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
哪怕現在人類種已經找到了地球,千年間還能殘存下多少資料還是個未知數。
實際存在的復原不出來,但掃描模擬的齊光覺得還是能想想辦法的。
只要付足了積分,系統就是最好用的工具人(?)。
齊光從降落末世開始就讓系統對整個地球進行掃描,並且在模擬情景中進行一比一復原,難以掃描清晰的破損書籍則可以使用萬界圖書館進行補全。
文物,古蹟,文字資料,一應俱全。
末世對人類文明的傳承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倖存者光是活下去就已經竭盡全力,歷史文明什麼的實在無能為力。
但是相比神話中滅世洪水那樣的自然災害,喪屍病毒的末世到底把人類文明的種子存留在了廢墟之中。
沒有當成柴火燒掉的書籍依舊堆滿圖書館書店或者某戶人家的書櫃,手機也好電腦也好只要有電就還能勉強使用的數不勝數。
甚至就連「廢墟」也不能完全算是廢墟。
因為末世爆發得太過突然,人類根本來不及搞什麼殺傷性武器就全面淪陷,事實上各種高樓大廈地標性建築保存得相當完整。
齊光還記得在市中心生活那會,抬抬頭根本看不見什麼太陽,五年末世還不夠讓那片鋼鐵森林坍塌。
希斯沉迷解密遊戲的第五天,系統完成了以齊光為圓心,申市及周邊地區的模擬情景。
掃描很快,幾秒鐘就能犁遍地球的每一寸土地,可一比一建模這玩意,哪怕以系統的速度,想把整個地球做進去進度條也是很慢的。
不過對齊光的計劃來說足夠了。
他會給星際一個記錄著人類起源各國文化的地球,完整到可以靠著這個養活數不勝數的地球研究學者,讓人類種能挺胸抬頭真正意義上的「回家」。
但不是免費的。
賽維幫他去搞的的確是免費的大型開放式模擬情景,可這不代表齊光準備完全無償地提供。
他把這些年與自己保持友好…或者不那麼友好聯絡的人類種高層拉了個群,向他們發去了通訊邀請。
整個星際這些天大抵都炸得像是開鍋的水,這點從他回到地球剛回歸那段時間的積分漲幅速度就能看出來。
齊光跑得太痛快,直播又太開門見山不帶一點緩衝,讓人再次回味了地球回歸時刻宛如做夢的強烈衝擊。
地球,末世,時間穿越。
後知後覺自己低估了齊光價值的高層,也只能一邊焦頭爛額地應付輿論,一邊大會小會不停,在根本抓不到齊光影子的前提下無計可施。
以至於看見齊光發來的通訊邀請,第一反應是心驚肉跳。
跟普羅大眾同一時間得知爆炸性新聞,猝不及防被輿論淹沒的感覺令人窒息。
然而他們又能怎麼樣呢,心裡頭苦得冒水,還是只能點開齊光的邀請,安慰自己齊光再怎麼喜歡折騰再怎麼搞事情,歸根究底對人類種還是好處居多。
他甚至拐走了獸種唯一的完美返祖希斯,按下去了獸種內部蠢蠢欲動的純血派。
齊光見面的台詞還是老一套,以「好久不見」開場,乾巴巴到讓人明確知曉他不想社交的真實意圖。
他面前是十幾個人類種高層,有幾位他都沒有見過。
於是直接進入正題。
他拉開了虛掩著幕布,空曠的場地驟然升起森林與高樓,霧氣般虛幻的灰色凝實成五彩斑斕。
坑坑窪窪的柏油馬路,藤蔓苔蘚攀附樹木生長的高樓林立,生鏽落灰的名牌字跡依稀可辨,驚訝中仍有人靠著勤奮學習齊光提供的資料認出了那幾個字。
「明、光樓……」
齊光頷首,「申市大學的圖書館,明光樓。」
港區大學城七所學校,圖書館最大的就是申市大學的明光樓。
而更有名的是明光樓前的石碑,雖說看起來悽慘了點滿是綠苔,卻也能看得見上面的字跡。
「這是五百年前……末世那時候的五百年前留下的。」齊光擦了擦石碑上的苔蘚,「一位將軍帶兵抗擊外敵,當時的人記錄下了他的事跡。」
以筆記錄,以石篆刻,流傳到星際,仍有人能讀到這個故事。
齊光站起來,抬了抬手,「請進。」
明光樓半開著的大門只容一個通過,十幾個人便排成一長串跟在了齊光後頭。
簡直像個旅行團。
齊光突然想起來自己大學的時候還做過幾天導遊的兼職,就差手裡拿個小旗子了。
不過看跟在他後頭的人類種高層們的神情,大抵是沒有那麼多遊覽的閒情逸緻。
真可惜,明光樓也算是港區大學城一景,一年四季都有人在這裡拍婚紗照的。
空無一人的圖書館只有一本本書籍堆疊,書架東倒西歪訴說著末世時的混亂,四面玻璃加天窗的設計讓陽光完美照亮每一個角落,施加以靜默無聲的魔法。
靜默到齊光能聽到身後人們加重的呼吸,以及翻開某一本書時難以置信的低呼。
以星際目前的情景模擬技術只能讓書看上去有書的樣子,不能精細到翻開的書能看到內容。
那樣要加載的數據量過於龐大,會將對光腦配置的要求拉到極高。
