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頁
韓曉棠遞給張春生,一邊說道:「這是曉霞留給你的,說是留個念想。」
這枚戒指,張春生自然眼熟,這是韓曉霞最貴重的首飾,也是她最喜歡的。
張春生顫抖著雙手接了過來,一接觸到那冰涼光滑的戒指,張春生的眼睛就有點發紅,再也堅持不住,轉身就走了。
目送他們爺孫三人離開,王玲又開始哭,韓曉棠也不知該如何安慰,就對韓慶軍道:「三叔,你幫著二叔找一塊好地方,好安葬曉霞,讓她入土為安。」
韓慶軍點頭答應:「放心,曉霞的後事,我會安排的,你不用擔心。」
韓慶軍辦事,韓曉棠自然放心,就點了點頭道:「行,那我們先回縣城了,三叔,你們選好日子,打電話通知我們一下,我們一家再回來送曉霞一程。」
韓家老宅多年沒有人住,破舊不堪,如果韓曉棠是一個人,還可以住在韓慶軍家裡擠兩天。
但趙旭陽還有寶寶也回來了,老家裡沒有地方住,只能回縣城,何況他們回來,還沒有去縣城見父母,韓曉棠也要過去給他們報信。
安排好韓曉霞的事,韓曉棠就帶著趙旭陽還有寶寶回到了縣城,見他們不年不節的回來,韓慶斌老兩口也有點意外,得知韓曉霞沒了,也是一陣唏噓。
自己父母兄弟面前,韓曉棠就沒有隱瞞,把實情告訴了他們。
雖然韓曉霞不爭氣,但畢竟是韓家的人,現在年紀輕輕的沒了,丁玉英他們心裡也不落忍,只等韓慶軍他們定下日子,就一起回家奔喪。
韓慶生本來就是個不頂事的,嘴巴巴巴的只會說空話,說大話,但輪到實事上卻是屁用沒有。再加上多年沒見的閨女,突然就沒了,傷心加上迷糊,就更不中用了。
韓慶生就跑前跑後的給張羅,總算是定好了地方,距離韓曉東爺爺奶奶墳墓不遠的地方,也定好了日子,就到村支部給韓曉棠打電話,通知他們回來。
到了這一天,韓慶斌,丁玉英帶著一家子都回來了,一家子浩浩蕩蕩的十幾口子人,係數都回來了。
韓曉霞的葬禮,倒是辦的風風光光的,村子裡也有很多人來幫忙抬棺木。雖然韓曉霞生前在村子裡名聲不好,但人已經死了,誰還會計較以前的種種。
把韓曉霞安葬好,一家子回到了村子裡,韓慶軍說他們很長時間沒回家了,說什麼也要在家吃頓飯。
韓慶斌他們也不好拒絕,就答應了,帶著韓曉東他們先去韓慶軍家坐了一會,丁玉英帶著二個媳婦留下,幫著劉梅做飯。
韓慶斌帶著韓曉東兄弟兩個,回了老院子,把家裡收拾一下,韓曉棠也自告奮勇的回去幫忙。
長期沒有人居住,老院子顯得更加的破舊,卻讓人覺得很親切,他們兄妹姐弟就是在這裡長大的。
那時候雖然窮,但一家子也生活的很開心,往日的情景歷歷在目,不禁讓韓曉棠濕了眼眶。
門窗常年關閉,屋子裡有一股霉味,還有很多蜘蛛網,韓慶斌就把房間門大開通風,帶著他們一起打掃。
家具上落滿了一層灰,院子裡也落滿了樹葉,幾人足足打掃了一個多小時,才收拾完。
看著老宅煥然一新,韓曉棠很是高興的站在院子裡觀賞,他們家上屋地勢高,地基和牆壁的下半部分是用石頭砌成的,結實穩固。
下屋的廂房是給韓曉東兄弟兩個結婚蓋的新房,但這麼多年過去了,也顯得有些破舊。廚房在那年發大水的時候被衝垮了,後來建造的,倒成了院子裡最新的房子。
