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4 後台太妃(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煜的心寒,大於憤怒。

  安山王、懷王!

  還有誰?還有哪個兄弟,在他一心想要開創盛世的時候,給他拖後腿?

  他想到很多年前,先帝還在的時候,他們兄弟間相處的點點滴滴。他們之間,從來沒有傳言中皇室的明爭暗鬥,大家都安守本分,雖不是人人和睦,但也算是兄弟齊心。

  「薛按,」趙煜很累,靠在椅子上閉著眼睛,疲憊地道:「你說,懷王他,為什麼變成這樣了。」

  「朕記得,他的女兒也是七八歲的年紀吧?」

  「他怎麼下得去手呢,怎麼能如此的喪盡天良!」

  薛按給趙煜輕輕揉著太陽穴,低聲道:「桂王爺不是說了,他因為手臂疼痛,開始吃五石散,這一吃就上癮了!」

  「那種藥奴婢是知道的,吃的多了,人就會變的煩躁,萎靡不振,蠢笨殘忍。」

  「到這個地步,人就不是原來的人了。」

  趙煜睜開眼,長嘆了一口氣,道:「朕太失望了。」

  「聖上有氣就撒出來,千萬不要憋在心裡。」薛按低聲道:「傷著龍體,茲事體大!」

  趙煜道:「桂王說將剩下的少女都送去新化,九言在那邊有個鹽山礦,裡面可以安置那些孩子。」趙煜道:「朕覺得不錯,就照她的意思辦了。」

  「一年每人撥二十兩銀子,這事就交給新化的縣令落實。」

  安頓好這些孩子,他心裡也能略寬慰一些。

  「聖上仁厚,您這麼安排,她們知道一定會高興的。」薛按道。

  趙煜頷首,「朕來說,你執筆,速速給他們回信。」

  「事情辦完,將一干人等押到京城來。」趙煜道。

  薛按應是,在一邊磨墨,鋪了紙,正要落筆,門外一位小公公進來,低聲回道:「聖上,兵部的史大人求見。」

  史遷是兵部尚書。

  「宣!」

  史遷匆匆而來,手中拿了兩封奏疏,他呈上去,急著道:「聖上,幾日前吉安百姓暴動後,緊接著汀州、廣平和開封百姓也暴動了。」

  「三方縣令和知府寫奏疏來,請聖上裁奪,如何處理。」

  趙煜看了他一眼,「是什麼理由?」他說著打開了奏疏,一目十行的看著。

  「是因為吉安拐賣幼女的事情,要求聖上殺懷王,以及所有涉案人員。」史遷道。

  趙煜合上奏疏,沉聲道:「傳令下去,讓各地不要動武,告訴他們,一旦懷王等涉案人員押送到京,朕一定會嚴加懲治,絕不會讓任何一人逃脫制裁,也不會輕饒任何人。」

  史遷道:「這話,都已經說過了,但是民怨難平。」史遷道:「微臣認為當務之急,不如原地將懷王斬首。如此,也能速速平息眾怒。」

  趙煜蹙眉,道:「事情還在查辦,暴動的緣由還沒有查清楚。如果朕就依著他們,立刻將人就地砍了,將來,豈不是一有事他們就發生暴動,來以此要挾朕?」

  史遷想想也對,朝廷大事豈能是百姓威逼一番就退讓的。

  縱然他們是對的,可也不能養成他們這樣的習慣。更何況,這三地的暴動,有沒有別的原因、幕後的推手還不清楚。

  「那現在怎麼辦?」史遷問道。

  趙煜道:「先儘量平息。朕再下令,讓桂王和杜九言速速帶人回京。」

  「將本案審理清楚,昭告天下。是斬首還是其他再根據律法行事。」

  也只能這樣了,史遷應是,退了出去。

  趙煜很心煩,讓薛按起草了手諭,速速讓急遞鋪送了出去。

  他則啟程去了坤寧宮。

  難得一見的王太妃坐在坤寧宮裡,見他進來起身行禮,趙煜微微點了頭,就坐在一邊喝茶。

  「懷玉的事,我也聽說了。」王太妃看著趙煜,道:「若事情真的是他做的,你該殺就殺吧。」

  「他身為王爺,不但沒有治理好封地,還帶頭作亂,給聖上你添亂。其行之惡劣,該殺!」王太妃嘆了口氣,「聖上也不要難過,顧念兄弟之情,人這一世,都是註定的。他命該如此,不值得任何人為他難過。」

