊關晉民身上,崔氏知法犯法,舉族通敵,沒有連坐到庶支,都是她那時年紀尚小,心慈手軟之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