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李師傅還是記掛著自己的幾個徒弟的,也因此有了這樣的機會,二話不說就把他們領了回來。

  雖然是李師傅自作主張,但是想到這幾個大廚的手腳麻利,徐娘子反而轉手給他們加了月錢,也因此,這些大廚更用心了。

  ——他們可是知道師傅和這個小師妹的連鎖店計劃的,要是熬成了東家的心腹,之後弄不好就有一家自己的酒樓,那日子得有多美啊。

  至於那個挑撥是非的死對頭和之前的舊東家,他們現在卻真是不放在心上了,他們來挖人來道歉,這些大廚都哂然一笑壓根不在意。

  至於舊東家他們回去,怎麼去哄上頭的大東家定國公府的人,那就根本不在這群人的考慮範圍內了。

  趙玉冉背地裡的氣急敗壞,自然也不會傳出來,傳到徐桓悅的耳朵里來。

  徐桓悅這幾日忙著和宮裡派出來的嬤嬤在學禮儀呢!

  她如今是陛下親封的縣主,無論如何都要入宮覲見謝恩的,這些儀態至關重要,本來嬤嬤還以為要糾正一個在村里長大的村姑,怕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只不過交了她半天,就發現那些傳聞都是虛無縹緲的。

  明明這位真千金就是聰明嘛,一點就通一學就會,壓根不要她怎麼操心,這差事真是輕鬆極了。

  如今皇帝的後宮後位空缺,據說是他一直緬懷元後,因而登基之後便再也沒有立過後,所以徐桓悅進宮謝恩,要拜見的是貴妃娘娘,也就是太子的生母。

  想到趙玉冉鐵上釘釘的太子妃寶座,徐桓悅一時之間不知道說些什麼好,最後只能安慰自己,水來土掩兵來將擋罷了。

  徐桓悅上輩子去過紫禁城,那種屬於皇家的威嚴森森之感,哪怕經歷了那麼多年,哪怕故宮已然成了一個歷史遺蹟,這種感覺都沒有散去,就更不用說,如今這還有著皇帝后妃生活痕跡的宮廷了。

  她被一個太監帶著,順著宮牆沿走,浩渺的藍天被分割成一塊一塊的,看著就覺得壓抑。地下踩著的磚塊,也是四角分明,規規整整,兩邊間或有成排的太監宮女走過,見到她身上穿著的大禮服,一個個低下了頭躬身行禮,直到她走過去,才站直了身子。

  就好像,這宮裡的一切,都只是按著規矩在辦,由不得一絲一毫的差錯。

  貴妃娘娘的宮殿雕梁畫壁,華麗非常。

  她被領著走了進去,按著嬤嬤教的,沖坐在上首寶座上的貴妃行了三跪九叩之禮。

  貴妃坐在上頭,遙遙看著徐桓悅,嘴角的笑溫婉極了,隱約間倒像是真的喜歡極了徐桓悅一般,叫起,又讓她坐下,隔著一大截廳堂,「和善可親」地和徐桓悅說著話,無外乎「叩謝皇恩」「恭婉良善」之類的訓誡,聽起來像是老生常談,可是徐桓悅還是聽出了她語氣里的輕微不屑來。

  ——什麼宜室宜家?這意思是說她蒸餾得出來烈酒,是在胡鬧嗎?

  雖然最開始做酒的蒸餾,只是因為宋岑商提了一句想喝烈酒,但是徐桓悅後來做下去,是真的喜歡上了這件事,一整個步驟,從蒸餾器皿的模型,到找人燒制,後來的組裝,一切的工序雖然身後有宋岑商的支持,但是徐桓悅付出的精力,也遠比自己最初設想時多得多。

  但是就算再累再辛苦,看到老軍醫夸這酒有用的時候,她也覺得值了,為了在戰場上多救些人命,她自己辛苦些又算得上什麼呢?

  因此,她就更不明白貴妃在這裡唧唧歪歪什麼。

  要是真的看自己不順眼,乾脆把她趕出去就是了,現在一面客氣地請她喝茶,一邊陰陽怪氣一通似是而非的訓誡,有毛病嗎?

  貴妃坐在上首,眯著眼睛也在打量著徐桓悅。

  她知道自己的兒子為什麼要娶趙玉冉,畢竟那是定國公的「嫡女」,娶到了她,定國公手下的勢力就會成為他太子之位最有力的保障,雖然現在趙玉冉不再是趙夔的親女兒了,但是趙夔可是信誓旦旦和太子保證過的,趙玉冉永遠是他的女兒。

  更何況,她怎麼也沒想到,趙玉冉命倒是挺好,如今親生父親也找到了,竟然是桓東永,雖然比不過宋岑商那個油鹽不進的老油條,但是他手裡也有兵,比她設想的情況好太多了。

  因此,她現在越發看不上徐桓悅來。

  就算有了個皇上賜下的縣主名頭來,又能怎麼樣呢?皇家的縣主上面還有公主郡主,她又算個什麼呢?

  徐桓悅得虧聽不到她的心裡話,不然肯定也忍不住笑出來。

  縣主的確不算什麼,但是她的未來兒媳婦可是請封了數次,皇上都沒有同意呢!

  也不知道是不是她背,剛想到趙玉冉,趙玉冉就來了,比起剛剛徐桓悅被隨意打發了人帶進來不一樣,她是貴妃身邊的女官親自去接來的,進了宮殿裡,貴妃這裡伺候的人,一個恨不得身後插根狗尾巴花當做那狗尾巴使勁搖一搖,就差沒搶著衝到趙玉冉面前露個臉了。

  趙玉冉就這麼被眾星捧月,看都沒看坐在下面的徐桓悅一眼,就被貴妃身邊的人給簇擁到了貴妃身邊坐下。

  徐桓悅哂然一笑,感情是在這裡等著自己呢!

  第76章 貳陸

  這是徐桓悅第一次見到傳說中的萬人迷女主。

  離得這麼遠, 其實也看不清楚,依稀能看出她身材瘦削,高挑纖細, 氣質倒是很好, 往那裡一站,就像是亭亭玉立的出水菡萏一般。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