  趙煜對王太妃的印象,一直要比周太妃好。他也嘆了口氣,道:「若事情屬實,朕確實不能再留他。」

  「方才,三地送來急奏。因為他的事,已經發生了民眾遊行暴動,若處理不好,結果將難以控制。」趙煜道:「不殺他,難以平民憤。」

  王太妃也驚了一下,愧疚道:「這個孽障,給聖上添憂了。」

  「你也不要這麼說,」太后和王太妃道:「等他來了,問清楚了再說。」

  「他也是哀家看著長大的,他的性情為什麼突然大變,這背後還有沒有別的原因,我們也要弄清楚。」太后道:「縱然一死難免,可作為親人,我們也要先給與他信任才好。」

  王太妃起身給太后行禮,「您對他的心比我這個親生的娘還要周到,臣妾替這個孽子,謝謝太后娘娘。」

  「不說了,」太后道:「等他到了再說吧。」

  說著,揉著額頭,嘆了口氣。

  王太妃由嬤嬤扶著出去,卻沒有回自己的春華宮,而是到了翊坤宮。

  周太妃的翊坤宮裡只留了四個宮人照顧,因為她瘋了,宮人們就沒有以前那麼盡心,有機會就偷偷跑出去打牌吃酒。

  門口沒有人,周太妃一個人坐在院中的椅子上,面前放著一隻鳥,這隻鳥是前年安山王送回來的,說是親自抓到的,也不知道什麼品種,但是叫起來,聲音特別清脆悅耳。

  周太妃滿頭華發,目光呆滯地盯著鳥,就聽著鳥在籠子裡蹦跳鳴叫,她自己一點聲音都沒有。

  「周姐姐,」王太妃在周太妃的左手邊坐下來,低聲道:「懷王出事了。」

  她不急不慢地將吉安的事說了一遍,用凳子上的細棍子撥撒著鳥食,聲音輕柔,「……不過幾日就要押送回來,這一回就只有死路走了。」

  「我理解你當時跪在坤寧宮門外的心情。」王太妃輕笑了一句,「沒有想到,我們乖巧了一輩子,不爭不搶安安分分,也不能善始善終。」

  周太妃並沒有所動,始終盯著鳥籠,目不轉睛。

  「那天……你去哪裡了,見了誰?」王太妃看著周太妃,「知道了什麼,讓你一夜白頭?」

  周太妃自然沒有回答。

  王太妃嘆了口氣,「算了,我何必來問你呢。以前你就不會和我說,何況現在呢。」

  她說著起身往外走,韓太妃帶著人進來。

  韓太妃是先帝在做太子時娶的側妃,後來孝端皇后去世,她誕下寧王,年底,當今的太后娘娘入宮,第二年年初季貴妃誕下了九江王。又隔了一年半太后有孕才生下聖上。

  所以,要論情份當然是她和先帝更濃厚一些,更何況,寧王是先帝的第一個兒子。

  她還記得先帝抱著寧王時高興的樣子,說胖敦敦的像個小肉球。

  韓太妃比王太妃個子矮點,寧王也像她的身材,中年後就開始發福。以前先帝在世時她還會克制,但先帝過世後這幾年,她就不再管理身形。

  和清瘦的王太妃相比,她越發顯得矮胖。

  「懷王的事是真的嗎?」韓太妃問道。

  王太妃頷首,「是真的。」

  「聖上怎麼說?」韓太妃有種兔死狐悲的悲涼感,這種感覺在安山王出事的時候還沒有,「殺了?還是關宗人府?」

  王太妃道:「作惡多端,自是要殺!」

  韓太妃道:「可他是藩王,是他的兄弟啊,他怎麼能說殺就殺!」說著一頓,怒道:「你就沒有哭鬧嗎?」

  她指著周太妃,「當時她不就是哭鬧了一番,最後聖上饒了安山王不死,將他囚禁在宗人府。」

  「你也去哭鬧。現在可不是你清高的時候,那可是你身上掉下來的肉啊。」

  王太妃搖了搖頭,「不要讓聖上難做,他也不容易。」

  「算了吧,」王太妃道:「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命,留著他的命,又能怎麼樣呢,不過賴活著,生不如死罷了。」

  說著,便走了。

  「不對,」韓太妃拉著她,示意自己身邊伺候的人出去守著門,她低聲道:「我怎麼感覺這事不對?不會是聖上有心削藩,而又不敢大張旗鼓,所以用的手段吧?」

  如果是這樣,那寧王豈不是有危險?

  「你別胡思亂想,」王太妃其實也是這麼想的,所以她才來翊坤宮裡問周太妃,明知道對方什麼都不會說,可還是來了,「聖上不是這樣的人。」

  是不是這樣的人,她也不知道,就如懷王,以前那麼乖巧懂事的孩子,現在不也變成這樣了嗎?

  人都會變的。

  「什麼時候到京?」韓太妃問道。

  「估計得還有個半個月。」王太妃道:「你要是不放心,就給寧王寫封信問一問。讓他自查一番。」

  韓太妃苦笑一聲,「要真是……」她指了指御書房的方向,「查就能保住性命嗎?」

  「別胡思亂想,寧王向來聰明,不會做糊塗事的。」王太妃說著,嘆了口氣,「我累了,回去了。」

  說著就走了。

  韓太妃看著瘋了的周太妃和那隻聒噪的鳥,怒道:「裝瘋賣傻,兒子都沒有了,你活著有什麼用。」

  說著,拂袖走了。

  周太妃花白的頭髮散下來,擋住了臉。




章節目錄