韓曉棠眼前不由冒出,當初自己偷偷摸摸的在廚房做燒雞,一家子幫忙,但都很默契的不發出聲音,默默地幹活,一家子齊心協力的忙乎,只想多掙點錢,好供韓曉棠上學,好給韓曉東娶媳婦。
韓曉棠正在感慨,卻覺得有人抱住了自己的腿,低頭一看卻是寶寶,趙旭陽跟在他的身後,想是寶寶想媽媽,等不及了,趙旭陽就帶他過來了。
韓曉剛見了寶寶,就指著上屋左側的房間說道:「寶寶,那就是你媽媽小時候住的屋子。」
寶寶聞言,立即興奮的跑了過去,看了一圈,卻耷拉著小臉出來了,抱住韓曉棠,心疼地在她臉上親了一下道:「媽媽,你小時候真苦,親親就不苦了。」
韓曉棠蹲下身子,抱著他含笑道:「那時候雖然缺吃少穿,但你外公外婆,還有兩個舅舅,我們一家人整天都在一起,媽媽覺得很幸福,很快樂,並不覺得苦。」
趙旭陽也揉著寶寶的頭髮,溫聲道:「不管是貧困還是富有,只要一家人團團圓圓的,就是幸福的。」
對於爸爸媽媽的話,寶寶有點似懂非懂,但還是很心疼韓曉棠,抱著她不撒手,韓曉棠卻把他交給了趙旭陽:「你先帶他去三叔家吧,我去河邊洗洗。」
在院子裡收拾了半天,韓曉棠落的滿身灰塵,想去河邊清洗一下,她也很想念村子裡的那條河,想去看看。
趙旭陽提出陪她一起去,韓曉棠拒絕了,一個人慢慢悠悠的來到了河邊,河邊一排排高高的茅岈還在,此時已經抽芽開花。
遠遠望去,一邊翠綠中點綴著大片朦朦朧朧的粉紅色花冠,毛絨絨的,有風拂來,就隨風輕輕搖擺,有毛絮隨風飛舞,落在別的地方,來年又能長出一片茅岈。
只是現在很少有人再抽苔做拍子,以前,到了冬天,很多人都會來抽苔,回去用針線連著一起,剪成圓形的拍子,放餃子或者蒸饅頭的時候用。現在人們的生活好了,很多人都不再用這種土製的東西了,便漸漸荒廢了。
這枚戒指,張春生自然眼熟,這是韓曉霞最貴重的首飾,也是她最喜歡的。
張春生顫抖著雙手接了過來,一接觸到那冰涼光滑的戒指,張春生的眼睛就有點發紅,再也堅持不住,轉身就走了。
目送他們爺孫三人離開,王玲又開始哭,韓曉棠也不知該如何安慰,就對韓慶軍道:「三叔,你幫著二叔找一塊好地方,好安葬曉霞,讓她入土為安。」
韓慶軍點頭答應:「放心,曉霞的後事,我會安排的,你不用擔心。」
韓慶軍辦事,韓曉棠自然放心,就點了點頭道:「行,那我們先回縣城了,三叔,你們選好日子,打電話通知我們一下,我們一家再回來送曉霞一程。」
韓家老宅多年沒有人住,破舊不堪,如果韓曉棠是一個人,還可以住在韓慶軍家裡擠兩天。
但趙旭陽還有寶寶也回來了,老家裡沒有地方住,只能回縣城,何況他們回來,還沒有去縣城見父母,韓曉棠也要過去給他們報信。
安排好韓曉霞的事,韓曉棠就帶著趙旭陽還有寶寶回到了縣城,見他們不年不節的回來,韓慶斌老兩口也有點意外,得知韓曉霞沒了,也是一陣唏噓。
自己父母兄弟面前,韓曉棠就沒有隱瞞,把實情告訴了他們。
雖然韓曉霞不爭氣,但畢竟是韓家的人,現在年紀輕輕的沒了,丁玉英他們心裡也不落忍,只等韓慶軍他們定下日子,就一起回家奔喪。
韓慶生本來就是個不頂事的,嘴巴巴巴的只會說空話,說大話,但輪到實事上卻是屁用沒有。再加上多年沒見的閨女,突然就沒了,傷心加上迷糊,就更不中用了。
韓慶生就跑前跑後的給張羅,總算是定好了地方,距離韓曉東爺爺奶奶墳墓不遠的地方,也定好了日子,就到村支部給韓曉棠打電話,通知他們回來。