但齊光的虛擬情境裡,一切真實到可怕——就像是他把那個末世後艱難保存著文明火苗的地球,轉移到了光網之中。
實際存在的復原不出來,但掃描模擬的齊光覺得還是能想想辦法的。
只要付足了積分,系統就是最好用的工具人(?)。
齊光從降落末世開始就讓系統對整個地球進行掃描,並且在模擬情景中進行一比一復原,難以掃描清晰的破損書籍則可以使用萬界圖書館進行補全。
文物,古蹟,文字資料,一應俱全。
末世對人類文明的傳承造成了毀滅性的打擊,倖存者光是活下去就已經竭盡全力,歷史文明什麼的實在無能為力。
但是相比神話中滅世洪水那樣的自然災害,喪屍病毒的末世到底把人類文明的種子存留在了廢墟之中。
沒有當成柴火燒掉的書籍依舊堆滿圖書館書店或者某戶人家的書櫃,手機也好電腦也好只要有電就還能勉強使用的數不勝數。
甚至就連「廢墟」也不能完全算是廢墟。
因為末世爆發得太過突然,人類根本來不及搞什麼殺傷性武器就全面淪陷,事實上各種高樓大廈地標性建築保存得相當完整。
齊光還記得在市中心生活那會,抬抬頭根本看不見什麼太陽,五年末世還不夠讓那片鋼鐵森林坍塌。
希斯沉迷解密遊戲的第五天,系統完成了以齊光為圓心,申市及周邊地區的模擬情景。
掃描很快,幾秒鐘就能犁遍地球的每一寸土地,可一比一建模這玩意,哪怕以系統的速度,想把整個地球做進去進度條也是很慢的。
不過對齊光的計劃來說足夠了。
他會給星際一個記錄著人類起源各國文化的地球,完整到可以靠著這個養活數不勝數的地球研究學者,讓人類種能挺胸抬頭真正意義上的「回家」。
但不是免費的。
賽維幫他去搞的的確是免費的大型開放式模擬情景,可這不代表齊光準備完全無償地提供。
他把這些年與自己保持友好…或者不那麼友好聯絡的人類種高層拉了個群,向他們發去了通訊邀請。
整個星際這些天大抵都炸得像是開鍋的水,這點從他回到地球剛回歸那段時間的積分漲幅速度就能看出來。
齊光跑得太痛快,直播又太開門見山不帶一點緩衝,讓人再次回味了地球回歸時刻宛如做夢的強烈衝擊。
地球,末世,時間穿越。
後知後覺自己低估了齊光價值的高層,也只能一邊焦頭爛額地應付輿論,一邊大會小會不停,在根本抓不到齊光影子的前提下無計可施。
以至於看見齊光發來的通訊邀請,第一反應是心驚肉跳。
跟普羅大眾同一時間得知爆炸性新聞,猝不及防被輿論淹沒的感覺令人窒息。
然而他們又能怎麼樣呢,心裡頭苦得冒水,還是只能點開齊光的邀請,安慰自己齊光再怎麼喜歡折騰再怎麼搞事情,歸根究底對人類種還是好處居多。
他甚至拐走了獸種唯一的完美返祖希斯,按下去了獸種內部蠢蠢欲動的純血派。
齊光見面的台詞還是老一套,以「好久不見」開場,乾巴巴到讓人明確知曉他不想社交的真實意圖。
他面前是十幾個人類種高層,有幾位他都沒有見過。
於是直接進入正題。
他拉開了虛掩著幕布,空曠的場地驟然升起森林與高樓,霧氣般虛幻的灰色凝實成五彩斑斕。
坑坑窪窪的柏油馬路,藤蔓苔蘚攀附樹木生長的高樓林立,生鏽落灰的名牌字跡依稀可辨,驚訝中仍有人靠著勤奮學習齊光提供的資料認出了那幾個字。
「明、光樓……」
齊光頷首,「申市大學的圖書館,明光樓。」
港區大學城七所學校,圖書館最大的就是申市大學的明光樓。
而更有名的是明光樓前的石碑,雖說看起來悽慘了點滿是綠苔,卻也能看得見上面的字跡。
「這是五百年前……末世那時候的五百年前留下的。」齊光擦了擦石碑上的苔蘚,「一位將軍帶兵抗擊外敵,當時的人記錄下了他的事跡。」
以筆記錄,以石篆刻,流傳到星際,仍有人能讀到這個故事。
齊光站起來,抬了抬手,「請進。」
明光樓半開著的大門只容一個通過,十幾個人便排成一長串跟在了齊光後頭。
簡直像個旅行團。
齊光突然想起來自己大學的時候還做過幾天導遊的兼職,就差手裡拿個小旗子了。
不過看跟在他後頭的人類種高層們的神情,大抵是沒有那麼多遊覽的閒情逸緻。
真可惜,明光樓也算是港區大學城一景,一年四季都有人在這裡拍婚紗照的。
空無一人的圖書館只有一本本書籍堆疊,書架東倒西歪訴說著末世時的混亂,四面玻璃加天窗的設計讓陽光完美照亮每一個角落,施加以靜默無聲的魔法。
靜默到齊光能聽到身後人們加重的呼吸,以及翻開某一本書時難以置信的低呼。
以星際目前的情景模擬技術只能讓書看上去有書的樣子,不能精細到翻開的書能看到內容。
那樣要加載的數據量過於龐大,會將對光腦配置的要求拉到極高。
但齊光的虛擬情境裡,一切真實到可怕——就像是他把那個末世後艱難保存著文明火苗的地球,轉移到了光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