到了這一天,韓慶斌,丁玉英帶著一家子都回來了,一家子浩浩蕩蕩的十幾口子人,係數都回來了。
韓曉霞的葬禮,倒是辦的風風光光的,村子裡也有很多人來幫忙抬棺木。雖然韓曉霞生前在村子裡名聲不好,但人已經死了,誰還會計較以前的種種。
把韓曉霞安葬好,一家子回到了村子裡,韓慶軍說他們很長時間沒回家了,說什麼也要在家吃頓飯。
韓慶斌他們也不好拒絕,就答應了,帶著韓曉東他們先去韓慶軍家坐了一會,丁玉英帶著二個媳婦留下,幫著劉梅做飯。
韓慶斌帶著韓曉東兄弟兩個,回了老院子,把家裡收拾一下,韓曉棠也自告奮勇的回去幫忙。
長期沒有人居住,老院子顯得更加的破舊,卻讓人覺得很親切,他們兄妹姐弟就是在這裡長大的。
那時候雖然窮,但一家子也生活的很開心,往日的情景歷歷在目,不禁讓韓曉棠濕了眼眶。
門窗常年關閉,屋子裡有一股霉味,還有很多蜘蛛網,韓慶斌就把房間門大開通風,帶著他們一起打掃。
家具上落滿了一層灰,院子裡也落滿了樹葉,幾人足足打掃了一個多小時,才收拾完。
看著老宅煥然一新,韓曉棠很是高興的站在院子裡觀賞,他們家上屋地勢高,地基和牆壁的下半部分是用石頭砌成的,結實穩固。
下屋的廂房是給韓曉東兄弟兩個結婚蓋的新房,但這麼多年過去了,也顯得有些破舊。廚房在那年發大水的時候被衝垮了,後來建造的,倒成了院子裡最新的房子。
韓曉棠眼前不由冒出,當初自己偷偷摸摸的在廚房做燒雞,一家子幫忙,但都很默契的不發出聲音,默默地幹活,一家子齊心協力的忙乎,只想多掙點錢,好供韓曉棠上學,好給韓曉東娶媳婦。
韓曉棠正在感慨,卻覺得有人抱住了自己的腿,低頭一看卻是寶寶,趙旭陽跟在他的身後,想是寶寶想媽媽,等不及了,趙旭陽就帶他過來了。
韓曉剛見了寶寶,就指著上屋左側的房間說道:「寶寶,那就是你媽媽小時候住的屋子。」
寶寶聞言,立即興奮的跑了過去,看了一圈,卻耷拉著小臉出來了,抱住韓曉棠,心疼地在她臉上親了一下道:「媽媽,你小時候真苦,親親就不苦了。」
韓曉棠蹲下身子,抱著他含笑道:「那時候雖然缺吃少穿,但你外公外婆,還有兩個舅舅,我們一家人整天都在一起,媽媽覺得很幸福,很快樂,並不覺得苦。」
趙旭陽也揉著寶寶的頭髮,溫聲道:「不管是貧困還是富有,只要一家人團團圓圓的,就是幸福的。」
對於爸爸媽媽的話,寶寶有點似懂非懂,但還是很心疼韓曉棠,抱著她不撒手,韓曉棠卻把他交給了趙旭陽:「你先帶他去三叔家吧,我去河邊洗洗。」
在院子裡收拾了半天,韓曉棠落的滿身灰塵,想去河邊清洗一下,她也很想念村子裡的那條河,想去看看。
趙旭陽提出陪她一起去,韓曉棠拒絕了,一個人慢慢悠悠的來到了河邊,河邊一排排高高的茅岈還在,此時已經抽芽開花。
遠遠望去,一邊翠綠中點綴著大片朦朦朧朧的粉紅色花冠,毛絨絨的,有風拂來,就隨風輕輕搖擺,有毛絮隨風飛舞,落在別的地方,來年又能長出一片茅岈。
只是現在很少有人再抽苔做拍子,以前,到了冬天,很多人都會來抽苔,回去用針線連著一起,剪成圓形的拍子,放餃子或者蒸饅頭的時候用。現在人們的生活好了,很多人都不再用這種土製的東西了,便漸漸荒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